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市场
市场分析
市场动态


>> 市场 / 市场分析 / 内容



家电:DVD无国家标准——企业急不可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0年01月07日 09:29 投资导报

   眼下,在新科等各厂家在叫卖声中,“高品质的DVD”成为最叫座的广告语。到底是谁才是真正的高品质DVD? 其实,国家对此尚无明确标准。

  现在中国各企业生产的DVD,从格式到标准均是“拿来主义”。据介绍,1995年国际上十家大企业:松下 、索尼、菲利浦、东芝、汤姆逊等组成DVD联盟,详细制订了DVD的格式标准,至此,国际上才有了DVD的概念。DV D原本就是彻头彻尾的国外发明。中国人要享用DVD,用一下DVD的称法,就得交5美金,整台机器,光交专利费用就得 20美金,按照这个数字,有人算过一笔帐,过去的一年,中国实际生产DVD大约100多万台,如果交专利费,一年就是 2000万美金。中国的DVD行业,真的就应该乖乖地交付这笔费用吗?

  企业家为了生存,为了争抢眼前庞大的DVD市场的先机,似乎无心思考这一表面上是和企业利益有关,实则与 企业休戚相关的沉重问题。DVD在几家企业的打压下,价位迅速走低,以至于越过了当年VCD那样的丰厚利润期。而VC D初期的丰厚利润不仅催肥了美国的几家芯片企业,还在中国催生了几个响当当的VCD品牌。但是,这样的好景将难以在D VD中出现。

  新科秦志尚称,该企业正按每天2万台的生产量改造生产线。先科也表明,今年会把DVD作为拳头产品,并且 计划年生产量不低于40万台。1999年,国内厂家实际生产DVD160万台,预计2000年产量将达到400万台。 中国国内的DVD企业,不管专利不专利,标准不标准,真在迅速地蔓延。新科、爱多、上广电、熊猫、东鼎以索尼技术为纽 带,先科、步步高、厦新等则分别有自己的技术靠山。

  在这种情况下,新科从超级VCD标准之争中,似乎悟到了标准的重要,率先出台了DVD企业标准。据有关人 士称:其目的是向各地技术监督部门推荐,以监督其产品质量。新科的这一举动,引起行业的广泛关注。有人怀疑此举大有先 下手为强的意味,但新科总工范文建强调并无此意,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是以市场为导向,市场需要什么就做什么,只要不违反 国家的有关法律。但是,他也表示,在现在的情况下,国家的当务之急是应该尽快制订一个考核DVD的质量标准,以规范产 品质量。范先生表示知道国家正在制订一个新一代激光视盘机标准,也明确表态不担心国家的标准出台会对其生产形成影响。

  先科电子总经理李树平亦表示,既然DVD的核心技术仍然由国外大公司所控制,我们的定位只能搞加工,搞加 工也需要一个统一标准,国家制订一个统一标准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谁买到材料,谁都可以加工。

  据知情人士透露,国家有关方面正在和国际DVD联盟谈判,其目的是争取利用制订标准的主动,捍卫国家及企 业的利益。据悉DVD的标准迟迟未出台,和VCD的情况完全不同。VCD完全是中国特色产品,标准应该由中国制订,当 时反映迟缓吃了亏,DVD完全是外国发明,自己还要立标准,是照搬照抄,还是略做改动,甚或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制订出 既可兼容现有的DVD又可维护国家利益的新一代视盘机标准,有关方面还正在权衡,这需要时间,也需要技巧。

  据了解,由于国家有关方面正在和国际DVD联盟讨价还价,现在在国内销售的DVD产品,并不需要向国际D VD联盟交专利费。有业内人士怀疑,若加上专利费,DVD产品则更难有多大的利润,但出口时则难免此项费用。

  企业的声音很一致,市场不等人,我们要吃饭,要生存,我们不能等国家的标准出台。

  据知情者透露,国家将不考虑以DVD命名的新一代视盘影碟机,而会以新一代高密度视盘影碟机来命名,其标 准完全与新一代数字电视相匹配,并力求兼容现有的DVD标准。但当下,对已经上市的DVD尚无明确质量标准的局面,似 乎不宜维持太久,但产品的质量标准又与格式标准密不可分。难就难在这儿。(胡佩霞/文贾玉川/摄)




>> 市场 / 市场分析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2000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