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银行卡将主宰支付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9月23日 14:21 国研网
今天,现金已不再是唯一的货币形式,新形式的塑胶货币-银行卡,已赫然摆在越来越多的现代人的钱包中。“
银行卡取代现金,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这将成为一种新走势。”Visa国际组织中国区总经理熊安平以他多年的业内经
验和独到的眼光,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并以传统货币-现金与塑胶货币-银行卡的本质区别对上述判断给予了解释。
他解释说,现金是一种不记名的面值固定的支付工具。可是,当消费者在自然而然地使用它的时候,是否意识到
它给社会、银行,甚至是消费者本人带来的负担呢?于社会来讲,现金的印刷、发送、回收的成本巨大;于银行而言,银行为
方便人们存储取现,在各繁华街道、居民聚集区设立柜台所花费的地租、人工及设备费用高昂;于个人而言,现金易损,易丢
失,且丢失后无处挂失,个人利益得不到保护。而且,现金由于受到统治权的限制,无法在世界各地通用,又给消费者带来兑
换现金之不便。可是,如果银行卡取代了现金,上述种种负担、不便会大大减轻甚至不复存在。为此,熊安平就银行卡的优点
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银行卡是一种记名的无面值支付工具,也可将它比成无限张数的空白支票。与现金相比,银行卡自然也有制作费
用,但是它的发送却不像现金那样需专人、专车护送,它只需一个信封即可,而且银行卡也无需回收。这无疑减轻了社会的负
担。于银行而言,其操作银行卡最大的成本是对通讯及电脑的使用,而这一成本也将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逐渐降低。以近18个
月的统计来看,全世界通讯及电脑的价格下降了50%左右,而且将呈继续下跌趋势。另外,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人们只需
凭卡就可在占地不大的自动取款机上存取款、转帐和查询,这势必为银行节省了大量设置柜台的成本。于消费者而言,他们也
将享受更大的便利。首先,他们不必再担心自己的钱财一去不返。当卡片丢失时,由于卡片是记名的,消费者可通过即时挂失
,保护自己的钱财不被窃者滥用。其次,银行卡不受统治权的约束,只要银行卡加入了国际银行卡组织的网络,就可在全球通
用,使持卡人尽享消费的便利。通过对银行卡和现金的本质比较,熊安平总结说:“银行卡的使用,将通过减少现金的流量而
大量减少成本的支出,给社会和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
作为Visa国际组织中国区总经理,熊安平认为,银行卡取代现金也将成为中国支付业的主流。他指出:“中
国二十多家商业银行都已发行了自己的银行卡,发卡总量已超过了1亿张,预计到2003年,总量将达到2亿张。中国银行
卡在近5年的时间内发卡量每年递增64%,交易额每年递增76%,商户网点每年递增51%。这是极其惊人的发展速度。
不过,据一项国际组织的统计,中国银行卡的占有率及使用率还相对较低。统计指出,在人们日常衣食住行娱乐税的支出中,
通过银行卡进行个人支出的百分比在美国为25%,在香港为18%,在台湾为9%,而在中国还不及1%。但是,相信随着
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银行卡将在刺激内需、加强银行业务方面扮演日益重要的角色,普及程度也将日益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