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经营
特别报道
经济观察
经营之道


>> 经营 / 经济观察 / 内容



有奖销售 为何成了独角戏?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1月30日 10:22 中国经营报

  现今你走进商场,必将有队伍庞大的促销大军向你铺天盖地的袭来,其厂家之多,形式之丰,让人眼花缭乱,应 接不暇。而有奖销售似乎成立商家普遍采用的促销手段,“上好佳”的摸球中奖,“碧浪”、“夏士莲”、“高露洁”的刮刮 乐,“乐百氏“、”可口可乐“的瓶中寻奖等等都已大张旗鼓的在商场叫起阵来。

  有奖促销从它诞生一来,一直都为商家们竞相采用,这种促销方式也一度为厂家带来可观利润,让许多企业摆脱 困境,起死回生。有奖促销兴起早期,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还不高,消费者对产品普遍存在着一种求廉心理,而购物中奖 正好迎合消费者的这种心理,从而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自然扩大了产品销售。

  然而,今天的这种促销方式已不再是一种灵丹妙药,其功效也大打折扣,变成了商家自唱自演的独角戏,消费者 对此不再感冒,商场中每种商品的促销台前也是寥寥术任,不成气候。探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顾客对于商品的心理已由求廉转向求质,更注重其内在品质。另外消费者都有 一定程度的品牌忠诚度,对自己喜欢的商品,他是不会为了勿须有的奖品而轻易放弃,去购买一种陌生的、自己不熟悉的商品 。

  其次,在现今这个严重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趋于理智,冲动型购物已鲜少发生,这样购物 中奖就失去了其可促进销售的根本。理智型购物,使得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对商品的购买考虑多方因素,有 计划的进行,这样购物的随机性变小,为了可能中奖的蝇头小利而改变购物的初衷的可能性也随之更小。

  再次,由于常此以来一些商家不顾信誉,胡乱促销,给消费者造成一种不良印象凡是进行促销的商品都有问题。 这样,消费者自然不会购买此类包销产品。我就曾在一次促销实践中遇到这类事情,我好心好意给一位已选中某种商品的顾客 介绍:买这种商品可在前厅抽奖,谁知这位顾客一听,把商品立刻扔回,并说:“这种抽奖商品都有问题,谢谢你!”,然后 ,就再也不回头了。

  最后,由于一些厂家的悬空中奖,让消费者大失所望,认为购物中奖纯属骗人,那些奖品也只是奖品,在奖券中 根本不存在。抱着这种心理,许多消费者对购物中奖退避三舍,并持怀疑态度,自然是不会去以身试法。甚至有些消费者对此 产生一种厌恶心理,只要一提购物中奖,必会牢骚满腹。

  有奖销售并非一剂良药,商家们还是换种玩法,从消费者利益出发,让消费者真真切切感受到从商家的促销中得 到某种实际利益,这样才会事半功倍。邱璞




>> 经营 / 经济观察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