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海鸥”“凤凰”比翼难飞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2月22日 08:50 上海证券报
中国企业报报道,为了避免同室操戈、两败俱伤的竞争局面,作为国产相机硕果仅存的两大品牌海鸥和风凰有意联手
,但品牌统一、利益分配等问题使一场合并大戏尚未开演便已谢幕。
来自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的消息表明:与江西凤凰的联合难以确定。而江西凤凰光学仪器集团负责宣传的杨晓军
则称:联合只是个新闻话题,具体操作无从谈起。记者致电国家机械工业局证实此事,该局行业管理司综合处负责人指出:此
前有关海鸥凤凰合并的报道有炒作之嫌。她强调即使有联合之举也绝不仅是两家企业自身的事情,它需要地方政府以及双方主
管单位坐下来仔细“研究”。
“硕果”仅存 同室操戈
目前,中国相机的产量占世界相机总产量的一半,而且世界上1/9的相机的购买者都是中国人。作为相机生产和消
费大国,中国大多数相机厂却仅是国外名牌相机的装配车间而已。1989年后,37个国产相机品牌在非正常渠道进口的相
机冲击之下难以为继。而海鸥和风凰挺过难关,成为国产相机仅存的两个牌子。
上海海鸥照相机有限公司市场营销部须敏透露:全球仅有4个国家能生产单镜头反光照相机,而海鸥单反相机的年产
量达到了20万架,占有国内市场45%的份额,并且出口到世界上30多个国家。
而凤凰集团宣传部杨晓军强调:凤凰单反相机在国内市场上也有相当的优势,市场占有率达到了10.97%。另外
,凤凰光学股份有限公司还是光学行业的首家上市公司,在光学零配件的设计和生产上技高一筹。
据悉,海鸥与凤凰虽然处在国外名牌的夹击之下,但同室操戈的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双方不仅在内销市场上想尽办法
多占份额,在外销市场上更是分毫必争,不断竞价造成两败俱伤。
联合之意 缘起“凤凰”
介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现实,今年8月末,凤凰集团董事长王朝松和总经理任捷以个人名义致电上海市市长徐匡
迪,表达了希望与海鸥携手共进的意图,并提出了紧密型与半紧密型两套解决方案。
所谓紧密型联合方案是指将上海海鸥与杭州照相机研究所、江西凤凰三者联合组建一个中国照相机总公司,上海为经
营及装配中心,杭州为技术开发中心,而江西以零部件制造为主,统一人、财、物、产、供、销,统筹规划,统一协调,利润
按比例分配。而半紧密型联合方案是以统一价格面对外商,面向市场,避免价格上的互相残杀。凤凰方面甚至还提出了在双方
联合之后,将国内外市场上单反机与变焦镜头价格提高20-25%的设想。
江西凤凰的主动取得了上海方面的回应,但好事多磨,在两家企业正式接触之前有关媒体将单方面联合意向公布于众
,使凤凰处于被外界误解为”经营不善”的尴尬境地,从而使其在联合之路上犹豫不决。
联合面对 重重困难
虽然媒体的报道使合作之旅有了波折,但这并不是双方僵持的主导因素。业内人士指出:海鸥与凤凰的联合存在着实
质性困难,它不是单方面表表态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
据悉,从一开始海鸥内部就认为凤凰的负担重,他们比较倾向于半紧密的联合。随着10月25日凤凰光学仪器集团
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债转股协议,凤凰对中国银行的9293.1万债务将转为股本。海鸥对凤凰的态度发生了
变化。因为债转股方案的实施意味着凤凰负担的减轻。研发能力较强的海鸥对于生产配套能力较强的凤凰会在合作之后带来什
么样的优势非常清楚。
品牌和利益分配问题更是海鸥、凤凰走向联合之路的拦路虎。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双方联合,各自苦心经营的品牌是
否处于同等地位?统一品牌采取什么策略。高级管理层如何重新架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两家企业都与当地政府有着密切的联系。联合之后,利益分配如何才算合理?仅作为生产基地的
凤凰怎样才能得到补偿。目前这一计划的暂时搁浅实际上是权衡利益的过程。
另有观点认为:不联合也并非死路一条。因为只要对手存在,才有发展的动力。因走私情况严重目前许多国外品牌相
机价格处于零关税状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这一情况将受制约,相机价格甚至会上调。海鸥与凤凰在中低档单反相机与交换
镜头产品上相对的成本和价格优势就会发挥出来。行业管理司有关人士也指出:国产单反相机水平不错,除了密切联合之外,
通过专业化协作发挥各自优势非常关键。
数码相机的发展实际上也为中国相机企业提供了迎头赶上的机会。最近国家计委刚刚批准海鸥与复旦大学共同组建数
码相机技术开发中心,这是国内照相机行业唯一一家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而售价在2780元的海鸥DC-33型数码相机
已于8月推出,据称1000余架此类相机的试销非常成功。目前,中国家庭照相机持有量还不足14%,仅在国内市场就有
无限潜力可以挖掘。无论是“海鸥”还是“凤凰”都有很大空间可以寻找,打响中国数码相机品牌应该是它们的方向。(于凌
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