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经营
特别报道
经济观察
经营之道


>> 经营 / 特别报道 / 内容



汪海:突围是我们这代人的宿命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0月14日 13:42 中国经济时报

  个性张扬的汪海一向是能创造奇迹也广受争议的风云人物,即便在他任期内当年那个濒临倒闭的青岛橡胶九厂已成了 全国最大的制鞋企业——双星集团,即便这个老牌国有企业在行业性不景气的今天仍一枝独秀,即便他先后获得了“五一”劳 动奖章、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等多项荣誉,有关汪海的争议也未消失。

  过去,汪海面对争议常声辩自己的“三不变原则”:跟共产党走不变;当鞋匠不变;结发妻子不变。现今在接受记者 采访时,汪海对此已平静得惊人:“我一介草民,只不过主政一家企业而已,本不值得这么多人来琢磨与评头论足。这么多年 来我早就习惯了被人议论,因为争议恰恰体现了我的价值”。但习惯是习惯了,其中毕竟蕴含了几许苍凉和无奈,所以一直信 奉“市场是检验企业家的最好天平”的汪海私下也多次感慨道:市场最苦,理解最甜。

  汪海面对1987年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与中央领导合影的照片时,笑称现在只有“硕果仅存”的自己还在市场风云 中“上蹿下跳”。

  1974年,33岁的汪海来到青岛橡胶九厂(青岛双星集团前身),1983年出任厂党委书记,然后雷打不动地 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17年。在此期间,双星的固定资产从一千万元增至17亿元,年销售收入由3000万元增长到20 多亿元。当年的主导产品“解放鞋”也变成了品牌价值达21亿元的“双星鞋”。今年6月,“双星”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 ”。

  在双星集团总裁办公室里,记者看到偌大的老板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鞋,汪海不时把玩着这些宝贝鞋,一面介绍自 己误入“鞋”途的经历。这位常自谦“鞋匠”的企业家,早被同行和新闻媒体推为“中国鞋王”。汪海一本正经地“狡辩”道 :应该说是“鞋精”。

  成了“鞋精”的汪海在出席各种国际场合时,总要穿上最新款式的双星鞋,据说是为了不放过每一次展示双星的机会 。

  汪海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自己就做了两件值得自豪的事:一是创出了“双星”这块牌子;二是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 的“双星理论”。不过,记者发现汪海这大半生的经历可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突围”。

  ——1983年腊月汪海带领全厂职工摆脱商业局擅自上街卖鞋,从计划经济体制中突围;

  ——1992年双星在美国召开新闻发布会,实现了从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的突围;

  ——九十年代初,双星的制鞋基地从沿海向外地转移,通过“出城”、“下乡”、“上山”三部曲突破了微利产业的 地域性瓶颈。

  现阶段中国企业家所能获取的成功及荣誉,汪海基本上都已获取了。但今年58岁的汪海仍在酝酿新的突围:一是作 为劳动密集型的制鞋业,如何冲出微利产业的谷底;二是“双星”如何突破“只有欧美鞋业品牌才是世界名牌”的误区,实现 名牌覆盖战略;第三是汪海本人怎样走出国有企业经营者“59岁现象”的怪圈。

  面对三面突围的局面,意气风发的汪海一如既往地“自我感觉良好”。他说,对从旧体制禁区闯出来的人来说,突围 是我们这代人的宿命。

  青岛市郊岙山是双星度假村的所在地,建在半山腰的木亭一面临海、三面环山,汪海特地在这里一边向双星集团6大 销售战区的“司令”们部署任务,一边接受记者采访,大有“且看老夫如何三面突围”的意味。

  中国不能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当成“夕阳产业”,制鞋业要跃出微利的谷底,一靠规模效益,二靠品牌效益。双星不会 丢掉鞋业这个母体

  记者: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制鞋业早就进入了微利时代。双星除了实施“上山下乡”战略大转移外,今后是否需另 觅出路?

  汪海:制鞋业的确是微利产业,尽管人们对鞋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世界制鞋业仍以手工作业为主,即使发达国家也没 能实现制鞋自动化,所以欧美各国已把制鞋业视为“夕阳产业”,并且从七八十年代起将制鞋基地向第三世界转移,美国“鞋 城”波士顿早就将所有鞋厂一搬而空了。

  在中国除了农民之外,鞋匠就是最累最苦的了,但制鞋业在中国仍不应划作“夕阳产业”。为什么?这是由中国国情 所决定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鞋业可以在就业、解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要一提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把它说成“夕阳”,中国 只有发挥劳动力密集的优势,确定“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经济才能持续发展。正如农业的基础地位不能变一样,制鞋业也 应该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支柱产业。

  双星的出路在于发展壮大,向规模要效益,通过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获得发展机会。双星今后是要加快多元化经 营,但不会丢掉鞋业这个母体,有人就要穿鞋,鞋厂就会有市场。制鞋企业要跃出微利产业的谷底,得通过生产基地的转移和 扩大,靠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赚钱。

  记者:也就是说双星近年来陆续“上山下乡”只是转移战场,并没打算脱离制鞋这个主战场?

  汪海:主业不能丢,但战场必须转移,战区必须扩大。老实说,我们之所以“上山下乡”,那都是叫形势给逼出来的 。你想,双星是个国有企业,在“八国联军(洋货)”和“土八路(个体作坊)”的夹击下,如果还守在沿海黄金地段惨淡经 营微利产业,能撑下去吗?正是由于当年我们超前决策,将生产基地迁往山区和乡镇,利用黄金地段发展三产,双星现在才能 在同行业99%的大中型国企亏损的情况下,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今年,我们又把制鞋基地扩展到了西南、东北和河南等地 。

  当初双星集团实施异地生产时,企业内部有人不理解,外界更是议论纷纷,一些人猜测是不是汪海在青岛站不住脚了 。我说这是“腾笼换岛”实现突围和战略转移。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这一步走对了。

  名牌要用品质说话,我不搞合资就是要争口气,创出一个中国产的世界名牌

  记者:你认为这十多年来做的最大一件事就是培植了“双星”这块名牌。但名牌之所以为名牌,除了市场份额外,另 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其品牌的市场价值。价格低廉的双星鞋称得上是世界名牌吗?

  汪海:难道只有美国人认可的鞋才是世界名牌?联合国什么机构给了美国这个权力?目前在全球制鞋业,传统的世界 名牌鞋都是在发展中国家生产的,而且大多是中国沿海地区鞋厂加工的,欧美商家干的只是卖品牌的活。这说明发展中国家特 别是中国完全有生产名牌鞋的能力,只不过品牌销售权让人家给垄断了。所谓欧美品牌鞋才是世界名牌的说法,完全是对消费 者的欺骗和误导,中国消费者不能再上这个当了。

  双星鞋不卖高价是中国国情和消费水平决定的,名牌不能只用价格来衡量,而要看它的销售量、知名度和信誉度,要 用产品的品质来说话。供应我们鞋厂的外国皮厂中,有两家专供“耐克”用皮。我去进货时就对供货商说,既然是“耐克”用 的皮子,我们双星一样用。只要你保证质量,我们在“耐克”的价格上给你多加二、三美分。我就是要长长中国制造业的志气 。

  与外国名牌鞋所采用的材料和工艺相比,双星鞋只高不低。而且中国人在手工业、加工业方面从来就有先天优势。现 在双星鞋在中国这个最大鞋市场销量多年稳居第一,家喻户晓,就算在美国市场上我们每年也出口2000多万双,平均12 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人穿双星鞋,“双星”商标已在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所以说,市场认可、消费者信赖并且有世界 影响的双星鞋就是世界名牌。世界名牌不一定就得价格昂贵,比如可口可乐、柯达、雀巢、万宝路等世界名牌售价并不高啊。

  记者:据说双星为了创名牌不考虑建中外合资企业?

  汪海:双星不搞合资生产,不是没机会,每年都有不少海外企业要与双星“联姻”,但我至少目前不会与国外工厂合 资。我这样做是为了争口气,创出一块真正是中国生产的世界名牌。

  没有个性的企业家不会有创造力,不讲人性的企业家不会有凝聚力

  记者:尽管双星集团的成功已为世人所公认,您的企业家才能也有口皆碑,但你本人似乎至今未从争议的漩涡中突围 出去,是不是你的个性使然?

  汪海:咳!我从孩童时代起就是一个争议人物,当兵、当工人也常招争议,到今天也没改变这点。这也许与我的个性 及反向思维方式有关,但我不想改变自己。我认为个性是人的天性,个性不能无,只要个性不凌驾于党性之上,就没必要否定 它,没有个性的企业家就不会有创造力,不讲人性的企业家就没有凝聚力。我们这代企业家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大时代,若不 施展个性、创造性地破坏,怎么能够走出陈旧观念的误区,怎么能冲破计划体制的禁区。

  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因为害怕争议而束缚自己的个性,相反我把争议当作动力,人家越争议我干得越起劲。当初 我们上街卖自产鞋,有人说三道四;第一次开新闻发布会,告我挥霍国家钱财;破“三铁”,有人说我比日本人还坏;到山区 建厂,又说汪海要剥削农民。每次闯禁区免不了要招惹一轮争议,日后的事实虽能平息议论,但新的争议又如影随形。

  我始终坚信不管流长非短,只要客观务实,必得民心。企业家只要在市场上干出成绩,社会终将会承认你。对每一个 真正的企业家来说,市场最苦,理解最甜。我见过许多有才华的企业家被周围的争议弄得心理扭曲、郁郁不得志,甚至被莫须 有的罪名给打倒。我想,在中国企业家和野生动物一样最容易被打倒,是不是同样面临一个生态环境的问题呀?

  记者:你有没有过因争议受挫的经历?

  汪海:哪能没有,我46岁那年被列为青岛市副市长人选,当时有关我的争议太多了,结果我的推荐材料送到省委后 ,当时的领导连打三个问号,给刷下来了。不过这件事使我反而清醒了,我从此铁心干鞋匠,不走官场走市场。

  人是不能名利双收的,我不会为捞钱而断送自己的事业和名声。“59岁现象”应该是政府而不是企业家考虑的事情

  记者:“59岁现象”是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一道坎,与你一同当选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的周冠五、于志安都栽在这个 坎上,“硕果仅存”的你将如何迈过这道坎?

  汪海:“59岁现象”的确客观存在,这是企业家心理失衡的表现。我现在是自己给自己找平衡,怎么平衡呢?我认 为人是不能名利双收的,现在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大的名誉这么高的社会地位,我不会因为捞钱而断送自己的事业和名声。我 早就想通了:我是个有争议的人,倘若违法,谁也救不了我。

  实话实说,对于利的诱惑,我心里也动摇过,也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但我每次总是跟自己说,我是一个职业企业家 ,一切目的就是做好企业、发展企业。你想,我33岁进双星,大半生心血都扑在企业上了,几十年的荣誉感和成就感不是用 钱能买来的啊。

  记者:原来是先从思想上跨过这道坎。

  汪海:是的,首先是自我约束,不能让个人利益在头脑中膨胀。我特意在办公室挂了一幅“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 ”的对联,时常自警自励。我认为,人怎么也不应该把自己降到“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低层次吧。

  话说回来,怎样从制度上铲除国有企业经营者中的“59岁现象”,应该是政府而不是企业家去考虑的问题。都说企 业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民族经济腾飞的推动器,但要真正爱护尊重他们的话,就应该为他们量身制作一套激励——约束 机制,监督企业家的法规要有,激励企业家的制度也得有啊!在现阶段,企业家能做到的是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




>> 经营 / 特别报道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