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经营
特别报道
经济观察
经营之道


>> 经营 / 经营之道 / 内容



如何看待微软与吴士宏的分歧?(新浪网友 徐远明)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10月22日 12:44 新浪财经

   如何看待微软与吴士宏的分歧?

  微软所必须的代价--对吴士宏辞职的评价

  通过吴士宏士宏的叙述,我们知道吴士宏与微软的分歧所在,即吴士宏所描述的四点:

  第一,微软在中国必须全面调整价格政策,尤其是OEM预装Windows的价格必须 调低。

  第二,反盗版的策略必须改变,“搜捕”和打击的对象应是在中国的外资企业; 对中国本地的企业要重销售,轻打 击。

  第三,微软在中国只能有一个面对市场的窗口,以保持公司形象、战略、策略 的统一。

  第四,关于人。微软必须注重对员工的培养。总经理应有人事权。 应该说这四点基本上反映了微软与吴士宏的分歧 ,对这些分歧,吴士宏叙述了她的理由。这些理由能否成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微软与吴士宏之间的分歧?对此,我们进行简 单分析。

  对于第一点微软产品价格的问题,我曾在《论微软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一文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我的结 论是微软产品的价格应该调整,也是可以调整的。从吴士宏的观点来看,价格也应该调整。吴士宏对促进微软的价格进行调整 作了哪些工作呢?我们不得而知。为什么微软没有根据中国市场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呢?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我个人以为:微 软产品的价格没有根据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做出及时调整是因为中美两国文化、市场的巨大差异,其中,既有美国总部对中国 市场的缺乏了解,也有中国微软缺乏有效沟通、论证手段的因素。

  实际上,这已不是微软一家的问题,一大批外资软件公司都有类似的问题,妥善确定产品的合适价格是每个外资软件 公司所面临的问题,甚至也是国内软件公司所面临的问题。

  对于第二点反盗版的策略问题,我认为微软现行策略比吴士宏的策略要好。微软现行的策略是“搜捕”和打击的对象 是高科技企业,它主要的理由是高科技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价值应该更好地认可。而吴士宏的想法是:“搜捕”和打击的对象应 是在中国的外资企业; 对中国本地的企业要重销售,轻打击。

  作为吴士宏的认识,打击中国的外资企业容易获得大众的支持或者说不会引起大众的反感,这种想法也有一定道理。 但吴士宏没考虑到: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对外资企业与非外资企业的如此决然不同的两种待遇也是不可行的,况且以微软本身 作为外资企业的一员,根本不可能同意此策略。更进一步考虑,提出这种策略的人会得到微软的信任吗?

  当然,微软在贯彻反盗版的策略时的具体做法和时机是不得人心的。

  对于第三点微软在中国只保留一个面向市场窗口的意见,我是完全赞同的。我想,微软本身应该也认识到了这点。微 软在中国的市场行为有些混乱,估计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吴士宏所提的“这是微软全球纵向组织机构使然”,二是中国的 市场潜力太大,总部给予更多的市场支持,三是吴士宏的权威不足使其没起到领导、协调作用。

  对于第四点微软必须注重培养人的观点,吴士宏的说法是:微软对人员培训的原则是5%通过培训,95%靠自学和 在职“实习”;而吴士宏认为公司应花更多的(比5% 要多)投入来培养员工。

  不知道吴士宏所提出的5%与95%的具体所指,我认为,包括微软、包括所有公司都应该加强对人的培养。个人能 力的提高,既是个人的收获,也是公司的收获。但在人员流动率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如何学习、为什么学习根本上来说是员工 个人的问题。当然,中国的情况有些特殊,绝大多数员工并不明确应如何提高自己。因此,虽然是个人问题,但如果公司的决 策能够更好地帮助员工进行学习,帮助员工提高,从而帮助公司提高,也是一件好事。

  但吴士宏把这点作为吴士宏与微软最无法调和的一点的说法,我不以为然。

  还有一点吴士宏提到但没有明确指出的分歧是:微软与吴士宏在美国袭击中国大使馆问题上的态度上。

  吴士宏的文中指出:(在袭击事件后)想要尽量说服公司表态与中国人民的感情一致,只能从公司利益的角度去论证 ,努力了两天,最多只能表示哀悼。

  由此可以看到微软与吴士宏的差别:吴士宏希望公司表态,而从盖茨曾发表过的一段著名的有损中国人感情的说话这 个事实可以知道吴士宏的希望与微软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

  在这里,我想到一种可能:如果吴士宏动用手中的权力,先斩后奏,先代表微软表态,然后征求总部的支持,结果又 将如何?

  总之,我个人的感觉是:美国对我大使馆的袭击及随后微软的态度才是微软与吴士宏最大的分歧。分歧的存在不管在 什么地方都无法避免,很多时候,分歧无法调和,谁是谁非很难判断,但客观世界的发展会给分歧双方以启迪。事实上,微软 在中国的一系列遭遇已经在对分歧进行着评判:

  微软产品的高价难以得到国内用户的认可;

  微软告亚都案不管结果如何,对微软而言都是一种失败;

  而吴士宏的辞职则是微软整体决策的必然的代价,但愿代价的付出能使微软进行深刻反省,并通过反省得出积极正确 的策略。

  作为吴士宏,也并不是全无教训,至少在以下几点值得深刻反省:一、上任前的沟通及任期内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 尤其是在外资企业内这种独特的中外两种文化碰撞的环境中;

  二、作为企业的最高执行长官,必须知道自己的工作开展需要那些权力,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权责利;

  三、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到:吾日三省吾身。其中第一点是“为人谋而忠乎”,这一点尤其值得吴士宏反省。不仅是要 做到“为人谋而忠”无愧于自身,而且要使人相信自己的“为人谋而忠”。事实上,在现代社会里,让对方相信自己的“为人 谋而忠”比仅仅是做到“为人谋而忠”显得更重要。当然,首先是必须做到“为人谋而忠”。

  后记:微软因为其为世界所做巨大贡献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公司。在国外,微软被当作行业楷模、所有企业的楷模 被广泛研究,而在中国,微软并没有取得与其投入相适应的成功。不管是在业绩上还是在形象上,微软的收获是不能令人满意 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认真地探讨这个问题不仅有益于微软,更有利于中国。因为微软不止是微软,微软的背后还有 大批外资企业,微软的成功将会影响一大批外资企业,也会大大促进国家的发展。

  微软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微软应如何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情况采取合适的市场策略,国内应如何调整全 社会的文化以适应包括微软在内的知识经济的发展,中国微软的员工应如何有效沟通中美两国文化的差距。

  对此,我进行了一些思考,尽管还很肤浅,但我自以为在进行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希望更多的人投入到思考之中, 产生更多更具价值的思想。

  作者:徐远明 写于 99.10.13

  参考文章:(见www.chinaxym.com)

  《反暴利愚蠢》

  《我看微软》

  《我看微软的垄断》

  《论微软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价格》

  《联想麻烦来了》

  《在外企与国家之间》

  对方兴东评论系列文章




>> 经营 / 经营之道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