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姆·罗杰斯 要像印地安纳·琼斯那样冒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9日 20:01 《环球企业家》杂志 | ||||||||||
吉姆.罗杰斯像印地安纳.琼斯那样冒险 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 国际著名的投资家和金融学教授
1942年 吉姆.罗杰斯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 1964年 毕业于耶鲁大学 1964-1966年 就读于牛津大学 1970年 与索罗斯共同创立了量子基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980年 离开量子基金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讲学 1989-1990年 完成了第一次环球旅行,并被吉尼斯世界记录记载 1998年 创立罗杰斯国际商品指数(RICI),到2003年11月该指数已达119.73%的升幅,超过同期主要指数 1999年 第二次环球旅行时,投资上海B股,同样获得巨大成功,《时代》(Time)称其为金融界的印地安纳.琼斯(the Indiana Jones of finance) “没有秘诀,一切都是通过辛苦的分析,然后不过是低买高卖。” 这个当年和索罗斯一起因为创建量子基金而闻名的吉姆.罗杰斯(Jim Rogers)——现在的周游世界的自由客——对中国的基金经理大声地说。 和所有华尔街的奇迹一样,他曾经多年没日没夜地工作,勤奋并且抓住被人忽视的投资机会。比如适时地发现了国防股,而在标准普尔指数仅仅翻了不到一番的时候,他的量子基金回报率达到了4000%。应该说在量子基金时代罗杰斯和索罗斯取得的成绩应当更多地归功于前者,不同的是在之后索罗斯引发亚洲金融危机并且书写开放社会和金融市场反射性的时候,罗杰斯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金融学,传授格雷厄姆的投资理论并且开始周游世界。而接下来在连各国政要都开始关注索罗斯的投资趋向的时候,罗杰斯创下了自己驾车环游世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并且出了两本被译成各国文字的游记。 罗杰斯来中国的时候正值中国股市近来的最低点。大多数投资者正在等待传言以久的中国政府加息等一系列紧缩政策的明确说法。A股市场和五一前相比已经跌了将近二十个百分点,大多数公司的市盈率跌到了当年1300点之下;而在香港,因为对后市的不看好,大量资金从五月初开始纷纷逃离H股市场。中国股市的成交量在每日愈下,基金经理情绪低迷,期待不确定因素能够尽快消失,让一季度疯狂发售的基金最后都有一个好收成。 罗杰斯并没有投资中国市场,因此他不真正理解现在中国基金经理的焦虑。他像每一个来自市场机制健全国家的人一样,惊讶于中国股市纷杂而不合逻辑的结构,感叹于政府在开放股市问题上的谨慎和申请QFII不可思议的繁复过程以及其数量之小。而出于对自由市场的坚定信仰和西方式的乐观,他强调开放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性,论据是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中直面过风浪,市场才能真正成熟。他试着举了很多例子,但事实上他和绝大多数西方人一样虽然明白转型的定义但是缺乏对于过程的理解。当然这种近乎天真的逻辑丝毫不妨碍他对于中国前景的乐观:“未来是中国的世界,世界的中国。” 尽管都在资本市场上运筹帷幄,但和索罗斯相比,似乎交易本身只是为了让罗杰斯实现其他的人生梦想而并非终极乐趣。他适时地淡出,及时地把握人生的其他乐趣。他侃侃而谈罗马帝国的兴衰、非洲的土著文化和中国的崛起。他很少提及母校耶鲁,却热衷地怀念自己在牛津大学念历史哲学的日子,那段日子十分美好,大家每天评论各大报纸的头条,争辩外交和内政的对错,而经商,不过是获取财富的手段罢了。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职业基金经理生涯在罗杰斯生命中的印记从此被抹去,而他根深蒂固的敏锐、霸道、自我、喜新厌旧、具有挑衅性、永远有赌博的欲望,并且一定要赢的个性也可以因为他喜欢人文、历史而被忽略。他坦言自己享受资本市场交易的刺激和印证自己投资判断后的得意,并毫不掩饰地说: “这些个性不是贬义词,凡是在这个行业有所建树的人都有这样的共性,不信你去中国的基金公司看看。这种共性没有国界,不受文化的约束,也只有这样的人才可能在资本市场上赢。” 也许罗杰斯是对的,只是在中国羽翼未丰的基金市场,大小的基金经理们仍然需要更长的时间通过更多的考验来变得果敢、自信甚至霸道。事实上在美国市场上像罗杰斯这样操盘超过百亿美金的基金经理并不少见,而他们对于市场震荡的承受能力,近年来通过亚洲金融危机和俄罗斯债券等等先例,也因为司空见惯而大多变得理性沉着——他们听取别人的建议,但决不对大师产生心理依赖。而罗杰斯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一周里,除了几乎所有的财经媒体都殷勤地传诵着他的投资理念和对于中国股市的看法之外,很多中国基金经理在那一周的手记里也都不约而同地引用了罗杰斯对于中国自然资源版块显现的中长期投资机会的评价。这样的追捧很容易让人产生奇迹突现的幻象,就好像格林斯潘的一举一动可以挽救美国股市一样。当然最后尽管罗杰斯以一个遥远旁观者的身份传递了极大的利好,但那一周里市场还是在跌,并且鲜有回稳的迹象。 当然这一切对于罗杰斯来说都不是关键。他充分享受着自己前些年辛苦工作换来的自由。在中国说完他想说的,然后起身去奥地利。他曾经投资了那里股票市场上几乎所有的股票并且大挣了一笔,他说他要去看看那个国家现在怎么样了。临行的时候老人一再地嘱咐:“其实历史和哲学比交易本身有趣得多,看那些东西能让你走得更远。” 访谈 GE:中国政府在五年前设立基金的时候,有一个说法是说基金可以帮助稳定市场,从你的经验来看是这样的吗? 罗杰斯:互动基金可以帮助市场,但是稳定市场的想法不过是乌托邦。他们一样会惊慌失措,并且引致市场的震荡,所以我不知道用稳定来形容是不是恰当。 GE:可是中国的基金行业成熟得太快了,有时候让人不得不对他们的早熟产生焦虑,而且市场本身准备好了吗? 罗杰斯:市场准备得很好,你永远不要抱有完美市场的幻想。不过听说你们一季度发了大量的基金,但是很多人抱怨A股市场上的投资选择并不是很多。不过话说回来了,他们如果只是盯着那三四十只大盘股的话,那当然是没有出路的。他们应该把眼光放开,看看其它股票。投资机会永远有,发现不了是你的事情。 GE:对投资机会您有何具体建议呢?卖空在中国市场上是不允许的,以你的理解决策层最大的忧虑是什么呢? 罗杰斯:那就是走出去看,自己去调查。基金经理直接了解客户很重要,你要自己去做访谈,自己去看。不用告诉我中国的公司治理不够完善,披露信息不够即时,这些问题在任何市场上都存在,不要给自己找任何借口。 其实卖空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危机,并不像人们想象的一样。关键是决策层要正确地理解。事实上卖空可以帮助稳定市场,而互动基金其实是不能作到这一点的。我说卖空可以稳定市场是因为在市场上扬的时候他们可以阻止市场因为过度溢价而产生泡沫;而成功的卖空因为阻止了股价的过度上扬,在市场下跌的时候资金又会在低点重新进入,因此激励市场上扬。这些技术的可控性不是互动基金能够作到的。决策层如果对于卖空做更详尽的理解的话,我相信他们是不会反对的。 GE:但是你的投资要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市场要足够开放,不然你连门槛都没有。 罗杰斯:他们倒是足够开放,但是就是漠视这个市场的存在。他们并不在乎是谁在做投资,也不知道潜力会有多大。那时奥地利处在转型期间,现在仍然是,他们要从国家主导的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但是在过去的20年间,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市场有了很大的进步,中介机构、投资公司都开始完善,和国际接轨了。 GE:中国也在转型,在这样的市场上,你会买什么股票? 罗杰斯:买便宜货吧,我想。也就是说有低一点的P/E(市盈率)值的股票,当然不止这一种方法,但这最直接了。但是我现在不会进入你们的股市,因为政府在采取紧缩的政策。不过顺便说一句,我觉得你们的政府做的是对的,这可以防止以后出现泡沫。很多人都说现在已经跌得很低了,但是我觉得市场还要震荡一段时间,最好的时机应该是2004年底2005年初的时候。但是如果你想买的话赶快去买,不要听我的,做自己的决定。我也很少听别人的。 GE:现在你可以通过QFII来进入中国股市了,这是你理想的渠道吗? 罗杰斯:你要通过多少道关卡才能够得到QFII的许可啊!而且从我的经验上来看,我觉得当有大量外资涌入市场的时候,就是错误开始的时候。很多例子,比如当美国开始大量投资澳大利亚市场,德国资本进入日本市场,日本资金涌入西班牙的时候,你要出去!外国在本土市场的成功例子并不多。今年底QFII因为市场低迷开始撤出的时候,我要准备进入了。 GE:看起来QFII对宏观调控是有反应,但是好像没有你说的那么悲观,获得许可的QFII额度也一直在增加。 罗杰斯:开放是对的,让他们增加吧。但是这不是我想进入的时候。我想进入的时候是所有人都说这个市场糟透了的时候,这个时候才是我买入的时候。顺便说一句,你们的股市结构有很大的问题,你们有A股,B股,法人股、国有股,能流通和不能流通的,而且对投资人资格分得很混杂。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一个充满潜质的国家会有这样的股票市场,你们要简化,一定要简化。 GE:可是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控制风险。 罗杰斯:是的,但是这个过程可以缩短。你看在葡萄牙,在韩国和泰国的股市都不像中国这样。你们要把门彻底打开,不要害怕什么风险。这不是19世纪处于下降趋势的中国,这是21世纪崛起的中国,全世界都认为你们是未来的领袖,不要有太多的顾虑。让外国人进来,让他们输钱,走开,然后有新的人进来,没有市场是完美的,纽约交易所存在了200年,可是50年前它还没有今天一半的成熟度;我们自吹自擂说有世界上最透明机制最完善的市场,可是你看看过去这些年的丑闻。只有开放的环境才能让市场成长。 GE:什么样的基金经理是好基金经理? 罗杰斯:懂得控制自己人性弱点的基金经理是好的基金经理。这包括贪婪,也包括承受失败的能力。 (作者为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商业中国》主持人) (文/《环球企业家》□ 本刊特约记者 蒉莺春|文 出自:2004年8月 总第10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