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1月05日13:58 能源评论

  新发展理念需精细化落实

  一个大国治理的精细化,不是局部的变化,本质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发展的质的蜕变。

  文·赵义

  众所周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不是凭空提出来的,它的背后是对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对国内外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针对的也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新发展理念,具有理论创新的一个可贵品质,即精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那么我国的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是我国的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是破解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的关键制约因素的必然选择。

  高质量发展,也就是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发展理念,精准地提炼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精准地界定新发展理念之后,需要的就是精细化的落实。

  这也不难理解。理念要转化为行动,不是一件轻松和容易的事情。我们在国内外一些公共政策的实施案例中已经可以看出,政策的本意和结果相悖的情况是非常多的。比如在社会领域,很多本意是保护工人权益的政策,最后却带来对工人不利的结果。理念最后都是通过一个个政策工具来实现的,但当事人在政策工具面前不是“消极”的,会规避或者变通,结果相加可能带来和政策初衷不一致的局面。

  规避或者变通往往是出自利益的考量。此时要解决的是如何把政策与当事人的激励相兼容。比如政府在鼓励创新的时候,采取的政策工具就不能扭曲对企业的激励方向,如果对企业的激励导致其重点放在对财政补贴的竞逐,而不是真正放在创新上面,那么政策的初衷与结果就彻底相悖了。

  更重要的是,落实新理念,可能现有的政策工具和技术条件等都不足以满足落实新理念的需求。这就要认真找出短板在哪里,进行大力创新。比如要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但中国是个大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经济体量又很大,排污企业众多,仅仅依靠目前的政府监管队伍和方式就很难有效进行管理。

  而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和融合,在中国又是蓬勃发展,对提高管理的精细化是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互联网企业,基于人口基数高的大国市场优势,大数据等处理和应用能力,在世界上都是非常杰出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环境监管创新方式、提高管理能力就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关于大数据的论述中指出的那样,运用大数据可以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以大数据来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可以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在民生、环保、政府公共服务等当中,通过大数据可以有效提高水平。

  一个大国治理的精细化,不是局部的变化,本质是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发展的质的蜕变。这也是发达国家普遍走过的一条道路,只是中国有条件,也更有迫切性需要走得更好。

  大数据的运用,只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依靠技术以精细化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时代。技术的创新已经具有了战略性的意义。这里技术的含义不是狭隘的,不仅仅是具体的科学技术,还包括管理和组织的方式方法。这是一个质的飞跃的过程。

  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明确指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在提出新发展理念之后,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实际指明了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具体方向,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体系、政绩考核等,我们可以笼统归结为新发展理念的“技术”层面。新发展理念的落地,现在就取决于这些技术的科学设计和有效贯彻。

  从最近的公共热点事件来看,新发展理念在落实中的确碰到了需要处理好的问题。比如煤改气,面对有些地方的取暖难题,就面临着一个长远利益和短期供暖需求的矛盾。用清洁能源取代散煤是大方向,这个是对的。2017年11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8个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37%,改善程度不小,其中北京重污染天数从7天降至1天,煤改清洁能源的作用是明显的。

  而在取暖问题暴露出来以后,有关部门明确要严格遵循“‘煤改气’要多方开拓气源,提高管道输送能力,在落实气源的前提下有规划地推进,防止出现气荒”的原则,则是明智之举。同时,对于清洁供暖模式,也提出不要一刀切,而是因地制宜、方式多样、经济实用,这也增加了政策落实的有效性。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重大社会经济问题的治理都是一个复杂工程,治理过程暴露的问题也倒逼着治理精细化水平的提升。当然,如何在影响面广的重大政策出台的时候,提高科学化水平,尤其是要充分考虑执行过程中的种种精细化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是下一步应该努力的方向。

  如此,落实新发展理念,就会变成一个个勇于创新的生动实践。社会各界通过学习和实践新发展理念,培养专业能力,弘扬专业精神,共同汇聚成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潮流。

  (作者系《南风窗》执行主编)

  文章来源于《能源评论》杂志

责任编辑:陈楚潺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