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11日13:15 中关村

  互联网金融应为实体经济的发展“补位”

  许泽玮

  91投资、91众创空间、91金融创始人、董事长、CEO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企业同传统金融机构正在加速融合。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快速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积极成效。但是,金融与实体经济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不相适应,资金“脱实向虚”使得社会资本离开实体经济流入虚拟经济,致使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发展停滞甚至萎缩,而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虚拟经济迅速膨胀的趋势,其实质是产业空心化,并对实体经济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增大,实体经济亏损面有所增加,甚至会陷入困境,而我国小微企业多具有轻资产性的特点,企业的财务数据不够完备,加之针对小微企业的社会征信机制不健全,导致传统银行难以为小微企业提供充足的贷款资金支持,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了抑制作用。数据显示,我国中小微企业数量已经突破6500万家,解决了我国1.5亿人口的就业问题。新增就业和再就业的70%以上集中在小微企业,小微企业已成为吸纳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然而,只有10%的小微企业可以从银行获得贷款。没有充足的资金供应,小微企业发展失去了重要的推动力。

  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除了需要大型商业银行加速设立普惠金融事业部之外,还需要互联网金融来“补位”。互联网金融能够通过互联网创新,有效解决传统金融与实体经济因信息不对称、知识不对称、服务不对称造成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让资金流向最需要的企业。因此,更好的利用互联网金融工具,有助于驱动实体经济创新发展。

  在如何精准助推实体经济发展方面,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提升自身金融服务能力,做好传统金融机构的有效补充,做到“快、准、优、宽”,助力民间投资,多措并举满足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短、小、频、急”的融资需求,以此解决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民营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发实体经济活力。

  此外,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大量的企业“资金沉睡”,通过互联网金融,在金融服务模式上进行更多的探索与创新,深掘企业理财市场,通过定制化的理财产品,既满足企业用户的多元化理财需求,激活市场,又盘活企业闲置资金,让以往沉睡的资金流向最有资金需求的企业,帮助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实现助力实体经济的目的。

  互联网金融在做到“快、准、优、宽”的基础上,还需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和商业模式的改变,在政策的允许范围内不断创新。互联网金融从最初的第三方支付,到P2P网络借贷,再到货币型基金问世,以及出现的供应链金融和众筹等模式,不仅体现在为实体经济注入资金“活水”上,还从消费端为实体经济带来了新的牵引力。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金融企业同传统金融机构正在加速融合。从过去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科技1.0时代,到如今的2.0时代,互联网金融企业也从金融机构的技术服务平台发展成为合作伙伴,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金融业务进行流程改造、模式创新、服务升级,实现数据等资源共享,促进了金融领域更深层次的大分工,加强了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和效率。

  因此,未来的互联网金融,一方面可以继续做好传统金融的有效补充,另一方面也可以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营造出一种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市场环境,共同推进我国金融事业发展,从而达到助力实体经济的目的。

责任编辑:陈楚潺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