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17:17 《英才》

  激进型险企迎大考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中短存续期的理财型保险产品调整力度。

  文|本刊记者 林海

  伴随着资本市场行情回落,一大批投资风格偏激进的险企或将迎来大考,监管层不断发声,“保险姓保”的呼声正越来越强烈。

  近期,保监会公布了今年前三季度保险业经营情况,寿险保持较高增速,尤其是备受市场瞩目的万能险和投连险高达10647亿元,同比增长78.88%。然而,保费高速增长的同时,寿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819.50亿元,同比减少730.97亿元,下降47.15%。

  其主要原因在于资金运用方面出现的收益率下降。三季度末,资金运用持续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128286.19亿元,较年初增长14.75%。实现资金运用收益4828.76亿元,同比减少1139.74亿元,下降19.10%。资金运用收益率3.95%,同比下降1.97个百分点。

  复杂的市场环境中,一批投资风格相对激进的险企经营状况出现大滑坡。富德生命人寿是上半年保险行业中亏损最严重的保险公司,亏损达29.14亿元。君康人寿前三个季度分别亏损20.09亿元、1.77亿元以及6459.55万元,合计亏损22.5亿元。国华人寿前三季度累计净利润亏损2.33亿元。

  根据毕马威中国近日发布的《偿二代2016年三季度公开信息披露分析》报告,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保费收入波动较大,以及因亏损或净利润减少导致净资产收益率下降。报告称,中小保险公司在快速发展业务的同时,应该兼顾业务的结构和质量,以提升自身的资本充足水平和可持续经营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险企中曾经大热的投连险热度正在消退。根据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9月,投连险账户单月平均收益为-0.49%,在连续3个月取得正收益后,再一次获得负收益。而从今年1—8月,可获取数据的投连险相关投资账户总体平均回报率分别为-10.72%、-0.23%、5.05%、-0.76%、-0.04%、1.79%、0.81%和1.12%,期间只有4个月的单月平均收益为正。

  这种情况与2015年投连险的表现不可同日而语。纵观2015全年,在纳入统计的185个投连险账户中,仅有6个账户收益为负,其余179个账户全部获得正收益,排名靠前的账户往往能够给出10%以上的回报,有的回报甚至高达20%以上。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持续加大对中短存续期的理财型保险产品调整力度。3月,保监会公布《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直接冲击了偏爱短钱长投的万能险。不过,当时的规定并没有将投连险、变额年金险等产品纳入,以至于部分寿险公司纷纷转战投连险产品,加大产品推出力度,意欲借此做大保费规模。

  分析人士称,有鉴于此,监管层继严控保险公司“负债端”中短期产品投向、万能险之后,保监会又在“投资端”下功夫,引导保险公司谨慎投资、稳健经营,其目的是确保“保险姓保”。

  但也有险企高层向《英才》记者表示:“一时的行情并不能改变一家险企的经营策略,虽然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强调保险保费投资双轮驱动,但不能否认一些负债驱动型险企的发展,因为他们曾经历过市场的考验,而险企发展最终的检验标准也应该是让市场自身做出判断。”

责任编辑:陈楚潺

  除了干货,就是走私货!——扫描二维码关注新浪杂志官方微信,专注深度报道。

杂志精选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