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公司·案例 > 正文
 

海尔:一个创意驱动的典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0日 13:25 招商周刊

  □ 首席记者 孙玉敏

  一家美国房地产公司的创立者曾这样说过,今天任何一家公司真正的力量源泉是思想。其余的都是家务活。

  在海尔,无数的技术人员正是用思想上的创意驱动着技术上的创新,使海尔实现了由
“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一个创意工程师的故事

  2005年,海尔洗衣机“双动力”技术被纳入2006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提案。这是继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后,海尔集团又一项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被纳为国际标准提案。

  这标志着海尔开始由“防电墙”技术这样的安全标准向真正的技术标准转折,由产品创新向技术标准创新转折,这个转折点背后,凝聚的是海尔人创意的激情和创新的不懈动力。

  对此深有体会的是“双动力”技术的发明人——海尔洗衣机产品本部总工程师兼开发部部长吕佩师。在他看来,海尔给每个技术人员提供了一个“海阔凭鱼跃”的平台,在“赛马不相马”的用人机制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意的主体,成为创新的推动力。

  2000年,整个家电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在洗衣机行业,滚筒式、搅拌式和波轮式三大类型厂商都在思考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获胜。作为海尔洗衣机产品本部的总工程师,吕佩师也一直想着技术方面的突破。

  这年12月18日,他到中国香港出差,在下榻的宾馆,他偶然看到一本名为《电器制造商》的杂志,杂志里介绍的一种使吸尘器风力更大的方法给了吕佩师很大的启发。为什么不将三种类型洗衣机的优点集于一身呢?

  这个突然冒出的想法让吕佩师兴奋不已,他随手把杂志的那一页折了起来,并开始画草图,越画心里越高兴,不知不觉就画了20多张。回到青岛后,他迫不及待地把想法告诉了团队的其他4个工程师,大家同样兴奋异常。

  第一步他们要攻破的是如何把滚筒式洗衣机的筒和搅拌式的搅拌页放到一起。第二步则是把筒与波轮放在一起。他们前后设计了几百种方案,也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

  “比较难办的是,试验时滚筒和波轮分别用自己的电机在转,但一台洗衣机里放两个电机,一是放不开,二是成本也高,还不能解决洗衣和甩干之间的有效切换。”如何让一个电机带动滚筒和波轮同时转动?这个难题困扰了吕佩师们1个多月。不停地试验,失败了从头再来,最终,借助全球最好的专业公司,他们把想法变成了现实。

  而像这样的难题,在试验过程中,吕佩师和他的团队一共解决了12个,前后用了10个多月的时间。2001年10月18日,海尔正式向国家

知识产权局申请发明专利——一种双向洗涤的方法和洗衣机。这被称为“世界第四种洗衣机”。

  之后,“双动力”技术项目组正式成立,开始设计和开发产品。2002年3月,第一款“双动力”洗衣机投放市场,不久之后,双动力成为了高端洗衣机市场的销售龙头。

  背后的自主创新集体

  在海尔,像吕佩师这样时刻想着以创意设计影响市场、创造订单的工程师有很多。像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的发明人侯全舵,安全预警装置的发明人王任华等等。

  这些人的存在,使得海尔成为一个真正自主创新的集体。

  无数像“双动力”这样的自主发明专利不断涌现。海尔变频冰箱、“臭氧消毒”洗碗机、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其中,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成为国内市场第一个节能环保型洗衣机,并出口国际市场,销量已经超过100万台,利润超过3亿元。

  截至2005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6189项,是国内专利申请数量最多的家电企业。

  这些专利,有新设计、新思路,也有小工具、小窍门。正是这些大大小小的创新,让海尔成为了今天卓然不群的行业领跑者。

  而在自主创新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的过程中,海尔开始从争夺产品话语权转向争夺行业话语权,开始参与国家和国际标准的建设制定。截止到2005年,海尔集团累计参与了86项中国国家标准的制修订,“防电墙”和“双动力”2项标准已进入国际标准提案。

  涓涓细流终于汇成大河澎湃。2005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了1039亿元(128亿美元),品牌价值高达702亿元。

  突破核心竞争力的短板

  和国内大多数企业相比,海尔是当之无愧的优秀企业。它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

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

  但像海尔这样的家电电子企业在中国太少。当我们把参照系改换成国际级企业的时候,我们发现,中国家电电子企业整体在自主创新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具体表现是核心技术的缺乏导致的核心竞争力的优势缺失,这是国内家电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目前,因缺乏核心技术的支撑,中国家电业的利润日益摊薄是不争的事实。以彩电业为例,目前中国彩电业整体盈利不到1%。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王殿甫曾表示,目前中国平板电视市场虽然70%都是国产品牌,但80%的利润都被境外

液晶面板企业赚走了,未来几年的情形同样不容乐观。

  好在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未来一个时期,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上的突破,是中国企业必须跨越的。因为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大力推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企业才能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才能不断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2005年12月26日,创业21周年之际,海尔启动了第四个发展战略阶段——全球化品牌战略阶段。启动这一战略阶段的同时,海尔提出“人单合一”的管理理念。

  海尔说,“人单合一”的目的是通过将人与订单挂钩的办法,激发每个人的潜能去挖掘市场的资源。海尔认为,模仿没有出路,惟有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创新潜能,才能超越目标,提升海尔在全球的核心技术竞争力。

  哲人说,只有真正的创新和直觉的思考才能使整个工业向前发展,无论他们身在何处,诚哉斯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64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