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中美纺织品达成协议 > 正文
 

姜建清以马拉松精神做银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1日 17:22 人民网-市场报

  2005年10月28日,阳光明媚,姜建清起了一个大早,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因为从这一天开始,他将完成由工行行长向工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角色转变。

  下午1点58分,姜建清带领工行全明星阵容出现在“工行股份公司挂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宣布,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总经理杨凯生话音甫落,站在主席台上的姜建清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从行长到董事长,无论是对姜建清还是对工行人来说,这样的变化远不是改变头衔和称谓这么简单。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到股份制有限公司,可以说,中国工商银行刚刚经历了一个凤凰涅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领头人,姜建清也经历了“一个痛苦的过程,打了一场没有终结的战争。”

  10月底,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正式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工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2480亿元,中央汇金公司和财政部分别持有50%股权。

  作为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成功改制,标志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取得了新的重大成果。这是国务院决定对国有商业银行实施股份制改造以来成功完成改制的第三家国有商业银行。作为我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工行股份有限公司此次的成立,标志着工商银行进行了整体的彻底改制。

  “改制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是没有终结的战争。”作为董事长和党委书记的姜建清非常清醒前面的路还有多远。

  出色的银行管理者

  “我从普通柜员开始就与工行结下不解之缘,几乎经历了所有业务管理岗位。”在姜建清26年的银行业从业生涯中,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工行度过的,对于工行,他自然有着别人难以比拟的感情。

  今年52岁的姜建清,如果不是讲话中还偶尔跑出点那种只属于上海人的口音,你绝对不能看出他出生于南方。6年江西插队与3年河南煤矿生涯早已把他磨砺得黝黑而壮实。

  与很多人一样,那段特殊的经历让姜建清身上具有某种不断向上的韧劲和毅力。1979年,26岁的姜建清回到上海,开始进入银行系统工作。他一边工作,一边抓紧时间学习。1984年,他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并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外他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过一段时间。

  姜建清在银行的从业生涯是从工行的柜台职员开始的,在不断学习和辗转几家银行工作了16年后,姜建清的才能得到认可。1995年,他被任命为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之后一路稳步走来,直到2000年2月出任中国工商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作为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领导,姜建清有着多年丰富的金融工作经验。同时,作为管理学博士、中国金融学会副会长,他又具有很高的理论素养,出版和发表了许多金融学术著作和文章”。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邓荣霖评价说。

  在工行股改揭牌的同时,人们还见到了久未谋面的前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梁锦松的身影,他的身份是工行独立董事。除他外,前高盛

证券总裁约翰·桑顿,现任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经济系教授钱颖一亦在工行的独董名单中。从三位独立董事的履历看,他们各有专长,请这些人来,不能不说明姜建清的良苦用心。

  “以慢打快”跑股改

  也许直到今天,人们也不敢相信,工行的股改速度会如此之快,仅用了短短6个月的时间,走过了中行、建行一年多走过的路程。仅这一点,就足以让姜建清感到自豪。姜建清承认,工行的动作之所以如此神速,与自身“以慢打快”的股改思路不无关系。

  “这也是被逼出来的”,工商银行总行的一位高层坦诚相告,从国家的大局出发,作为全国最大的商业银行,工行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从制度安排上,中行、建行两行排在了它的前面。

  当得知中央汇金公司宣布注资给中、建两行450亿美元这个消息时,姜建清这个铮铮铁汉流泪了,一向不服输的他开始为工行的前途而担忧。那一夜他彻夜未眠。

  姜建清让工行快速变革还不止表现在股份制改革方面。1999年工行的毛利润还是负值,在姜建清上任后的2001年,工行即扭亏为盈。

  国外媒体评价认为:“自姜建清成为中国工商银行行长以来,高度重视电子金融业务的发展,推出了国内最为成功的网上银行服务,并已经达到了欧美最大银行网上银行业务的相同经营水平”。简短的三句话,不仅让人们知道了工行现在的业务水平,更让人们对姜建清有了充分的认识。

  “改革不是百米赛跑”

  姜建清深知,工行以什么样的顺序、步骤、节奏推进股改至关重要,而注资不过是一个外部条件,并不能起到决定性作用。

  “股份制改造是一个全面走向市场的过程,今后全行将面临更加严格的市场监管,面临成本、风险控制和资本回报的刚性约束。因此,全行必须清醒地认识,改制后经营管理的要求更高、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姜建清的话像是在做某种提醒,更像是在给工行员工打气。面对股改后的问题,姜建清坦陈,除增加透明度外,工行正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改善服务、撤并亏损营业网点。

  “干银行就像跑马拉松一样,不能只盯着100米、1000米、10000米,不要期待这时候的掌声响起。往往企盼这样短暂成绩和荣誉的选手是跑不到终点的。搞银行管理需要激情、耐力,当然也要技术、速度,更需要默默跑完全程才能获得成功。”姜建清对管理银行有自己的心得。“怎么办银行?10个字:效益、质量、管理、发展、创新。说来非常简单,效益是目标,质量是前提,实际上银行的生命线就是质量”。

  上市压力和内部攻坚战

  对于姜建清来说,下一步工作重点自然就是如何让工行这艘“巨轮”尽快驶入资本市场。

  种种迹象表明,工行IPO仍然还有很多变数,姜建清的面前还有难题待解:“工行股份公司挂牌后,仍然面临提高盈利能力、裁减人员两大问题。”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由于历史原因,工行的各种包袱比较沉重,就拿不良贷款来说,未来工行至少需要消化两类贷款损失4600多亿元,而据姜建清先前给出的规划:“工行将把每年利润的80%左右拿出来用于彻底解决呆坏账问题”,这就意味着要彻底消化掉这些损失,大约需要5年时间。

  另外,工行这次实行的是整体改制模式,由股份公司接收工行原来所有资产和附属公司。姜建清在此前承诺,改制后,不大规模撤并机构和裁员。但他也说,“这不等于改制上市后我们就很快有能力大幅度提高员工的工资收入。”

  如何让一个好政策正确执行,如何让员工心服口服,如何让全行上下齐心协力使明年的上市工作顺利推进……还有一场并不容易的内部攻坚战等着姜建清。

  “这一生不会白过”

  姜建清在金融圈内口碑极佳,很多人认为他是中国少有的银行家,而姜建清却从不以此自居:“虽然我从业26年,但也只不过是个银行管理者,从不敢自称是银行家。”

  做事一向不显山、不露水的他,今后可能要面临一个转变,作为股份公司的当家人,他必须高调地面对来自外资以及国内其他对手的竞争。

  姜建清十分看重工行这个平台,他说,“洋人能给我很高的薪酬,但他不能给我世界第十大银行CEO的位子。我有幸在银行业经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亲身感受

中国经济和金融业的腾飞,实在是难得的人生历程。如果在这个岗位上,让工行成为世界上最优、最大、最强的商业银行,这一生就没有白过。”

  姜建清这个名字注定要与中国银行业的命运紧紧地连系在一起,此时的他或许感慨颇多,当时与他一同掌印四大行的刘明康与尚福林如今已分别荣任

银监会主席与证监会主席,而张恩照则在建行上市的前几个月被“双规”,惟独他仍然带领着工行“破浪前行”。虽然艰辛,但看着自己的努力终于得尝正果,他又何尝不会“情也陶然,意也陶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