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财富·人物 > 正文
 

乔志刚:从商界精英到政坛轿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6:39 《经纪人》

  一个蒙古娃孤身闯荡上海滩的传奇经历让我们感慨良多。

  2003年8月,作为民营企业家的杰出代表,上海复旦金仕达计算机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乔志刚被选拔任用为上海市信息委员会副主任,成为该市由民营企业家转任政府委办领导“第一人”,成为上海市政坛最年轻的局级领导干部。

  文/万辉

  采访乔志刚纯属偶然。在一篇关于EMBA的文章中,已经拥有博士学位的乔志刚回过头来读硕士的超乎寻常之举,一下子引起了笔者的兴趣。带着一连串的问号,笔者慕名采访了这位从商界精英到政界骄子的传奇人物——中国金融软件拓荒者、首届全国软件行业十大杰出青年,如今上海市最年轻的厅级干部。

  求学

  乔志刚1967年在内蒙古出生,17岁那年从包头九中考上了上海复旦大学。当年填报志愿时,班主任老师叫他报北京的名校,考虑到自己的实力,为以防万一,权衡再三之后,乔志刚在第一志愿中填了上海复旦大学。

  1985年暑假对乔志刚来说是残酷的,倒不是因为天气炎热。高考结束后,同学们都陆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可直到8月底,他才收到了姗姗来迟的录取通知书。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没有热热闹闹的庆贺,更没有摆什么酒席,只是买了一些糖果分给前来祝贺的老师、工友和同学。临行前父亲拉着他的手,使劲地甩了几下,母亲则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学习,保重身子!”自己却拼命地忍住在眼眶中不停地打转的泪水。

  一晃4年过去了,毕业离校之际,看到有的同学留在上海,乔志刚心里确实有点儿羡慕,但认为自己回内蒙也是应该的。乔志刚回去以后,人事部门把他分到了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计算机站,绝对是专业对口,乔志刚也心满意足地做起了技术工作,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直到工程师。

  乔志刚自豪地对记者说:“在当时的计算机站,我是最年轻的‘乔工’,不瞒你们说,还是全站公认的技术权威哩!”

  如果没有那一次出差,乔志刚的事业可能就会植根在内蒙,像父辈们那样平凡地生活。

  1991年初春,为了购买器材,乔志刚来到上海。虽然才离开了两年,但他却有了一种难以名状的重返故地的亲切感,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很新鲜,甚至有一种急欲融入的冲动,特别是在上海逗留的日子里,这种感觉特别强烈,跟老师的接触、跟同学的交流,更让自己觉得很有必要再回上海。他终于做了一个决定:我要回复旦读研究生!

  回到内蒙后,乔志刚白天上班,晚上看书,星期天更是把自己关起来封闭式学习。经过近3个月的备考冲刺,终于如愿以偿。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乔志刚没有欢呼雀跃,觉得一切都在情理之中。9月初,乔志刚回到了心仪已久的上海,坐到了复旦的课堂里,成为计算机系的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同样是枯燥乏味的,为了不断提升发展平台,拓展思维空间,乔志刚几乎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计算机上,有的同学甚至在背地里叫他“JM”(机迷)。

  1997年,乔志刚再一次走进了复旦的课堂,成为管理学院的博士研究生。

  乔志刚感慨地说:“从1985年到如今,短短的16个年头里,我在复旦度过了12个春秋,当然,后来读博士是在职的,但我与复旦的缘分远远不止这12年,因为在我后来的创业过程中,金仕达计算机有限公司始终冠名上海复旦,我以这一特殊的形式不断地延续着自己的复旦情缘,延续着自己的求学情结。”

  创业

  乔志刚的创业之路就跟当初再回上海一样,也是带有偶然性的。

  一次,一位朋友请他为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开发期货软件。搞软件对于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来说算不上是一件很难的事。乔志刚约了几个要好的同学,按照这家期货经纪公司的要求,经过近4个月的编写、调试和完善,终于开发出了《如意期货交易管理系统》,并很快被当时的上海金属交易所作为优秀结算软件向会员推荐使用。这是他们第一次承接商业性的软件开发,大家在兴奋了一段时间之后,也没有当回事儿,但乔志刚却由此想到了软件市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大的商机,凭他的技术实力,搞一个软件开发公司肯定很有市场。

  有了这样的想法之后,乔志刚暗地里进行了一次市场调查,并很快初步掌握了软件市场的需求信息和发展趋势。当时,信息浪潮还处于萌芽初期,计算机正成为炙手可热的一大产业。于是,乔志刚毅然决定牵头创办一家计算机公司,漫漫创业路也就由此拉开了序幕。

  1995年2月28日,上海复旦金仕达计算机有限公司在同事的不解和业界的疑惑中正式成立了,没有轰轰烈烈的剪彩仪式,没有热热闹闹地大宴宾朋。可凭借50万元的资本,想在软件市场上立足谈何容易?!租赁房屋、购买设备外加广告宣传,有限的资金常常捉襟见肘。虽然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的口号却十分响亮:力争在一年内成为期货软件企业的排头兵!

  公司成立的第4个月,就开发出了《如意期货交易管理系统V2.0》等多个版本,并一举通过了上海市期货专家和计算机专家的联合鉴定。他们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登门演示、上门推销、扩大宣传,凭借一流的技术含量和便捷的操作规程,使产品很快在全国形成了影响。

  在大家的精诚团结、共同努力下,此后的复旦金仕达在国内期货软件市场上如沐春风,到1996年,软件产品已经被上海、北京、天津、海南、成都、大连、苏州等地的商品交易所会员普遍采用,市场占有率高达60%。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复旦金仕达完成了从原始积累到国内最大期货软件开发商的成功跨越。

  在国内期货软件市场上“横扫千军”之后,他们继续保持着创业初期的激情和斗志,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及时研究开发新的软件产品,还先后承接完成了一批国家级的大型系统集成项目,复旦金仕达逐步走上了跨越发展的腾达之路,公司的销售收入以100%以上的速度连年递增,3年内净资产增长30多倍。1998年,公司已经从创业初期的几个人、50万元资本,发展成为拥有100多名员工、资产净值达1500余万元的中型软件企业,在上海乃至全国软件行业,复旦金仕达崭露头角。

  1998年6月中旬的一天,上海外办给乔志刚打来电话,说是请他参加一个重要的外事活动。那个时候的乔志刚是很少抛头露面的,一是创业之路刚刚走上正轨,名气还很小;二是公司的业务很忙,作为技术总监,也很少能走开。当时乔志刚很纳闷,但还是准时赴约了。当他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时候,乔志刚才知道,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要见他。原来,克林顿先生听说上海证交所的交易软件是由一个中国小伙子设计开发的,觉得有必要认识一下。于是,在证交所的接待大厅里,这位举世闻名的总统先生同乔志刚进行长时间的亲切交谈。克林顿称乔志刚是中国知识经济的代表人物。

  从这以后,媒体常来“打扰”乔志刚,可他往往会婉言拒绝。他开始冷静地回顾前一阶段的创业历程,觉得确实是带有一定的偶然性,什么资本创业,说白了,是让我们这批有思想、有知识的年轻人抓住了极好的市场机遇。可如今,金仕达已经走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面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办企业不能总是凭借创业之初的一腔热情,靠抓住一次机遇来支撑和发展,我们的目标应当是创百年企业,要通过构筑长效管理机制,把复旦金仕达打造成中国金融软件行业的一艘航空母舰。

  航母

  1998年底,乔志刚去了一趟硅谷,真是大开了眼界。在那里,千万元资产的公司多如牛毛,就连一些两三个人办的小公司的资产也有几百万美元,资产规模超过千万美元的大公司更是数不胜数。在一些上规模的公司里,人家的研发人员动辄成百,甚至上千,博士、硕士大有人在。他们的管理思想和经营理念,给乔志刚带来很大冲击。

  一回到上海,乔志刚便着手运筹公司的规模化经营。经过多方运筹和紧张洽谈,1999年初,乔志刚与上海最大的证券软件开发商“上海中天”、老资格的证券软件开发商“上海天翔”以及医院系统专业软件开发商“上海银华”三家软件企业全面合并重组,一个全新的复旦金仕达诞生了。由于充分融合了四家合组公司的业务特长,不仅顺利实现了公司的规模化经营,而且在全国的用户群不断扩大,形成了拥有几百家固定客户资源网络。在此后的日子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经营的强势互补,复旦金仕达声名鹊起。

  2000年对复旦金仕达来说是十分辉煌的一年,这一年他们办了四件大事,每一件都可以“载入史册”。年初,他们决定参照国际IT企业的通行做法,引入国际风险投资;4月,正式引入了因特尔、宏基和上海实业集团的联手投资;5月,响应市政府的号召,复旦金仕达正式入驻浦东软件园,公司的办公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9月,跳出华东,成功地兼并了著名的证券软件开发商——深圳轩冕科技公司;10月,联合卫宁、昱普等医疗信息技术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上海最大的医疗软件开发商——金仕达卫宁医疗信息技术公司。

  这个时候,乔志刚开始觉得自己真正把复旦金仕达做大了,公司不仅有了规模,有了影响,而且有了更加喜人的经营绩效。可作为董事长,乔志刚内心却十分着急。这么大的一个摊子,这么多的技术人才,这么大的市场份额,由于管理的相对滞后,企业快速扩张后的一些管理瓶颈日渐显露:产品开发各自为战,市场营销顾此失彼,资金运转速度缓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整天被各种事务缠绕着,虽然说不上是忙得焦头烂额,但也常常是疲于应付。因此,他决定从管理的角度对公司进行一次彻底的变革。

  理念

  乔志刚决定从公司的长远发展着眼,聘请独立董事,改组公司董事会。此前,复旦金仕达与国内其他企业一样,公司的董事会和经营层都是同一拨人,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规章制度,但根本无法对管理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人治的成分很浓,公司的规范化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引入风险投资后,乔志刚邀请ACER、上海实业和复旦大学派出董事,INTEL派出观察员,重组了公司董事会。新的董事会成员包括国际国内一流企业的管理者和著名高校的专家学者。独立董事的加盟,为公司的成功转型和规范管理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接着,乔志刚采取了第二步策略,打破平衡。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经过日积月累,在公司内部形成了一些消极的平衡现象,或者说是大锅饭现象。这就像放在一只木桶里的螃蟹,由于相互拖后腿,结果导致一个也爬不出来,大家就这么耗着,谁也不能胜出。乔志刚认为,要想打破平衡,就必须从外部适当引入专业管理人才,改进公司人员结构,倡导结果导向原则,强调客观结果,坚决打破平衡局面,重新构建开放式的创业型和学习型团队。

  就在公司组织结构的正式切换之际,金仕达形成了新一届的核心管理团队,乔志刚再一次当选为董事长,并兼任首席执行官。完善的体制、企业的技术进步及产品的高科技含量,使得复旦金仕达的合作伙伴迅速增加。仅仅在2000年以来的不长时间内,就先后与国通证券、光大证券、国泰证券、

长城证券、中国民族信托、蔚深证券以及大通证券等一批著名的证券商进行了技术合作,形成了稳定的关系。凭借扎实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复旦金仕达再一次引领和推动国内证券电子化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采访后记:乔志刚和他所领导的复旦金仕达一起创造了中国金融软件行业的一个奇迹,正如这位年轻的商界精英所分析的,他是在偶然中抓住成功机遇的,出差上海的偶然,开发软件的偶然,资本创业的偶然,风险投资的偶然……每一次偶然都让他给抓住了,而且成为难得的发展机遇。事实上,“机遇总是垂青有志者”,乔志刚的成功更有偶然中的必然。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