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经营
特别报道
经济观察
经营之道


>> 经营 / 特别报道 / 内容



大宇帝国的坍塌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8月6日 12:46 中国经济时报

  韩国具有国际声誉的大宇集团的债务危机在韩国引发了一场地震。股市遭遇重挫,韩国政府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 认真对待“第二次危机”问题。本来不愿再对大宇贷款的韩国24家投资信托公司无奈之下不得不再次援手,联合提供2.6 兆韩元贷款,银行与保险公司提供1.4兆韩元资金,这样,大宇获得了总计4兆韩元的新增贷款,用于偿还拒绝延期的到期 的商业票据,债权银团对大宇到期的短期贷款予以延长。而大宇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大宇集团会长金宇中以个人财产(市 值约1.3兆的股票,据说这是金宇中私宅以外的全部财产)及所属系列公司持有的8.8兆韩元的股票及不动产作抵押才拿 到了4兆的资金支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金宇中实际上是拼上了一条老命,来挽救正陷于解体的帝国。

  大宇这个具有世界规模的商业帝国的解体不可能是静悄悄的。它是韩国第二大财阀,雇员几十万,债务数百亿美元, 像章鱼那样,涉及相当多的行业。在国外,总计有近600个分支机构,为其服务的外国人据称有20余万人。在中国,大宇 也是一个知名度相当高的品牌,目前有5万辆汽车在中国的街道上奔跑。据报道,自8月起,大宇株式会社大宇北京办事处的 汽车业务部门已解散,汽车销售业务暂时中断,在华整车业务已经“熄火”(维修业务仍将继续)。

  大宇危机的实质是债务危机。在债务的重压下,大宇的结构调整从去年就已经开始,纵观1998年到目前的这次危 机中的调整,大宇的调整颇有壮士断腕的悲壮,更有裂疆割土的苍凉。据中国驻韩使馆经商处撰写的一份报告,1998年第 4季度,大宇曾因资金短缺无法偿还到期的债务,幸得几家金融机构全力支援才度过难关。1998年12月8日,集团宣布 将41个系列公司缩减到10个的改革方案,今年1月21日,又再次宣布出售大宇株式会社(贸易公司)名下部分不动产, 以筹得3兆韩元来改善集团的债务结构。今年4月19日,会长金宇中突然宣布出售集团旗下多家经营状况良好的公司及部分 不动产,将集团的营业范围由原来的贸易、造船、汽车、通讯、建筑、机械制造和金融等7个领域缩小到汽车、金融和贸易三 部分,系列公司数由34家减少到8家。4月末,大宇重工业保有的DECOM通讯公司的股份被三星收购,5月份大宇株式 会社位于青州等地的不动产和百货店出售给乐天集团,6月18日,大宇同总部设于卢森堡的General Medite ranean Holding饭店集团签约,卖掉汉城希尔顿饭店这个集团旗下最赚钱的系列公司,同时大宇所持韩国通讯 和HANARO通讯的股份也被处置,以此大宇共获得收益1.8兆韩元。依据这次同政府达成的协议,今年下半年被出售的 企业还将包括大宇造船、大宇通讯、大宇电子等30家企业,资产规模超过11兆韩元。其中备受瞩目的是大宇电子和大宇造 船。与三星集团就汽车和电子业的产业交换计划流产后,大宇即积极同美国咨询公司接洽并于本月初签订了意向书,协议价格 高达32亿美元,成为金融危机以来最大规模的外资收购韩国企业个案。大宇造船同其收购者日本三菱公司的协商也正紧锣密 鼓地进行,预计协议金额约5兆韩元。同时,大宇自动车也在积极寻找海外投资者,商用车部分的出售计划渐具雏形。

  大宇集团是韩国神话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掌舵人金宇中从纺织品销售员起步,在30余年间,成为拥有600多亿美 元总资产,近600家海外分支机构的跨国企业集团,在一代人的心目中,金宇中及其大宇集团是韩国的象征。在韩国陷于金 融危机的1997年,金宇中甚至仍能借危机使大宇由排位第四提升到第二,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当年亚洲风云人物。对 于这样一个人,简单地评论其得失是困难的,大宇的有关人士也说,大宇的失败与其说是领导人决策的失误,不如说是国家经 济危机使得企业外部经营条件极度恶化所致。这个评论是有道理的。因为,长期以来,舆论对于几大财阀左右韩国经济的状况 都表示担忧,提出过批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一来,韩国就突然倒地,就反映了韩国畸形经济结构的脆弱性,韩国危机 最鲜明地体现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特点。这个经验总结使金大中上台后,采取了积极改革财阀的政策。1998年2月1日,金 大中政府颁布了财阀改革方案,针对财阀负债经营问题,提出禁止相互提供担保与禁止相互出资,要求各大企业和金融机构将 负债比例降低到200%以下,根据企业的信用等级来提高企业的信用中介作用等等。政府的改革使各大企业和银行不得不注 重自己的资产质量,大宇集团在这样的环境下陷于四面楚歌的困境,负债比率去年底达到526%。

  大宇神话是政府神话的一部分,是国家神话的一部分。韩国模式就其实质,就是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强有力干预,政府 在支柱产业部门和战略部门或者采用间接诱导政策,或者直接进行干预,为了推进经济发展计划,政府还推进以大企业为中心 的增长政策,政府选定特定产业,以集中支援的方式来培育新的有前途的产业。对大企业、出口企业、制造业的“培育政策” 引起金融部门的信贷过于集中,并导致财阀对银行的所有权和支配权的过于集中,以至于形成了“财阀即韩国经济”的状况, 韩国著名经济学家林阳泽指出,韩国经济只不过是由10个以内的大财阀所左右的经济。金宇中的以债养债,靠借债发展的战 略就是在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形成的。

  为了贯彻政府的培育战略,政府通过信贷政策,租金分配,国外贷款分配从而成为企业家“有效的风险伙伴”。根据 赵润济(yoon Je cho)的研究,韩国战后的发展历程有三个阶段:50年代进口限制和外汇配给所产生的租金总 额约占年GNP的10%-14%,租金的分配操纵在执政党和一些实权人物手中,分得租金的人从中大发横财,其中一部分 被官僚和政客所瓜分;60年代韩国将租金分配与产业政策联系起来,信贷分配,尤其是出口信贷的分配,同寻租者的业绩相 联系,在出口市场上做得好,就能分到更多的信贷。60年代与国内信贷分配相关的租金估计占GNP的4%-6%。每一笔 国外贷款都必须由政府批准并分配,且国外贷款都是有选择地用于支持产业政策目标;70年代,政府倾向于发展重化工业, 银行信贷被优先分配给重化工业,1970年,制造业获得了国内银行贷款的46.1%,重化工业得到22.6%,到19 80年,后者又上升为32.1%,国外贷款也服从于政府的同一逻辑,1972-1976年间,制造业企业获得了国外商 业贷款总额的66.1%,其中64.1%被用于重化工业。

  韩国的金融压抑政策“不是将财富从家庭部门向政府部门进行非生产性转移的机制,而是通向储蓄者的隐性征税并对 优先工业部门进行补贴的一种机制。”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韩国政府通过向储蓄者隐性征税,剥削公众福利以支持为数有限 的工业财阀。这些财阀是租金的享受者。在韩国政府这样做的时候,确实创造了经济奇迹,催生了像大宇这样的大财阀,但由 于金融压抑而产生的廉价资金以及资金易得,使韩国企业背上了巨大的债务,1963年到1971年,韩国制造业企业的负 债率增加了4倍多,从92%增长到394%。在如此高的负债压力下,韩国企业对内部和外部的冲击都很脆弱。而且,企业 的高负债给银行体系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租金分配向选定的培育企业的倾斜,确实取得了成功,创造了江汉奇迹。但是,一批财阀的崛 起史证明,这些企业都存在着道德风险。金宇中本人也曾因为向前总统卢泰愚行贿而于1996年被判刑。韩国历届政府倾举 国之力培养出来的“伟大企业”,大多都是难以经受市场巨浪的温床上生长起来的冲浪者,其轰然坍塌固然令人悲悯,但如果 考虑到“从哪来还要回到哪去”的道理,大宇的解体就不是很自然的吗?温床没有了,温床上的孩子也就没有了。在一个新的 时代里,像大宇这样的企业本不该期望一个高歌相伴的凯旋,据说,金宇中后悔没有早些进行结构调整,而他更应后悔的是, 他不该在新时代开始的时候提出什么劳什子的“世界型经营计划”,他未能参透危机的真正含义。




>> 经营 / 特别报道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