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新浪网
| 财经首页 | 宏观 | 市场 | 经营 | 股票 | 新闻 | 专题 |
经营
特别报道
经济观察
经营之道


>> 经营 / 特别报道 / 内容



赴英德经济考察团关于中小企业的研究报告(节选)

http://finance.sina.com.cn 1999年8月18日 12:04 经济参考报

  走向21世纪,我国改革将进一步深入,开放将继续扩大。随着国企减员增效、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精简分流,加之 每年新增劳动力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我国就业的压力也会更加明显,解决就业、稳定社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前不久,中共中央党校等单位组织了赴英德经济考察团,用近一个月的时间重点对两国通过发展中小企业解决就业问题进行 了考察与研究。本报刊出其考察研究报告的主要部分,供读者进行比较与借鉴。

  赴英德经济考察团提出建议

  加快发展我国中小企业

  考察团认为,比较与借鉴英德两国发展中小企业的作法,结合具体国情,只要政策得当,我国的中小企业将会在未来 的一个时期中得到较快的发展,并在缓解再就业、新增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调动全社会投资和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 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解决我国就业和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项 重要国策。中小企业虽然大多数属于劳动者个人或者合伙所创办,在资金规模上无法与主导国民经济的国有大型企业相比,它 们却具有社会分散性和广泛性。普遍和广泛地号召人民创办中小企业,是就业和发展经济由过去的政府自己包揽变为走向市场 经济和社会化的一种形式和一个过程。因此,政府应当提倡人民企业人民办,将鼓励城乡广大人民群众创办中小企业,当做一 项通过增加就业减少失业人口、实现分配公平、稳定社会,并且调动全社会投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长久和战略 性的措施。

  第二,改革目前的企业注册登记办法,放宽企业准入限制,使中小企业开业和进入的门槛降低,时间缩短,开办企业 成本减少。一是将中小企业分为登记企业和非登记企业。一些小的门店、餐馆等,可以实行非登记企业制度,可以开业后税务 部门按照其营业情况征收有关税项;二是登记企业,应当分为无限责任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对无限责任公司的注册,不设置 资本金额度要求,以其房产等财产作为抵押,以其身份证等证件作为有效注册证件,登记费用限制在30元人民币之内,并禁 止注册中的搭车收费和变相收费。对于注册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小企业,建议将其最低资本金额度要求降低到人民币一万元(英 德劳动者平均工资约为中国职工平均工资的100倍,小型企业的注册费用设置在一万元,对于一些失业人员创办企业来说, 门槛已经很高;但是考虑到企业经营中如果注册资本金额度太低,所负有限责任又太低,因而注册资金额又不能降得太少。因 此,这里提议以一万元为宜)。并建议改革登记企业的注册程序。简化开办企业的有关手续,实行有关手续集中一并办公的制 度,一个中小企业的注册办理时间不超过六小时。

  第三,从税收和补贴等方面鼓励居民投资办企业。具体政策为:对于为政府接收容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中小企业,前 三年可实行累退的增值税和营业税退税制度,对于像沈阳、哈尔滨等重工业、高失业人口地区,中小企业头三年实行免税制度 ;对于运营中的中小企业,降低其各种税率使其增值部分税负为大型企业的一半,甚至更少一些,此项政策设置为中小企业的 普惠税制;个人收入和存款用于投资办中小企业的,免征个人所得税、固定资产方向调节税和日后可能开征的利息税、遗产税 。税务部门对营业额较小的中小企业所需要的发票提供便利,使它们真正能够开业并正常经营。

  第四,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股份制和地方商业银行体系,其融资对象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国家和地方政府建立 中小企业投资风险基金和贷款担保基金;对容纳大量失业人员、技术含量较高、扩大出口的中小企业,国家从有关社会保障基 金、高技术风险投资基金和出口信贷基金中予以一定的贴息资助和资金资助。 可以考虑为低风险和高科技的中小企业建立在 资本市场融资的第二板块市场。或者在加强严格监管的前提下,建立一些专为中小企业融资的地区性一级半资本市场。 第五 ,将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与发展中小企业和降低失业率结合起来。在建立和完善失业社会保障时,应该按照中国财力弱和劳动 力多的国情,失业保障的设计和发放以鼓励劳动者和促进群众就业的方式进行。与其让失业者长期吃社会保障,不如国家用社 会保障资金培训其技能、补贴接收企业、发放其开业的流动资金等。这样将大大减轻国家失业社会保障的负担。 第六,将即 将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职业培训及高等职业教育与中小企业发展和促进就业结合起来。国家可以出资,由政府各级劳动管理部 门,对失业人员,可举办各类如开理发店、饮食店、修理、社区服务等专业的技术培训,也可以举办怎样开办和管理一个小企 业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以前在工厂中就业的下岗者获得一门技能,并了解自己开办小企业的程序和管理知识。促使更多的下岗 者自己创业自己就业。

  以后中小企业发展对人员的需求,专业技术和技能人员要多于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考虑到独身子女家庭的心理状况 及中等和大专毕业生寻找工作的困难情况,国家可以考虑将高等教育划分为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两类,逐步缩小普通 高等教育和扩大职业高等教育。并且可以借鉴德国职业学校授课和企业实习双轨制教育的做法,职业高等教育的后两年或者一 年在企业中工作、实习到毕业。

  国家还应当在制定中小企业发展规划,保证中小企业经营的治安环境,减少对中小企业的各方面行政限制和乱收费, 发展中小企业宣传教育(如出版各种开办、投资、管理和经营中小企业的书籍杂志等)诸方面做大量的工作。创造一个中小企 业快速和健康发展的政府、社会和经济环境。

  英国、德国发展中小企业的措施

  经济高增长速度、稳定物价和降低失业率,是英德两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三大目标。而发展中小企业,是实现其中 经济高增长和提高就业水平目标,特别是实现较高就业水平目标的一项重要措施。两国发展中小企业的措施和经验主要有以下 方面。

  放松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放松放宽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使创办企业的时间最短,费用最少,使企业迅速进入市场竞争,创造就业机会。 企业准入方面,英德企业分为非登记企业和登记企业两类。非登记企业,可以不到有关机构(商会或者法院)登记注册,有的 特殊小企业(如诊所等)到行业协会注册登记,在经营中自负盈亏,经营者在后来的经营过程中合法交税就可以了。在英国开 办登记企业,创办者可据身份证明到企业局注册登记,注册费用50英镑;德国到法院注册登记,注册费用为40马克。创办 一个企业的有关手续程序可以在几个小时中完成。如果是人员无限责任性质的企业,没有注册资本金额的要求,但要有家庭财 产、住址、身份等证明。鼓励自我投资就业鼓励创办个人小型企业,扩大自我创业就业者,主要范围是诊所、律师、税务师、 电器修理、社区服务等等。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要的变化,对各种灵活、便利和特殊的服务需求越来越大,而这 些服务又适合于一至几个人的超小型机构。这给就业者带来了自己给自己创造就业机会的需求条件。

  税收方面给予支持

  英德两国在税收方面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以了优惠和支持。英德两国企业税收一般要占到企业增加值的40%-50 %。在实行累进税制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税负相对轻一些,但也要占到增加值的30%左右,企业仍感负担沉重。为进一步 减少中小企业的税负,英德在税收的不同环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主要措施是对中小企业降低税率,提高税收起征点, 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如德国对大部分中小手工业企业免征营业税;英国小企业公司税率为20%,比大企业少10个百分点 ,并免三年的所得税。德国中小企业营业税起点从2.5万马克提高到3.25万马克。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对中小企业有两 个方面的好处,一是加速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二是降低当期的应税额,从而减少了当期的税款。通过各种税收优惠一般可减 少中小企业一半以上的税收,使它们的赋税总水平由占企业增加值的30%降到15%左右。

  融资方面进行帮助

  千方百计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英德两国最重要的办法是给予贷款帮助。中小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经营风 险大,其融资较为困难。英德两国在帮助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帮助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主要方式包括:贷款担 保、贷款贴息、政府直接的优惠贷款等。在贷款援助的环节上主要是针对中小企业最需要资金的地方,如企业初创时的启动资 金贷款、企业技改贷款、企业出口信贷等等。另外,还有一些专项贷款,主要贷给某些特殊类型的中小企业,如高失业人群中 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研究与开发风险贷款等。主要有:

  政府设立专门的贷款担保基金和对部分贷款进行贴息。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担保,其好处是减少银行对中小企业还款能 力的担心,提高中小企业的信誉,为他们提供较为公平的贷款环境。贷款贴息则能以较少的财政资金带动较多的社会资金参与 对中小企业的援助,特别适合缺乏资金的发展中国家采用。具体作法,一是对中小企业的自由贷款给予高出市场平均利率部门 的利息补贴;二是对中小企业最难获得的长期贷款给予贴息。

  政府还提供优惠贷款。政府用财政资金通过私人金融中介机构,或建立专门的政府金融机构向中小企业直接提供少量 优惠贷款的援助。对中小企业的长期贷款,一般商业银行是根本不予考虑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德两国靠政府提供的直接 的长期低息贷款进行帮助。政府长期低息贷款一般比市场利息低2-3个百分点。具体作法是,政府设立中小企业的长期低息 贷款专项基金,或建立专门的政府金融机构,按一定的条件选择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推进积极的社会保障方式

  英德两国政府在长期的失业社会保障实践中发现,仅仅依靠失业保险来稳定社会有诸多的弊端。因此,两国政府已经 和正在努力将消极的失业社会保障改革为积极的促进就业的社会保障方式。英德两国对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中小企业给予就业 补贴,促使企业吸收更多的失业者,缓解就业压力。其实践证明,这是一项有效的促进就业的措施。就业补贴的方式主要有两 种,一是补贴给接收就业人员的企业,以用于安排就业的各种费用(如上岗培训、学徒津贴等)。如德国对接收就业人员的中 小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给予就业人员的一定的工资补贴。二是补贴给自己创办企业的失业者,为他们提供一笔启动资金。如 德国对自己创业开办小商店的失业人员,支付其学习培训期间的生活费和培训费,并在开业后提供头一个月的经营流动资金。 英国政府鼓励失业人员自己开办企业,政府帮助提供优惠款。英德还对中小企业在研究与开发方面给予补贴。两国政府对中小 企业研究与开发的资助主要形式是设立政府专项基金。通过制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开发计划,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给予专 项补贴。如德国设立了中小企业研究与技术专项基金,并制定“中小企业研究与技术政策总方案”。

  我国与英国、德国中小企业发展比较

  将中国企业发展情况与英德比较,1998年英国企业数量395万个,就业劳动力2716万人,每万就业劳动力 拥有1454个企业,除去非企业单位就业的,平均一个企业中约6.5个人就业;德国企业数量335万个,就业劳动力约 3800万人,每万就业劳动力有881个企业,除去非企业单位就业的,平均一个企业有10人就业。而我国1997年城 镇就业劳动力数量为202070万人,城镇各行业企业数量为401.7万个,城镇每万就业劳动力只有199个企业,除 去非企业单位就业的,再加上国有企业单位所雇的临时工,平均一个企业中多达500人就业。与英德相比较可以看出,我国 城镇每万就业劳动力拥有的企业数比英德低7到4.5倍,城镇企业人数平均规模比英德大71到45倍。这说明,在我国城 镇劳动力就业主要在大中型企业和单位之中。500人以下,特别是200人以下的小企业在全部企业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 ,中小企业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不大,没有发挥其增加就业机会和稳定社会的应有的作用。

  大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要在功能上进行分工:大型企业主要解决一个国家的科技、财政、经济、国防实力,要使一个 国家在全球经济中具有竞争能力,大企业数量要少,技术要高,资产规模要大;中小企业则主要承担解决广大劳动者就业的任 务,通过广泛的就业实现社会的公平分配,人民生活的稳定提高,保持社会的安定,中小企业数量要多,要劳动密集,资产规 模要小。 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国有企业的改革和改造,加上日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大型企业为了提高竞 争力,也会大量地减员增效,其数量也会随着国有经济的战略改组而减少,中小企业的发展,将成为容纳劳动力就业、稳定社 会最重要的因素,对帮助国有大中型企业减员增效、党政社团事业单位精减分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 。

  另外,英德等国居民储蓄倾向较低、社会总投资中中小企业投资较旺,居民将收入用来创办和经营中小企业,是其重 要的活跃因素。我国1998年和1999年进入经济增长速度减缓阶段后,社会投资不旺,特别是今年4、5月份投资增长 下降,增加投资支撑经济增长的任务主要落在了国家财政向社会借债扩大投资之上。从投资的资金来源看,城乡居民的储蓄存 款规模较大,而且因储蓄倾向较高,成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一个不利因素。如果鼓励居民将收入的一部分投资和开办中小企 业,可以通过更多的劳动者广泛的就业实现社会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节省社会保障费用,又可以降低居民收入的储蓄率,扩 大其投资倾向,减少储蓄供给,调动全社会投资,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因此,发展中小企业,在解决我国社会经济诸问题 方面将会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而就业、投资于中小企业,对于居民来讲,是比存款和依靠国家救助保险得多和好得多的失业 和养老保障。

  英德解决就业靠中小企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外向型经济,全球市场趋于饱和,由于英德两国劳动力价格昂贵和工业产品中 社会保障成本较高,其传统的工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逐年下降,造成有些原来容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传统产业,如纺织、煤 炭、炼钢、重化工、造船等萎缩。传统产业中企业大量陆续倒闭,造成大量失业。失业影响到很多家庭的生活水平,也影响到 执政政府的政治稳定。这种情况下,英撒切尔夫人和德科尔以及后来的历届政府,将70年代注重反通货膨胀的目标和政策, 调整成为反通货膨胀和降低失业率并重的目标和政策。近年,增加就业和降低失业率甚至成为政府更加重要的宏观经济目标和 政策,两国政府在调整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努力增加就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加之较为完善的失业和 养老保障体系,保持了社会的较为稳定。

  英国的情况

  200人以下的小企业,在英国统称为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是目前英国容纳劳动力就业的最大场所。1986年末, 英国失业劳动力为340万人,失业率高达12.4%。撒切尔夫人上台后,为了解决严重的失业问题,大力扶持和发展中小 企业。1980年时,英国有240万个中小企业,到1994年底,发展到370万个中小企业。最近几年,每年有近40 万个中小企业开业,也有相同数量的中小企业倒闭,在中小企业就业的劳动力占全部就业劳动力的65%以上。50人以下的 企业数量,占整个英国企业总数的99%。据统计,今年6月份整个英国的失业率为4.5%,比整个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低 50%。

  德国的情况

  500人以下的小企业,在德国统称为中小企业。德国经济界和政界普遍认为,中小企业是德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也是吸收劳动力就业的最大经济活动空间。德国1998年人口约8300万,经济活动人口如果按照50%的水平计算, 有4150万经济活动人口。1987年时,失业率高达11.4%,近年来一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一是东西德合并后 ,东德经济的恢复较慢,东德部分失业率较高,为17%;二是近几年涌入50万难民,增加了劳动力供给量;三是近两年内 需不足,外贸下降,今年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前两月下降3%,出口下降3.1%;四是传统产业结构在转型,一些工业企 业萎缩。这些因素,加之劳动力价格较高,产品成本中社会福利部分比重较大情况下,德国经济在欧洲各国经济以及在全球经 济中还能有较强的活力和竞争力,并且将失业率保持在目前10%左右的水平上,其众多的中小企业起了关键的作用。如德国 1996年以来大型企业裁员40万人以上,但是1996年到1998年,净增加了27.6万个中小企业,消化了大量的 失业劳动力,否则德国的失业率将会更高。1998年,德国共有332.3万家企业,其中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占企业 总数的99.6%,71%的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今年6月,全德失业率保持在10.1%的水平上。

  两国的企业组织结构

  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企业组织结构方面,大型企业数量减少,并且减员增效,中小企业数量增多,在企业总数中的比 重加大,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在中小型企业中就业,是产业结构调整不可避免的一个规律。英德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消费 结构的变化和传统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向中小型企业和特大型企业两极变化。一方面,出现了大量的中小型企业,其功能主 要是增加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解决就业,保持社会的稳定;另一方面,大企业合并集中,数量减少,但变得越来越大,出现 了壳牌、西门子这样跨国型的特大型企业,其功能主要是支撑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技术领先和竞争实力。1978年英国中小 型企业只有79万家,近几年在380万家上下波动,20年中增加了300万家;德国1978年时,中小型企业有164 万家,1998年发展到331万家,20年间增加了167万家。两国的中小企业均占全部企业总数的99%以上,在中小 企业中就业的人数占全部就业劳动力的65%以上,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特别是1978年以后的20年中,中小企 业的大规模发展,对于劳动者能广泛的就业,通过就业实现分配差距的缩小,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安定,起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 用。




>> 经营 / 特别报道 / 内容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C) 1999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