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商学院动态 > 新浪财经商学院专栏_中欧 > 正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MBA称冠2005国际商学院大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13:19 新浪财经

  在11月24日至27日于印度阿默达巴德市举行的“汇聚2005国际商学院大赛”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代表队在所有76支代表队中脱颖而出,战胜国际著名的哈佛、普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密歇根、达特茅斯、南洋理工等大学的商学院及鹿特丹商学院,一举夺得了国际商学院竞赛总分第一名。

  凭借在国际上日益增强的知名度,中欧有幸成为此次活动中惟一受邀的中国商学院。
经过四天的激烈角逐,五位中欧同学最终摘得桂冠,其优异的素质和良好的表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五位同学频频出现在当地主流媒体的报道中,展示了中国顶尖商学院的风采。他们分别是来自2004级的吴敏(中国),来自2005级的经纬(中国)、爱德华多-卡萨多(Eduardo Casado,西班牙)、托尔斯滕-泽格(Thorsten Seeger,德国)和西达尔塔-萨尔卡(Siddhartha Sarkar,印度)。

  案例分析:突破重围,挑战现实困难

  整个竞赛分为案例分析和商务模拟游戏两大部分。案例分析比赛实际上从10月上旬就已开始。组委会先在网上公布精心准备的案例和规则,案例涉及市场营销、综合管理、投资创业等多个热门话题。各参赛队伍只有一周时间准备资料和书写报告,然后在截止期前发出电子邮件。经过评委们对近百份参赛报告进行慎重选择后,每个案例仅会有六队入围最终的决赛。

  决赛以现场演讲和评委提问为主,案例中的当事人将出席并担任评委。事实上, 他们大多是在决策过程中遇到棘手问题的企业领导和政府官员, 因此其中有建设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很有可能被他们所采纳,并且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加以运用。值得一提的是,中欧在“超越表象的管理”和“增长??永远的矛盾”这两项案例分析中均取得第一,为最终的总分排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务模拟:在不可能的时间内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与案例分析不同, 商务模拟游戏则旨在考察MBA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协作、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等各项能力,采取残酷的淘汰制,若要进入最后的决赛必须通过四轮的激烈竞争,每轮都会有一半的队伍遭到淘汰。

  中欧在所参加的三项模拟游戏中取得了一个第五、一个第六和一个第七的不俗成绩,这也进一步巩固了他们在率先举行的案例分析中建立起的领先优势,最终取得胜利。

  五名队员,四种国籍,一个目标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参赛队伍的组成具有国际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五名队员,四种国籍,行业背景各异,每个成员都为队伍带来了积极的元素。

  作为队伍中惟一来自二年级的代表,吴敏有着七年跨国公司营销和财务经验、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善于分析问题、有很好的现场演讲能力,在两个案例分析中充分发挥了他的特长。经纬是个非常善于创新且具有极强责任感的人,在一些需要动手能力的场合经常为队伍注入新鲜思路和活力。

  爱德华多有在多个国家工作学习的经验,多年的打拼使他比队友们更为成熟稳重。他的工科背景让他在一个设计模型的游戏中大放异彩。他的提议使全队用了最少的材料,取得了很好的排名。这个模型出现在当地电视中,被作为创新的范例而予以报道。爱德华多还是个天生的社交家,任何人跟他聊上几分钟都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托尔斯滕是咨询背景,智商和口才胜人一筹。比如,通过他的谈判技巧,中欧队在一个国际贸易模拟游戏中用较少的货币买到了稀缺资源。

  西达尔塔是土生土长的印度同学,数字处理能力强,对当地的情况了解很深入。在竞赛中他提供了一些从印度视角考虑问题的独到见解,对于其他成员设计合适的解决方案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盘点收获对于这次经历,参赛的中欧同学们感触颇多。在以创新和实效为主旨的大赛中,中欧的教育模式取得了检验。他们成功运用了各种在课内外所学的先进管理知识,达到了锻炼和实战的目的。

  其次,领略了各国商学院教育的特点,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更明晰了中欧MBA的特点。最后,在比赛之余和世界各国的MBA学生们加强交流、增进友谊,是中欧同学这次印度之行的最大收获。而且,中欧MBA学生在比赛过程中和当地企业家代表和政府官员有过多次非正式的讨论,这让他们对这个发展中的大国有了深刻了解。也有些同学发觉了从事两国间互补性的贸易与合作的机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