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相信永不落幕的快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3日 09:09 经济观察报

  跟沈宇辉先生喝过三回酒,他每次穿得都很漂亮,粉的、蓝的衬衫,或者是果绿的领带,外面是白色的休闲西装。他爱打球,皮肤晒成古铜色,衬得这种打扮格外的“炫”。喝酒吃饭的地方挑得也花梢,要么古色古香,要么姹紫嫣红。少有见到这个年纪的中国人穿成这样的,看见他那身打扮,总让人想起意大利,那种阳光下面色彩斑斓的男人。

  沈宇辉与葡萄酒的渊源其实来自另一个阳光国度——澳大利亚,虽然他目前的口味已经是法国派。

  沈宇辉青年时代在澳洲

留学,澳洲是葡萄酒的新世界大产区,他在那里爱上酒。学生生活有时难免无聊,他一周看三场电影,其余时间就学喝酒。还学过开飞机,就是花不多一点钱就能学会开的简单滑翔机,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学会。学生时代就过得那么滋润,可见是一个很会享乐的人,这是他做葡萄酒生意最大的天赋。他是广州人,爱看港产片,成龙什么的最喜欢。成龙是澳洲酒的超级迷,沈宇辉爱上澳洲酒不知有没有受成龙的影响。实际上他在那边学的是财务,跟酒没什么关系,一直把酒只是作为业余爱好。后来当上会计师。90年代回国来帮大公司开展业务。中国人做业务免不了要吃吃喝喝,当时刚刚兴起红酒热,大家都在席间点红酒。一点,他就乐了,原来中国人当时喝酒连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以为“三精一水”(指用酒精、色素、糖精和水勾兑)就是红酒,喝起来讲究的是连干三大碗,要么就是雪碧冰块的一通乱放。乐完,会计师的眼中就发现葡萄酒在中国的商机——处女地啊,好开发呀。

  自此,会计师不做了,专心致志做起葡萄酒。富隆酒业就这么成立起来,做到今天,已经是华南地区的老大。

  由专业人士改做葡萄酒的大佬级人物不少,像美国的泰斗级酒评人罗伯特·帕克就是由律师转行,新加坡的酒评家庄布忠也是由律师转行。沈宇辉的老行当会计师是不折不扣的专业人士。他倒没在意专业人士和wine lover之间有什么联系,想了想,才说:大概都得要钻研吧。如果只是漫无目的地欣赏,光是靠闭着眼睛喝,喝不出大名堂。还得睁开眼睛仔细看,仔细琢磨,哈,这才能出成就。

  把葡萄酒当成生意来做与当成杯中物来把玩,境界是天差地别。不过在沈宇辉眼中,卖葡萄酒还真是件不错的生意,吃吃喝喝的,就把事情给办了。实际情况肯定远比这句话复杂,但用这种心境来做生意,总比成天苦哈哈地要强得多。有时他也会设想一下他在澳洲那间

会计师事务所做大的情形。按常理来说,做财务公司比卖葡萄酒更能赚钱,但他断定乐趣肯定少一半。

  跟他喝酒其实有一半时间是在听。他爱讲酒,从头讲到尾,从土壤特性到葡萄品种再到酒的特点。虽然话密,但张弛有度,句号逗号省略号都用口语表达出来,不是让人插不上话的那种,可以随时跟他交流。而且他谈酒的时候,总是带着适度的激情,不夸张,但有力度。他以葡萄酒的使者和布道者自居,这种身份,从语言功夫看,不算吹牛。

  他还能写,300页的《富隆酒鉴》一半的内容是酒庄巡访,绝大部分由他亲自撰写,从欧洲到美洲,大概占了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写葡萄酒的书对他来说是乐事,而不是苦差。他能说,废话又少,把说的写下来,就是很好的文字。这书免费赠阅,多是送给常喝酒的朋友与客户,算不得正规出版物,但印刷精美。书出了三版,每次重版,他都要做补充和修订,因为去探访的酒庄增加了。老板亲自写作的并不多,沈宇辉爱写,并且成了骨干,他对葡萄酒,那是真爱,爱得非要大声说出来。

  看他的着装就知道这是个挑剔又浪漫的人。他也承认自己对生活细节“比较”挑剔,从服装到酒到居住环境到女人。他对女人的审美是阶段性的,“目前这个年龄段对妻子的要求是贤惠而通达”。他的婚礼包下了南方的一座小岛,只有新人和亲友在那座小岛上庆祝——如果只一味贤惠的女人大概不会接受这样的调调——这是他的私生活,不必枉加猜测。接触过很多喝酒喝到极致的人,知道这群wine lover都是些集享乐与挑剔于一身的人物。爱享乐的天性让他们更多接触到美好的物质生活,而挑剔的眼光更把这种享乐主义变成一种高级趣味。而想象中那种来者不拒毫不挑剔的享乐主义,带有些更强烈的本能气息。这样的区分有没有道理?

  “热爱生活,迷恋美酒,钟情朋友,忘形美食,相信永不落幕的快乐”。这段话是他撰写的《富隆酒鉴》前言的结束语。如果真有此等人生,心向往之。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