恼人的中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5日 17:11 经济观察报 | |||||||||
李北方(资深记者) 2005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过一项调查结论,给出了一个对“中产阶级”的框定,将年收入在6万元以上50万以下的城市家庭(特指三口之家)称为中等收入家庭。随后一家知名的门户网站进行了一项调查,第一项就是关于“中产”的标准,只有不到4%参与投票的网友认同官方的界定,绝大多数人认为中产阶级的家庭年收入的起点应该是20万元。
让我们来看另外一项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4年,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是1335元。假设有一个恰处于平均线上的三口之家,以两个人有收入计,那么这个家庭的年收入应为32040元,远低于6万元(2005年的数据目前还没有看到,即便以15%的增幅计,也不过36846元而已)。注意,这项统计的对象只是城镇居民,不包括占中国绝大多数的农民工和农民,他们的收入还要低得多。 国家统计局关于中产的收入界定已经远高于实际的平均收入水平了,为什么还得不到认同呢?去网上看看那些评论吧,连个人年收入超过6万元的人都在叫嚷自己是穷人,离“中产”还有十万八千里。这可真是奇了怪了。 “中产阶级”一词来自外文Middle Class,本意是“中间阶层”。须知,“中间”不是个绝对的概念,搞清楚顶端和底部何在才可以定义“中间”。讨论中国的中产阶级问题无疑要基于中国的现实,美国的中产标准约是年收入3万美元至10万美元,如果按汇率大概一换算,认为年收入在20万到80万的中国人才可称作中产,那简直是荒唐的。比照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贫困人口,北京街头的出租车司机无疑应该算是“中产阶级”的一分子,但是当我们使用“中产阶级”这个概念的时候,指的是他们吗?他们会认同自己已经“中产”了吗? 在当下的语境中,“中产阶级”指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住在高档公寓,身着世界名牌,出入高档休闲场所,为了表示其文化品位在床头摆几本德里达或桑塔格的著作以备谈资。他们是这个社会中处于“中间”地带的那部分人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处于中国这座金字塔的顶端或者接近顶端的那个部分。2005年下半年,某报发布了一个研究结果,为中产群体确立了若干指标,其中有“个人或家庭金融资产总水平在人民币50万以上”、“拥有价值在20万以上的私人轿车”、“拥有高尔夫球俱乐部会员卡”、“EMBA(高级经理工商管理硕士)班就读学员”、“拥有私人服务人员(私人医生、律师和保健护士)”等项。这哪里是“中产阶级”的肖像,明明就是富豪的写照嘛。 在西方社会,中产阶级因为其数量庞大且总体稳定,故而成为了维护社会安定和保持延续性的中坚力量。久而久之,“中产”就不再单纯是一个收入的概念,而被赋予了政治的、文化的、道德的等多重涵义,说起来便带有了一点“崇高”的意思了。这一层“崇高”被我们国家先富起来那部分人窃用了,并将其无限放大,变成了洋洋自得和道貌岸然。他们冒“中产”之名,而不愿承认自己是高收入人群,或许是避免成为所谓“仇富思想”的目标,或许是借真正的中产阶级的形象作为掩盖自身逃避社会责任的遮羞布。 高收入群体是商家(包括媒体)的上帝,后者当然要投其所好,对他们选择的标签加以认同和放大。若干种力量联合起来歪曲了中产阶级的真实含义,并使这种假冒的面目深入人心。所以,当一个实际上已经高于真实的“中产”标准的指标被确认为门槛时,却遭到了集体的围攻和嘲弄。 (来信不代表本报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