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赐勇:从逛画廊到开画廊一步步接近艺术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9日 18:18 财经时报

  本报特约记者 牛慧祥

  16年前,王赐勇游历欧美,无意中发现中国画家常玉的画作,40幅悉数买下。自此以后,他与油画结下不解之缘,并从一个喜欢逛画廊的油画爱好者变成一个拥有几家画廊的老板  

  常玉的《花中君子》在今年4月香港苏富比“当代中国艺术”专场拍卖中,以2812万港元拍出,创下中国油画世界拍卖纪录,当时很多人都想知道这幅画的原主人。

  由于常玉的“知名度”在内地并不高,大家都想了解当初是谁发现了这些作品的价值。碰巧,不久前,台湾“家画廊”分店落户798艺术区,在该画廊举办的“余承尧作品展”上,《财经时报》采访到这位神秘人物——“家画廊”老板王赐勇。

  一百多倍的增长

  王赐勇素衣净面,神情恬淡。使人很难想到他的传奇经历。16年前,他以2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从巴黎一个地下室里,一次购买了当时还乏人问津的常玉画作40幅,成为收藏常玉作品最多的收藏家。十几年时间,常玉的画行情涨了一百多倍。

  提起常玉,王赐勇面露赞赏之情,连说她在中国是NO.1,是“中国的毕加索。”

  王赐勇说他当年游历欧美,遍访各大名画廊、美术馆,拜访收藏家和画家。“一次偶然机会,在巴黎一个地下室里,发现常玉的作品竟没有画框,被胡乱堆在一起。”

  他觉得这些画比台湾老画家的作品都要好。“其实那时台湾老画家的作品价格已经很高了,其行情有点像今天的大陆。”

  常玉画的主人当时开价平均每幅30万台币(约7.5万人民币)。可他并没有足够的钱买下所有的画,于是就把身上的钱都拿出来作为订金,然后回台湾筹钱。

  回到台湾后,他首先决定把台北的房子卖掉,但他发现房子在

房地产市场中从运行到最后成交,至少也得两个月,他等不及。他又想到一个好办法——把房子抵押给银行。

  当时他已经收藏了一些台湾老画家的作品。而且这些画的行情还在不断看涨,他想,与其卖屋,不如卖这些画。

  按当时的市场价格,卖掉老画家1幅画,可以换回常玉15幅画。此举自然引起别人的诧异,卖掉名画家的作品,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的作品,市场收藏来说,都有些不合逻辑。

  没有人想到他此次豪赌,竟换来一百多倍的回报。

  40岁退休逛画廊

  买这些画时,他还是台湾外销公司的董事长。他说外销的工作相当繁忙和琐碎。由于工人大多来自台中,住在厂区宿舍,人事管理非常复杂。

  40岁时,随着外销生意渐显萧条,王赐勇决定退出生意圈,全心从事“逛画廊”的事业。他说早年就热爱艺术和热衷逛画廊,因此现在这个爱好,便成了精神释放的手段。

  为了方便逛画廊,他将常去的十几家画廊按地区、日期与开放时间分门别类列于纸上,每逢假日则依此数据来决定逛画廊的路线。

  他也将此手写展讯打印多份分送好友。后来需求量剧增,需印刷才够。于是他联系到台北大众传播学院的学生,让手写改成报纸,发行量从5000份逐渐涨到15000份,全部免费赠送。再后来,他干脆办起了展览月报《艺声》杂志,由学生出去采集信息,主要采访画廊、艺术家等,让资讯更加全面和深入。

  这时,他已不满足于在台湾逛画廊。他说当时,有人从法国带回一张潘玉良的画,200万台币。他知道后马上就去了巴黎,从画廊、收藏家和潘玉良友人那里买了多幅潘玉良的画。不过他并没有全部买,而是有所“甄别”。由于藏品非常多,王赐勇就开了“辉煌时代”画廊。

  “家画廊”的希冀

  他说当时台湾画廊大多专营“老画家”,他便以“逆向”操作方式,将“辉煌时代”画廊迁至台北中山北路,并改名“家画廊”,主推现代年轻艺术家。

  他说 “家”代表温暖舒适之意,目的是提醒参观者这里并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场所,更是一个艺术欣赏的地方。

  在“家画廊”的理念中,“家”有成为艺术之“家”、鉴赏之“家”、收藏之“家”的希冀。

  “那时,台湾的艺术品市场增长了十几倍,大量投资跟进,许多完全跟艺术无关的人经营艺术,大都经营老画家的作品。一幅画涨了,卖出去,发现这幅画又要涨,再买回来卖出去,一张画可以赚几次。”王赐勇这样描述当时台北画廊的经营状况。

  但年轻的艺术家就缺少关注。“那时我就在关注台湾的大学,从毕业生中发掘艺术家。因为不发掘,他们就可能夭折”。侯俊明及邱秉恒等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就是王赐勇发掘的。

  谈起收藏家和画廊老板的双重身份,王赐勇说他首先是一个收藏家,但藏品需要不断更新,因为永远会有新的发现。他要做的是一步步地接近收藏和艺术的梦想。(103014)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