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杨紫烨用心拍片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 18:0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郭娟 北京报道 在纽约,她是“剪辑皇后”,从华裔导演王颖的《喜福会》到转战好莱坞后陈冲执导的第一部电影《天浴》,剪辑均出自她手。不过对于杨紫烨来说,这个工作更多的还只是一个技术活儿,纪录片才是她真正想做,并且坚持的东西。 “故事片都是编出来的嘛,有好的演员、好的摄影等等,纪录片每一样都是真的,还有就是比较有意义吧”,现在杨紫烨把家搬到了北京,安静的工作室外边就是北京城的车水马龙,她说中国现在很有意思,有她当初刚到纽约的时候感受到的大和自由,任何形式的想法都理直气壮地实施着,艺术创作蓬勃。她现在忙着拍公益广告,拍艾滋孤儿的纪录片,拍同志的生活。有些因为题材的敏感只能暂时搁置,大部分则拿到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频道播出,她坚持这些纪录片一定在国内放映,“这样比较有意义,让人们了解这些事情。拿到国外放就没有意思了。” 杨紫烨出生于香港,年轻时移民美国。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正是经济繁荣的时候,小孩子受的都是西式教育,在她的回忆里,除了传统的中国式的家庭关系,中国文化的影响微乎其微,人们忙着到处找钱,香港就是传说里的“文化沙漠”。缺席了二十年香港生活的她仍然能感觉到和这个出生地的某种紧密的关联。1997年她回到香港拍摄《风雨故园》,通过四个香港年轻人的眼睛和镜头去发现这里的变化,以及回归带给香港人的种种错综复杂的感情。这是她最感兴趣的社会题材,大的时代背景下的人和情感。那时候她在香港地铁里拍的照片,头发被风吹起,是最意气风发的形象。 美国的大之于香港的小,杨紫烨感受到了这里的自由空气,人忽然打开了,进大学学画画,毕业后剪了她第一个片子,王颖的《点心》,开始着手陆陆续续地拍纪录片。纽约的纪录片圈子很活跃,大家经常一起看片和交流。现在在北京,她还没有找到这样的“组织”。“在美国这么多年,可能积累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比较专业,我现在也在给我们的工作人员做培训。”现在终于是在给自己的片子做后期剪辑,她也觉得是件好玩的事。 手上的工作都是非营利的,拿到电视台去放的片子都是免费给人家用,有时候还要被改动,她说这倒是无所谓,很理解内地电视台的做事方式,能说的和不能说的,他们也有自己的分寸。“因为是有宣传性质的嘛,能播出就很有意义。” “我们的制作是有基金会给钱,但是发行就没有了,在中国发行其实是很贵的,但是我们也还是比中国一般的独立纪录片人幸运,毕竟有国外的基金会支持,资金上会宽松一些,做片子的时间也可以长一点,我感觉国内的纪录片可能没有我们这样的资金和时间。”她说看过的内地的片子里,最喜欢王兵的《铁西区》,这个扛着机器在东北的老工业基地一拍几年的穷人自己已经融进了他的镜头所表现的生活里,“他的镜头摆在那里,但是那些人觉得像没有摄影机一样,很自然。我们去拍同志也好,拍朱利亚也好,有些时候他们是会回避镜头的,他们有自己的隐私,不愿意触及。” 她跟拍朱利亚,中国第一个公开承认自己感染了艾滋的女大学生,“我们后来关系很好,跟朋友一样,但是她有些事情不愿意说,她以前经历的一些事,还有她的家庭。”杨紫烨说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女性身份,很多人还是乐意在她的镜头前面表达,她是个积极而温和的提问者。 “我们拍《颖州的孩子》的时候,后来把拍的东西给那些孩子看,小一点的不懂,大一点的孩子都哭了”,这个反映歧视艾滋孤儿的片子是杨紫烨最新的作品,她尽量不直接去干预他们的生活,所做的只是纪录,希望能够通过片子的力量消除更多人的偏见和隔阂。 和杨紫烨聊天,很少谈及市场或者赢利,这似乎不是她工作的重点,甚至拍摄手段也不是,她讲的那些故事,永远内容大于形式。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