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音乐会是完美结合的那一瞬间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9日 17:59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杜然 北京报道 余隆出生于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先后受教于中国音乐教育家黄晓同教授和德国歌剧指挥家鲁宾斯坦教授等名师。1992年,余隆出任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同年,他创办了首届北京新年音乐会,并连续三年担任指挥。1998年,余隆发起创办了北京国际音乐节,并担任艺术总监。此后,在他的领导下,北京国际音乐节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盛会之一。2000年,余隆参与创建了中国爱乐乐团,并担任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在采访中,他强调古典音乐还是要去现场听,他借用大指挥家艾里西·克莱伯的话说,听唱片好比搂着玛丽莲·梦露的照片睡觉,而音乐会是充斥着激情、灵感与错误完美结合的那一瞬间。 EO:美国著名的评论家肯·史密斯撰文说“古典音乐在全球范围内萎靡不振时,却惟独在中国蒸蒸日上”,他在文章最后断言“仅凭中国的国力和规模,就注定在未来的一个世纪内,左右国际音乐界”。对于这种评价,您怎么看? 余隆:观众是培养出来的。中国是否能成为音乐大国,不要用功利的态度去看这个问题,成为音乐大国不是说你去制造一个音乐大国,而是它逐渐成为了一个音乐大国、文化大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EO:您在德国留学8年,德国民族的性格对于您目前音乐节总监的角色有什么影响? 余隆:很大的作用。首先是对责任感、秩序、纪律性的考量,做任何事都必须有尺度、有标准、有责任心,才能完成所有的工作。 EO:北京国际音乐节挑选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 余隆:艺术上的标准见仁见智。作为我个人来说,首先我认为必须是世界一流的,作为中国首都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化活动,它必须把艺术的、国际的、专业的标准相结合。 EO:在您眼中,北京国际音乐节有哪些变化? 余隆:越来越好。我并不认为单纯讲变化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保持一种标准、水准更难,创立一个标准是容易的事情,而要保持,各方面就得付出更多的努力。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