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中产生活 > 正文
 

融合美食 无国界的烹调游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7日 18:07 经济观察报

  沙湄/文

    那夜,麦太炮制圣诞火鸡大餐,片片火鸡肉上淋了老抽生粉献,伴碟的,是薯仔和节瓜;当时还不知有Cranberry Sauce这东西,于是给了麦兜一滩千岛汁……麦太说是中西合璧。

  千岛汁火鸡老抽和节瓜,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会有缘分在一只碟子里相遇。麦太更是做梦都估计不到,粗脚粗爪的,竟然mix & match弄出了时下最in 的fusion food.

  让食物更有趣,烹饪更好玩

  Fusion food. “融合美食”,亦称“无国界料理”(Global Cuisine),巴黎、纽约、伦敦和悉尼的时髦饮食圈中已然大热,而这股热潮,上海和北京也卷入其中。

  将世界各地不同菜式的食材、香料和烹饪技术加以创新性的融合,或向本地菜式中引入异国风味,务求打破种族与地域界限,天下美食共冶一炉——“融合美食”的基本精神“东西碰撞”在文化上是多元主义的……哦不!不必做意识形态上的发挥。印度泥炉烧烤比萨,酸橘汁腌鱼配柠檬香草,后殖民时代的高蹈理论没有这样的甘美滋味。这场以“融合”为旗帜的烹饪革命,更可能源自一种单纯的冲动——让食物更有趣,烹饪更好玩。

  备受青睐的食材和菜式,大多取自民族色彩浓郁的国家和地区,摩洛哥、意大利、印度、中国、西班牙、巴哈马、 日本、泰国、越南……混合与搭配之后,经营出某种蛊惑讨巧、色彩缤纷的“异国情调”。就像John Galliano在Dior的时装设计中注入鲜艳的秘鲁织物和印度刺绣,中国腾龙纹样与欧洲草履虫图案交缠,不分古今与国籍的华丽感。比如Peter Gordon的代表作,烤鲭鱼配姜汁芦笋宽扁豆跟西班牙萨尔萨薄荷豆酱汁,泰式咖喱灰胡桃碎泥烤鲜活带子蜗牛跟松脆甘薯片。

  秘诀在熟悉与陌生之间的参差调配。配料的风味必须平衡而不冲突,料理手段要能够有效融合不同成分,结合容易与异国香料协调的本地产物,勾兑出口味的微妙过渡。青辣椒酱和胡荽可以让一味沉闷的炖鸡活泼起来,椰酱可以代替奶油来烘焙焦糖炖蛋,加拿大龙虾芒果沙律旁边可以躺着日本幼面。没有既定传承,因此这里让想象力夺权。

  味觉的跨文化冒险

  当人们到全球各地旅行并带回心爱的食物,味觉的跨文化冒险就已经启程。一道传统的意大利焖烧茄子土豆珍珠鸡,融合了来自中国、北美和西非的原料;“正宗的”瑞士菜由周边的德国菜、澳洲菜、法国菜和意大利菜混合而成;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经典菜式则是印度、马来西亚、中国和欧洲的杂烩。2005年8月,英国业界权威杂志《餐饮》更发表一篇奇文,“The Peking Man Cooks Fusion”,一本正经地将起源追溯到山顶洞人时代,宣称中国人早就发明了“融合美食”。

  俱往矣!是澳洲率先倡导了当代意义的“融合美食”。英国殖民地的历史,欧、亚、拉丁美洲的移民,带来了烹饪传统的镶嵌工艺。20年前,澳洲厨师就开始摆脱欧陆菜系的严格规范,有意识地对各国美食尝试拼贴。受过古典训练的厨师,新鲜的本地食材,与东南亚的密切关系,构成“融合美食”的梦幻组合。《餐厅》杂志评选出的2002年度全球十佳餐厅,有两家位于悉尼:Rockpool——亚洲和欧陆的“融合美食”;Tetsuyas——日本和法国的“融合美食”。

  不能不再提一句将“融合美食”带到英国的Peter Gordon——新西兰出生,墨尔本学艺,再到尼泊尔、印度和东南亚旅行数年,回澳洲开了大名鼎鼎的Sugar Club,1996年移师伦敦,登时成为时髦场所,从诺丁山一路红遍苏荷。Peter本人跻身明星名流,在BBC和电视四台上频频亮相,又出了两本获奖的畅销菜谱,俨然一代总厨的成功典范。

  说穿了,时尚才是“融合美食”真正的盐。

  全球化时代,什么都要染上国际色彩才涤得净土气,包括自家的餐桌和床。香烤明虾配罗勒叶沙司和芒果,椰奶卡布其诺,没有什么菜式比“融合美食”更能激发“国际化都会生活”的美好幻觉。纤体瘦身又盛行到病态而超现实的地步,大鱼大肉的吃相已经不堪入目。所以,“融合美食”以新鲜的天然原料和有机食品为号召,分量是少少的,调子是冷冷的,味道淡薄,色相清新,强调低脂低热、年轻健康、抗衰老的膳食配方,轻易就俘获了时髦顾客卡路里和胆固醇的阴影下畏缩挣扎的肠胃。

  格调量贩中

  玩弄噱头的因素肯定是有的。《华尔街日报》指出,大饭店的菜单上,“菠菜蘑菇沙律”变成“樱桃番茄毛利岛洋葱配菠菜沙律跟意大利潘塞塔培根香脂热调味汁”,无非是换汤不换药的促销手段。“融合美食”在评论家那里受到的诘难主要是:过分复杂的料理,矫情做作的配搭,随心所欲的自负。

  英国某BBS上,一伙人为此掐架。为首的骂“融合美食”是“该死的布尔乔亚臭狗屎”:一小撮食物,用极大的盘子盛上来,盘边上滴那么一丁点儿沙司,不过是为了贩卖“格调”;它正如全球化本身,从每种文化中提取最糟糕的成分,胡乱拼凑成怪物。

  愤青式的偏激,但隐隐让人觉得快意。

  遥想60年代,Miles Davis出于商业考虑,大胆吸引摇滚、朋克和电子元素,开创实验性的“融合爵士”(fusion jazz),也没少为人诟病。但是,难道不好听吗?“融合爵士”并不等于Kenny G的滥俗小调,就像“融合美食”不仅意味着令人发指的青芥末意大利芝士饼(wasabi tiramisu)。形式之争是无谓的,关键要看在这种形式里做出了怎样的东西。好味的“融合”餐厅和蹩脚的传统餐厅(或者反过来),你更愿意光顾哪家?

  香港弹丸之地,“融合”餐厅上千家。港人夸口说,古今中外无所不卖的茶餐厅,才是“融合美食”的始祖……几乎是近于调笑了。fusion也好fashion也罢,终究与草根无关。

  说来凄凉,麦太的圣诞火鸡大餐,其实只配叫做“豉油西餐”。若想in,她至少要跟Fig Leaf的比利时总厨Emmanuel学上这一手:Mille Feuille of Foie Gras & Hainanese Style Turkey with Caramelised Snow Pear and Cashew Nut Oil Dressing (鹅肝千层酥配海南煮法火鸡跟焦糖雪梨和腰果油调味汁)——不知道麦兜,在银城广场和马尔代夫都只落得海南鸡饭饱肚的麦兜,会不会喜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