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到北京 到宋庄老外的艺术淘金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2日 13:34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李红兴

  他们曾经是拳击手、教师、商人,因为艺术或一种生活的梦想,纷纷来到宋庄,以日出酒吧作为投资平台,过着半艺术、半商业的悠闲生活。目前,这种生活方式正成为外国人在中国的一种时尚。

  宋庄艺术节又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与一年前的“首届艺术节”相比,气势又恢弘了许多。

  去年这个时候,《财经时报》曾推出《宋庄启示录》专题,对宋庄艺术村生态及其构成的文化、商业启示,做了一次全面报道。此后的连续跟踪,也让记者与宋庄艺术家有过深入的接触。

  一年后,记者回到宋庄,感觉街道、店面变化不小。艺术家人数不仅在大幅增长,走在小堡街上,还随时可以遇到来宋庄朝圣的外地人。更有一些老外,他们不论是来开画廊、还是从事艺术创作,无不把这里当成了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圣地。

  日博爱努:另一种生活

  日博爱努,是宋庄刚成立不久的一家画廊,由七八个国际友人合作。老板日出,是一名艺术家,颇具号召力,艺术家都喜欢把这里当成一个交流的平台。

  大家在这里聊天、喝酒,所以日博爱努也可以说是一家酒吧,而该画廊的投资人,无不把这种商业行为当作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因老板的名字,日博爱努也叫日出。

  日出一一给我们介绍她的合作伙伴,来自法国的Alain Cislaghi和Sebas,来自纽约的Byron David,来自菲律宾的Maje等等。事实上Maje不在场,他今天晚上出去演出去了。这帮艺术家有自己的乐队。画廊里面有可供乐队演出的全套设备。通过聊天,我们知道,他们生存的方式是多样化的。画画是他们在艺术上的追求,而其他的方式则是养育艺术和生存的手段。

  日出说Maje(她叫他马杰)是他现在的男朋友,也是这边的经理。说起马杰,她眼里有一种很自豪的感觉。因为这是一个奇怪的“杂种”,他的身上有阿拉伯血统,有

西班牙人的血统,还有中国人的血统,是一个真正的杂交品种。日博爱努就是他名字当中的一个。他的名字全列出来的话,没有一个活人能记全。他演出结束后才能回来,可惜的是直到凌晨两点,我们离开的时候都没有见到这个N代混血儿的面。

  记者问她,说去年去她的画室时,她介绍的是她的另一位男朋友,他是法国人,而现在她的男朋友是马杰,日出说马杰的女朋友有1500个,而且有照片为凭,也许这只是一个玩笑。

  来自五湖四海

  David喝得已经有点多,但还在叫着要酒,一边掏钱一边叫伙计拿酒。

  Sebas则一直在谈论他过去的生活,埋怨法国艺术的堕落,一切都是“钱”,而他的英语口语时常被David讥为狗屎。我们听了大笑。不过Sebas并不在意。知道这是大家的玩笑。但是脸色还是有些挂不住。Sebas喝酒不多,抽很多烟。大家的烟都没有了的时候,他抢着要去买,说买尼古丁去。明明旁边就有超市,结果去了一个多小时,我们以为他回去睡觉去了。可凌晨的时候他真的又回来了,几个口袋各揣了一包点八中南海,眉飞色舞的进来了。屁股后面还跟了几个他的中国朋友。

  而Alain根本不喝酒,手上拎了大概能装5升的果汁塑料灌。到哪个桌子都拎着,自斟自饮。他的样子看起来最年轻,走起路来却像喝酒最多的,东倒西歪,像个很地道的酒鬼。他说他曾经是一名拳击手。却很瘦,估计是羽量级的。脖子上挂着两个骷髅饰品,抽“大前门”。

  Alain和Sebas两个说起法语来的时候,我们就没辙了。这个时候,David也插不上嘴,只能由他们去。David很兴奋的说:China,Beijing,Xiaopu,Sunrise.这句话重新了不下十遍。当他知道我们是《财经时报》的记者时,尤其是Sunrise跟他说我们就是去年做了八大版《宋庄启示录》的《财经时报》后,他一直都在说刚才那个句子。

  这位马里兰大学的硕士生在中国很多年了,后来我们知道,他是画廊的经纪人。负责做营销、拍卖的。所以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要重复他的那个句子。他说他累了,拉起我们看他布置了一整天的画廊,看画。

  有一个系列作品,画的都是狗,记者无意间说了句那些画太简单了的话,他就急了。他说人性,你看,人性,都在这里面了。然后又自言自语的说,太可爱了,这些动物的表情。我们也只能赞同他的观点,否则又要被他拉起来去看,看了再看。来来去去看了几回,不看了,他一个人,拎着酒瓶子站在大画架前面,斜着脑袋看半天。再后来,他干脆爬到了室内的一个大架子上不下来了。

  那个架子几乎顶到了

天花板。但时不时要跟下面的人“糗”一下,干杯。在这里面他的中文是最棒的,是个中国通。我们说他看起来像“齐秃”。这个发现让他很兴奋。Alain和Sebas盯着看了一回,也说是。可惜的是这个齐秃升上了天花板,不再下来。我们够不着。只能在下面跟他频频举杯。

  但大家谈的最多的还是日出,毕竟她是老板。我问她为什么把这么多的国家艺术家拉到一块?日出反问一句:“看见梧桐树了吗?”

  日出在东华门还有另外一家画廊。说起来,她已是两家画廊的老板了。说起现在艺术家的创作、创造力,日出感觉很不是滋味。即使是对来这里喝酒的一些画家,她也这样认为,“很多画家,成名之后,自己不画,就请几个人帮着‘完成意图’,这是行画!”

  她觉得艺术家创造力的衰竭和不断复制自己同样是一种行画行为。它们背后的动机已经不再是艺术。他们只是艺匠。

  “艺术”热的背后

  记者问到她自己的创作,她则不愿意多谈。当被问到一边要创作,一边又要经营,这有没有矛盾冲突时,她认为,“做画廊帮助自己也帮助画家,创作是天职,多做事好。”宋庄这边经营画廊,日博爱努应该不是第一家,像前哨画廊开得就更早些。

  日出说他们当初就是想开酒吧而非画廊,原因是这么多朋友在一起,又有自己的乐队,谁想玩就来玩,只要开心。但现在变成了画廊,它还是一个开放式平台,大家都可以来这里体验另一种生活。

  这让人想起,1848年,美国加州发现黄金的消息突然传开来,立即掀起一股空前淘金热。随即两名中国男子及一名女子乘坐美利坚雄鹰号海轮,从广州横渡大洋抵达加州的三藩市,这可能算是最早的中国人到海外“淘金”。

  现在,则有这么多外国人来到北京、来到“宋庄”,他们虽与加州的淘金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做的也可以说是对艺术的淘金。

  随着宋庄的日益崛起,海外有评论家说,宋庄先锋艺术在国际上屡屡走红,声誉日隆,很多艺术家在短短一年时间内,身价倍增,正诱惑着更多人投入相关领域。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