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小资生活 > 正文
 

老北京东四繁华旧梦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 06:48 第一财经日报

  北京城曾有“东富西贵”的说法,可见东城有商业传统。所以改革开放伊始,东四一带成了商业化的排头兵,雨后春笋般冒出一片服装摊儿,那叫一个火。餐饮业随之而起,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南北大菜的香迎风飘扬,馋不死个人。

  所谓商业化,突出“竞争”二字,你杀我抢,明枪暗箭,不妨视作朝代更迭诸姓轮替的缩影。时至今日,每一寸地皮上发生过的故事,都够编二十集电视剧。我呢,有资格在剧
中跑个龙套,因为曾经有四五年,在那一带街头吃到街尾。

  

健力宝大酒楼,系出名门,排场的去处,家人团聚、老同学重逢会挑那儿。吃饭挑地儿,会暴露一个人的潜在心理。比如我这挑法,明显是回避型人格——好面子、有苦处深藏之、和亲人有距离感、旁观者心态、不投入。有时候端坐那儿吃着,听旁边包间吆五喝六一团火热,觉得整个酒楼是假假的一场大戏。

  阿静

粤菜当年太红了,红到一天半夜正要打烊,一个黑衣大汉蒙面进来,一把枪拍在柜上,老板乖乖倒出保险柜里所有纸状物。传奇而已,不必较真。反正我不记这些惊天大事,只记些细枝末节,比如小楼梯又陡又窄,那么多次酒后下楼没变成残废,该念十万遍阿弥陀佛。还记得石康刚做完近视眼手术,在那儿摆席庆贺。石康戴眼镜时文气十足,做派却像土匪;摘了眼镜,看似土匪,反而成作家了。

  东四条口原来有家红煲乐,是我们“闺密”连续聚的点儿。破陋为风格,菜也做得毫无想象力,经常是摞得比萨斜塔一般的盘子纹丝未动,旁边喝空的酒瓶却快把饭桌包围。那儿的故事太多了,“闺密”甲给女友打电话承认错误,把电话线当了面条狂啃;“闺密”乙自以为天赋神功,劈了一个啤酒杯,结果右手打了一个月的石膏;还有一个诗人,突然拎起一瓶“小二”,与邻桌俩醉鬼切磋起亚里士多德——当然都是酒后。红煲乐现在早已灰飞烟灭,有时从那儿路过,会想想那个诗人不写诗改写随笔了,还升任了某杂志的主编,诸如此类。

  后来不混东四了,缘自一场惊吓——某日深夜两点,从红煲乐出来找厕所,街上空无一人。正往前搜索,突然一男子横在眼前,光笑,不吭气儿,我的酒被吓醒一半。这时那人开了口,纯正本地口音,一字一顿:“请问,去东四怎么走?”立即,全身汗毛倒竖。

  (杨葵 出版人,现居北京)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010—58685776(北京)020—34254460(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