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恢复汉语的自豪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4日 00:24 财经时报

  周年洋

  如果你是一个有自豪感的中国人?你的自豪感从哪里来?来自政治、经济还是文化?当你走出国门,除了你的肤色和相貌显示出你的中国特征外,还有什么东西能体现你的中国身份?当你用外语向外国人体现自己的中国特征时,你能说些什么?当一个老外在中国碰到你,让你介绍完全中国化的东西时,你又能讲什么?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个人外交时的讲述困境已经演变成中国人何以成为中国人的身份危机。

  这样的危机似乎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近来关注中国文化的学者和相关活动越来越多,这些文化在民间的活动最终会否演变成一种中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在现实的各种局限条件下,其实并不乐观。那么在期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振兴过程中如何找到一条可行之路,我以为唐逸和吴茵夫妇编辑的《汉语文化读本》唤起运笔阶层对汉语的自豪感是一条实在而最有可能见效的途径。

  唐逸先生学贯中西,通晓五国语言。虽然他平时对中国文化多有涉猎,但长时期精研的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是地道西方化的学问。他编辑的《汉语文化读本》,表面上看,跟现在众多编辑教材或教辅书没有什么两样,但实质上有天壤之别。因为一种文化的魅力,只有在和另一种文化的对照中才能真正显现出来,就如日常生活中,真正理解你的人是你的对手一样。

  吴茵女士多年浸润于中文的优秀典籍之中,又参与大众媒体,对今日中国运笔阶层的文化素质和汉语修养有丰富的感性认识,知道其欠缺,也知道问题的症结。她的参与使《汉语文化读本》更多现实感,更多针对性。

  现当代中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常常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否定,面对外国或外来人时又常常表现为抽象的称颂。只会说中国文化一无是处,具体说却说不出中国文化到底有哪些致命错误。或者说中国有灿烂悠久的文明,但要指明哪个朝代哪些人说了些什么,留下了什么文化遗存?却不能发一言。

  由于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修养欠缺,在运笔行文时,频繁使用的词汇越来越少,表达干巴和枯燥,不能体现中文本有的优美和丰富。如果中文修养足够的话,本来引用一句唐诗或宋词就可以形象而恰切地表达想表达的内容,但内心文化修养的贫乏只能采用流行的套套语言,使得表达出来的东西既不清楚,也缺乏趣味。

  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水准较高的社会,大部分人是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和观念,如果所阅读的东西充斥现代八股,完全隔离了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国家的国民也就脱离了自己的传统。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让运笔阶层自觉地提高汉语修养,那么这个国家的文化传承就有了一个起点。

  中国经济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全球地位日益强大和稳固。追逐经济利益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汉语热一时遍布全球。给这些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好的汉语读本,既让他们学到地道的汉语,又能习得汉语背后纯粹的中国文化。《汉语文化读本》完全可以担当此任。

  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化交流毫无阻碍的世界上,交流不能再体现为抽象的肯定或否定,而需要细节的描述或呈现。那种宏大叙事式的言说方式要让位于生活叙事或细节叙事。而传统的中文恰恰具有这样的优势,你看汉赋的铺陈能力,“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以无比精美的语言淋漓尽致表达内心的感受。

  《汉语文化读本》取自中国最古雅精深的诗歌和典籍,其目的是要现代中国人掌握尽可能少而精的文化典籍,最终体现到我们的写作中和日常生活的言说中,以汉语的优雅、多义、韵味来唤起人们对汉语的自豪感,由语言的自豪感再上升到对外时的文化自尊。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