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邦德新任务:索尼品牌代言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4日 00:21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吴小曼

  由《达·芬奇密码》到《皇家赌场》,索尼依托娱乐产品带动电子产品,从而拯救索尼危机的路线图愈发清晰……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部影片像007一样,续集可以无限地拍摄,而且基本部部赢利,使英国军情六处的偶像间谍詹姆斯·邦德深入人心,成为孤胆英雄的化身。”

  在1月29日北京首映发布会上, 007系列影片之《皇家赌场》的主创人员悉数到场。“这在007诞生以来的45年、20部电影的首映式上,还是少有的现象,它从而也结束了中国影迷只能通过DVD观看007的历史。”引进方中影发行公司负责人翁立说,为了配合007的中国“破冰之旅”,他们也打破常规,制作了近500个拷贝向全国发行。

  据说这一切的实现,除了中影的努力外,与索尼的振兴计划也有关系,而且后者的作用似乎更为突出。

  007的票房

神话

  翁立说,《皇家赌场》自2006年12月在北美上映以来,全球累计票房已经达到5.4亿美元,虽然在中国没有实现全球同步上映的计划,但影片在中国的上映档期同去年《金刚》的档期一样,是比较好的“贺岁档”。去年《金刚》的票房就非常好,他相信007的上映能掀起一次新的观影高潮,票房能够过亿元。

  果不出翁立所料,该片在首映当天就突破了千万元人民币,这与它在北美的票房虽然不能比,但也说明了007的品牌效应,在中国并不太好的电影市场中,尚能达到如此高的票房,不能不说它是商业上的一个奇迹。

  007系列电影研究专家詹姆斯·查普曼最近在《电影手册》撰文,盛赞007取得的新一轮票房成功,“即使没有其他地区的票房和版权,它取得的5.4亿美元票房已经是007电影诞生以来所取得的最好成绩。”

  据说历史上的20部007影片,在全球共获得了3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不过其中还没有一部影片的票房超过5亿美元。其中最卖座的是皮尔斯·布鲁斯南主演的《择日而亡》,该片在2002年上映,票房收入4.3亿美元,其他的多在2亿美元左右,但即或如此,也都远远拿回了成本。除了票房收入,版权和其他的开发,早就使制片人赚了个盆满钵满。

  詹姆斯·查普曼认为,如此看来,《皇家赌场》将成为007有史以来最卖座影片,但它的投入也是007系列电影之最,据说摄制成本就达1.5亿美元,加上在全球各地用于市场推广的费用,该片的总投资已超过3亿美元。这样的大手笔,让中国电影人很是羡慕不已,因为我们看到的大片,不论是《黄金甲》,还是《夜宴》,拍摄投入都没有超过1亿美元,他们在国内取得的即或是3亿人民币的票房,比起国外动辄几亿美元的票房收入,依然只是小片。并且,《皇家赌场》对于投资人来说,远不止电影那么简单,知道投资商背景的人都知道,索尼显然想借007的影响力来实现自己更大的野心。

  索尼的野心

  去年,与数家投资商联手买下米高梅电影公司后,索尼就开启了新掌门人斯金格爵士的“跨业务整合计划”。但对于索尼来说,2006年无疑是个多事之秋,各种负面消息、人事变局不断,而斯金格仍坚持他的整合硬件电子产品和软件内容。即电子-数码-娱乐三位一体战略,当时引起很多人的强烈质疑。

  所以英国《金融时报》在对《皇家赌场》的报道中认为,邦德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其作为索尼电影娱乐公司的一部大片带来的前景,也不在于剧中007配备的众多来自索尼不同部门产品的嵌入型营销,而是这部电影和PS的上市给了索尼一个展示其不同业务分支整合成果的平台,这正是斯金格爵士最为重视的。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首映时间选择的非常好,”斯金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掩饰地说,007首映与PS3的首发选择在同一周可谓是双管齐下的一个反击。

  从电影和索尼液晶电视获得的好评就可以看出,索尼正在走出电池事件带来的阴影。

  “我们以往只是动动嘴说内容会把我们的技术带到现实生活中去,然后并没有真正证明这一点给消费者看。”如今,他们正在把科技成果和娱乐的视听感觉带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因此,在《皇家赌场》中,索尼的电子产品随处可见,影像手机、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甚至邦德和邦女郎浪漫时拍照使用的相机也是索尼的产品,这种通过银幕偶像把电子品牌效应最大化的方法,无疑巧妙地推广了索尼的产品。“这种协同营销和嵌入式营销的相互作用,使索尼迎来了自己的时代。”有评论这样写道。

  其实,这已不是索尼首次采用这样的品牌营销方式,在大片《达·芬奇密码》里,他们已开始了“嵌入式”营销战略,不仅使电影成为一大娱乐品牌,当时同步发行的索爱手机也省掉了大笔宣传费,如今007又让它的液晶电视成为家喻户晓的产品,可谓是双管齐下的品牌借力游戏。据索尼娱乐公司负责人透露,他们在2006年已实现了30亿美元的全球票房总收入,这全是仰仗于《达·芬奇密码》以及《皇家赌场》等全球瞩目大片。

  新邦德褒贬不一

  以前,邦德身上配备的超尖端、超现实间谍设备,如磁铁、钢锉、手枪等完全被索尼爱立信手机、索尼笔记本、液晶电视以及数码相机代替,为此引来很多“邦德迷”的不满,因为在他们心目中的邦德“上天入地”突然变成了一个平民化的英雄,这多少有些让人迷惑,007的使命究竟是为了代言索尼的电子产品,还是要拯救英国军情六处,还是要拯救被恐怖笼罩的人?

  除此之外,他还爱上了一个女人,多次被人打翻在地,行事鲁莽,这些都与以前不一样。

  更让铁杆007粉丝迷惑的是,克雷格扮演的邦德比任何一届007都要孤独、忧郁,既没有布鲁斯南的风流,也没有肖恩·康纳利的冷酷。

  不过,75岁的康纳利却很赞同克雷格的演技,“克雷格是一个很有趣的演员,他非常与众不同,他演技不错,他给这个人物带来了新意。”

  詹姆斯·查普曼也认为,“在《皇家赌场》中,不仅邦德是新的,间谍类电影的表现手法也是新的。克雷格扮演的邦德是对旧邦德形象的修正,使这一角色回到了它本来的面目。”

  也就是说克雷格扮演的邦德更有人情味,他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功俯身者”,而是变成了一个人,有儿女情长,有人性的弱点,也很喜欢时尚产品,也许他更符合今天的“偶像”标准,不再帅气逼人、风流倜傥,而是集粗犷、性感、多才多艺于一身,更有着“蓝领”的气质,这其实更符合弗莱明对邦德的形象的早期定位。

  《皇家赌场》是弗莱明的首部007小说,也是所有邦德形象的来源,它的率性作为、不成熟的表现也就更接近一个初入间谍行业的人的心理。

  有人认为,索尼正是看中了007的新形象,来预示自己的新变化,可以说是不谋而合的心理加情感营销的典范。(02056)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