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艺术集会:伟大的派对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4日 00:20 财经时报

  刘恒涛

  财富人士齐聚迈阿密 100家博物馆参展 动辄交易达百万美元

  这边是艺术集会,那边是惊世骇俗的艺术品,对于现代艺术爱好者来说,它是一个动辄交易达百万美元的难得机会;甚至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在海滩举办的、上流的看与被看的酒神节

  “这边是艺术集会,那边是惊世骇俗的艺术品,对于现代艺术爱好者来说,它是一个动辄交易达百万美元的难得机会;甚至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在海滩举办的、上流的看与被看的酒神节。”

  巴塞尔迈阿密艺术节,是历史悠久的瑞士巴塞尔艺术节的分支。2001年,艺术节的主管凯勒创办了这个分支活动。相比在巴塞尔市华丽大厦里举办的保守严肃的艺术博览会,迈阿密气氛更加轻松,门槛更低,以至于《纽约时报》称它是“伟大的派对”。

  艺术“大集市”

  迈阿密海滩艺术节让人目不暇接:除了在海滩展示中心有180家展位外,还有艺术讨论小组、演讲、录像、声音艺术、装置艺术和艺术阵地,还有在集装箱里的迷你市场。其中不乏达到博物馆藏品级别的毕加索画作,这类艺术品自然价格不菲。

  艺术家卡兹·霍尔来自维也纳,他有一个超大的拖布毯子,毯子四周的毛边像头发一样。毯子是一家服装公司做的,他们每年都会把过季滞销的布料做成毯子。在雷奥展位,画家彼得在他70多岁时候画的那幅巨大、华丽的油画,犹如烈火在炽热燃烧。

  在迈阿密海滩艺术节的外围,是新星艺术区,这里致力于推介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感觉要活泼很多。来自北美洲的展销商,介绍艺术家朱迪的“一个关系的五部分”——一个精细而又结实的多媒体雕刻装置。这个作品促使人们去思考动物的灵魂。

  当人们在艺术家布朗那里,看到一只被压碎的骆驼香烟跳舞的时候,都被惊呆了。香烟拴在钓鱼线上,通过一根来自天花板的旋转式铝制“手臂”控制(这部分售价16万美元)。艺术家阿斯和马克共用一个长长的角落作为货摊,马克有一个“L”型的长椅——当然,长椅也是很时尚的,为的是让艺术节的人能短暂休息。

  再往艺术节现场的中心走,有一些稍老的、引人注目的新奇作品:三幅最近发现的由美国空想风景画家查尔斯创作的巨幅水彩画,以及名为“把我送回刚果”的一件1966年的丝织墙帷,作者欧文德,曾经用一块螺旋型的褐色饼干比喻非洲。

  在远处有一些石堆,从石堆过去,是那些艺术展览区无法容纳的东西。杰出的代表就是哈里斯展位的集装箱,年轻的艺术家亚伦把它改装成一个巨大的沙漏。到展出结束,从顶端漏出的沙子,将会注满集装箱容量的三分之二。

  迈阿密博物馆今年也展出了很多,当代艺术馆里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布卢斯的霓虹灯,在诺曼展位,诺曼先生展出的当代艺术“人造光”,把前来参观的人影子拉的老长。诺曼先生还曾在迈阿密艺术中心的录像展览频频亮相。

  希斯纳罗斯艺术基金会(曾经资助迈阿密的艺术基金)还组织了“泛拉丁美洲”主题的展出。这个深度展览,聚集了来自50后、60后、70后的共计70名艺术家,因为它以摄影的方式展现油画、雕塑,显得引人注目。

  “红眼睛系列,洛杉矶艺术家的作品,来自鲁拜尔家庭收藏。”在鲁拜尔家庭收藏中,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艺术家的作品,包括约翰·拜德撒仁、詹森·洛兹等等,尤其是保罗·麦卡西,他的作品在那里鹤立鸡群。

  迈阿密的“醉翁之意”

  一家美国艺术报,这样描写艺术节上人们对于艺术品贪得无厌的需求:无知的狂热购买欲,对某几个画家名字豕突狼奔一般地追捧,打猎者用资金篱笆斩获的战利品,100家博物馆负责人这个星期对迈阿密的袭击。但是对于迈阿密艺术节来说,最有价值的是信息,这对每一个人都有用处。

  迈阿密有特殊的地方,它不像在伦敦,各大博物馆会根据艺术节的时间来制定他们的展出时间表,也不像在纽约,那里能吞吐任何形式的艺术展览,迈阿密提供的场地也就是一个运动场大小,它所有的贡献也就是信息的流通。

  除了信息的流通,迈阿密艺术节的另外一个贡献,就是对这个城市的推动作用。

  私人飞机公司杰奈特的飞机租赁记录显示,有超过200架租赁的飞机被用于参加在迈阿密举办的艺术节,这个数量仅次于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规模。主办方负责人、佛罗里达州著名慈善家、商人布莱曼把这个艺术节办成了全民参与的活动。

  “我们要推广的是一个整体,包括艺术的氛围、当地的宜人气候、在棕榈下用餐、还有游泳池。”艺术节主管凯勒说。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迈阿密艺术节对于迈阿密市产生了非凡的影响。二十多年前,《时代》杂志还曾将迈阿密评为美国的谋杀之都,并用了“失乐园”这样的刺目标题,这种两极分化的状况,在迈克尔·曼恩的电影《迈阿密风云》中有淋漓尽致的体现。

  如今的迈阿密已经换了新颜。市长大卫·德玛对于迈阿密能举办“世界级的艺术盛会”表示“由衷的骄傲”。在谈到迈阿密艺术节带来的商机时,他用了“无可限量”来形容。这不仅指在旅游淡季住满亿万富翁的酒店,更为重要的是, “此次盛会使迈阿密成为文化的地标。”他说,“而我们将不断攀登高峰,把它建成世界文化之都。”

  这倒和我们去年层出不穷的“摇滚音乐节”的举办目的不谋而合。

  中国艺术家还不够自信

  香港记者闾秋露薇参加了这次艺术节,令她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关于中国题为“蟑螂城市”的录像片,银幕上是上海浦东高楼大厦的剪影,一只努力向上爬的蟑螂,终于到了顶端,疲惫但骄傲地站在东方明珠塔的顶端。

  迈阿密艺术节展出的中国作品不多,这些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都流露出浓重的历史和政治味道。而同在亚洲的那些日本年轻的艺术家,作品更侧重现在和未来。日本艺术家作品大胆而不失美感,让闾秋露薇非常感叹。

  展品里面用中国作为题材也有一些,尤其是摄影作品,比如高楼大厦和拆迁的旧楼混合在一起的上海,外资企业流水线上工作的女工。“不过我倒觉得,它们和那些展览上一些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两相对照,更能让人看到现在的中国,变化中的中国。”闾说。

  在现场还有一些中国上世纪七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正在摆脱那种意识形态的东西,更多的是自我的感觉,是他们现在生活中的地方。”闾说。

  一个参展的年轻的中国艺术家表示,他的作品就要是让外国人摆脱对中国停留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前的那种印象,他就是要去让他们看到,现在的中国、现在的中国艺术。

  “中国的艺术家们需要打出自己的品牌,而不是依靠‘中国’这两个字和纯粹的中国概念来开拓自己的市场。因为所谓的中国概念,很多是外国人在过去这些年里面形成的一种印象,但是其实已经不准确了。”这位艺术家说。

  不过,他觉得,和其他国家的现代艺术家们相比,中国艺术家还不够自信,另外,很重要的一点,他们从小接受的教育缺乏一种人文的气息,思维过于单一,没有多元性。这都是需要时间来改变的。

  (部分内容译自《纽约时报》)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