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12日,卫生部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及百特(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特公司”)举行“血友病疾病管理系统” 合作项目签字仪式。卫生部组织开展的“血友病疾病管理系统”是通过建立全国及省级血友病信息管理中心,负责血友病患者的登记及信息管理,同时规范血友病的 诊断和治疗,以提高我国血友病诊疗水平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一个集患者信息管理、诊断治疗的疾病管理体系在中国尚属首次。百特公司资助了此项目的开 展。
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李洪山与百特公司总经理Paul Vibert签署了合作协议,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副院长王建祥等出席了项目启动与合作签字仪式。
在仪式上,王羽司长指出卫生部实施的血友病患者信息登记及管理体系,通过建立1家全国血友病信息管理中心,和31家 省级血友病信息管理中心,及时登记、收集和汇总血友病患者信息,并将对患者进行包含药物、手术、护理、理疗、康复和心理等治疗的血友病综合关怀。该项目还 将建立全国血友病科研、治疗示范和培训中心,制定和推广“血友病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这必将大大提高我国血友病的诊断水平及规范治疗,对整个血友病疾病 管理体系的长期完善将起到巨大的推动效果。这不仅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疾病诊治水平的一大举措,更体现了国家对血友病这一患者群体的重视和关爱。
李洪山主任表示此次卫生部启动血友病疾病管理体系项目,无疑将大大推动我国血友病学科事业的发展,提高我国血友病疾病管理的水平。中心作为国内外医疗领域联络合作的桥梁和窗口,将会积极推动中国医疗领域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为提高中国血友病的疾病管理水平和诊疗水平发挥更大的作用。
王 建祥副院长介绍,由于血友病相对少见,而精确诊断与综合治疗的专业性又较强,加之血友病患者需要终身治疗,医疗费用较高,在我国,约九成以上的血友病患者 未能接受规范的治疗。王院长指出:“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血友病患者获得科学的综合治疗后,他们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生活,同样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此次卫生 部启动建设血友病信息管理系统,无疑将大力推进我国血友病诊疗水平,为血友病患者做了件实事。”
Paul Vibert先生说:“百特在血友病方面的拥有独特的专长和丰富的经验,我们将鼎立支持中国卫生部血友病疾病管理系统项目。同时,这也体现了百特一如既往地的承诺:为满足患者的需求而努力。我相信,在政府、医护人员、医疗产品供应商和患者组织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血友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一定能不断提高。让我们携手并肩,为持续推进高质量医疗从而造福患者、贡献于和谐社会而努力!”
据了解,百特公司是全球最早进入血友病治疗领域的企业,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在血友病疾病管理及血友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几年百特已向中国的血友病患者捐赠了累计超过400万国际单位的基因重组凝血因子Ⅷ,价值超过2000万人民币。
关于百特国际
百特国际有限公司(NYSE:BAX)研 发、生产并销售用于治疗血友病、免疫系统紊乱疾病、传染疾病、肾科疾病、创伤和其他慢性及重症病的产品,拯救并延续患者生命。作为一家多元化经营的跨国医 疗用品公司,百特独特地整合了医疗器械、医药产品以及生物科技方面的专业优势,以创造和生产用于提升全球患者医护水平的先进产品。
百特生物科技——血友病患者的福音
百特是全球血友病治疗、药品研发和制造的领导者。来自百特的蛋白治疗已经使血友病患者的平均寿命在过去40年里平均每年增加一岁,从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11岁增长到今天的60岁 以上。凭借自身的科技实力以及通过战略合作,百特的血友病产品为患者提供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法,从而满足了患者个性化治疗的需求。百特始终专注于开发领先的 下一代血友病治疗的新技术新药物,并致力于和全球各国的政府、教育机构与血友病治疗中心等进行合作或给予支持,从而为全世界血友病患者提供科学的综合治 疗。
百特在血友病治疗方面首创的历史已经延续了40多年。
1966年 百特在全球第一个研发并推出商业化生产的浓缩第八因子,消除了早期血友病治疗时由输血引起的血容量超负荷的风险。
1980年 百特第一个研发并推出抗抑制子凝血复合物用于那些对浓缩第八因子产生抗体的病人。
1982年 百特第一个研发并上市热处理的浓缩第八因子,大大降低了由血液携带病毒造成污染的风险。
1988年 百特第一个生产出由化学和单克隆技术净化的浓缩第八因子。
1992年 百特第一个研发并推出基因工程或“基因重组”的第八因子,获得了重大技术突破。基因重组第八因子不再从血浆中分离,而是通过细胞培养生产。因此,辛凝血素α第八凝血因子一举成为基因重组第八因子产品市场上的佼佼者。
2003年 百特第一个推出唯一不使用从血浆中提取添加剂的重组第八因子产品――ADVATE(辛凝血素α重组第八凝血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