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拉维夫开车向东,沿连接特拉维夫和耶路撒冷的一号高速公路走大约40分钟,就见到了小山上的白色的阿拉伯小镇:阿布果什。镇里没有一座高楼,都是阿拉伯传统式样的两三层高的小楼房或宅院;小镇周围是浑圆起伏的小山坡,上面种满了橄榄树。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小镇,其前身是《圣经》里提到的刻以亚特耶阿音。《圣经》中说上帝把十戒刻在一块石头上,装在约柜里。约柜被带往耶路撒冷时,经过这里并停留了
几天;两千年前,罗马人入侵了以色列,赶走了这里的犹太人;十字军东征时,在此修筑了堡垒和教堂,其中约柜教堂就建在当年罗马人的游泳池上面,该教堂至今仍然回荡着唱诗和钟声。现在阿布果什居住的主要是阿拉伯人,他们中一些人的外表与其他阿拉伯人不太一样,金发碧眼,带有欧洲人的特征。他们是十字军与当地人通婚的后裔,虽然现在几乎都是穆斯林,但从其外表上能见到血缘上的渊源,以及宗教文化史上的血泪遭遇。1489年,阿布果什的阿拉伯人攻击了十字军留下的天主教堂,杀了天主教僧侣,又建了许多穆斯林清真寺,其中一座穆斯林寺庙,《古兰经》里也有所提及。
阿布果什音乐节在镇旁小山坡上的约柜教堂边举行。50年前,一些耶路撒冷的音乐家和爱好者发起并在此举办了音乐节。此后每年这个时候,经典音乐的爱好者们,从以色列各地来到这里,围绕在教堂周围,坐在橄榄树下,聆听巴赫、莫扎特……我来的这一天阳光强烈且明艳,透过橄榄树枝洒在听众们和音乐家们身上,形成晃晃悠悠的光斑。风中缭绕的乐曲、草坪上悄悄嬉戏的孩子、有人在偷偷嚼着阿拉伯小吃,有人在鞠躬谢幕,橄榄树叶轻轻落下……
时代的烟云当然也在阿布果什的音乐声中萦绕,比如50年前音乐节刚成立的时候,人们梦想着收回耶路撒冷;现在音乐节的政治因素更多地表现了与阿拉伯人共存、和平繁荣和多元文化之梦:在一个富足的穆斯林小镇、一座天主教的小教堂旁,附近的阿拉伯小吃摊围满了来参加音乐节的犹太人,空气中飘着阿拉伯小吃的味道和隐约的犹太民歌和唱声,两个民族间的所有争端在阿布果什的橄榄树下显得毫无意义。音乐节大门口,几个年轻的左派以色列人递给人们一张小小的宣传单,上面写着:请坚持和平共存。
(唐丹鸿诗人、作家、纪录片导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