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轻谈而不清淡的《上班这点事》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6日 17:24 《新闻晨报》
文 俞朝军 关注到《上班那点事》,更多的是因为《波士堂》。因为先看到的是《波士堂》,看完了这个节目以后,我去查这是哪家制作公司做的,于是就看到了《上班那点事》。 《上班那点事》和《波士堂》,一脉相承,但却是两个层面上的节目。《上班那点事》就像个邻家小男孩,聊一些职场上的话题,聊一些公众所熟知的社会话题:比如网络走红的小胖,比如夜猫子。《波士堂》呢,像一位轻松幽默却充满睿智的长者,不在身边却值得分享。 几个嘉宾再加一个当事人做“案例”或者再加一帮观众,然后就某个话题展开讨论,这样的节目从九十年代或者更早开始,中国就有很多。但是《上班那点事》不一样,《上班那点事》更多的是“清谈”,将某一个话题,分成几个层面或者子话题开展出去,不在于话题的由来以及应该怎么样、如何面对等这样一系列去制造碰撞的、期望达到深刻的交流。《上班那点事》侧重于话题的“可能性”,“它”是怎样的、在人的身上会有那些的反应、这些反应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效果、我们可以有那些方式去对待“它”,讨论是一个开放式的构架。 《上班那点事》给观众一种临场感和参与度,“体验者”带来的不是自身的故事,而是节目当中鲜活的“第四者”参与嘉宾。每期节目除了曹启泰,还会轮流上两个嘉宾,一男一女,“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可以理解成节目有三个主持人。在几何学上三角形是稳定的,那有了“体验者”这样的鲜活的第四点以后,节目变成了一个四边形,四边形是不稳定的一种图形,有了这个“体验者”的第四点,一个定位在某一类型的日播的脱口秀节目,就鲜活了,不会让人感到干枯,每期都会有新的火花。话题的差异,“第四点”的不同,这样的“清谈”类的脱口秀节目,作十年,二十年以后还是和刚出来时一样新鲜。这是节目设置上的第一个层面。 在节目设置的第二个层面上,在曹启泰搭档的另外两名轮流转的嘉宾上,《上班那点事》更好的去制造出了一种“参与者”的姿态,我想绝大部分观众甚至业内人士都不愿意去将节目理解成有三个主持人,而只认为是曹启泰一人在主持,其他两个人只是像其他一些节目也会邀请来上节目的嘉宾一样,只是普通的嘉宾。其实这有点像相声中的捧和逗,曹启泰去唱,另外两个来和。但要说点其他什么的时候,让体验者来“引”,设计上独具匠心。而且在其他几个节目固定嘉宾的选择上,有两点设计的非常精巧:一、角色化;二、非专业。有了角色化就有了人物性格脸谱,节目固定的嘉宾与嘉宾之间就区分开来了,还可以经常拿不同的嘉宾在节目中开玩笑,增加戏剧感,而且人物的性格会变成节目的气质,观众会因为喜欢某一种性格或者气质从而长久的关注某一节目,并且这性格或者气质本身,可以成为节目流传的话题,产生更为广泛关注效应。比如:喜庆唱歌。非专业,会加深观众的亲切感,和在电视机前的“临场感”。 我认为《上班那点事》在这两个层面上的设计,是展开对于某一话题的开放性讨论的基础。 有了这样的基础,在节目的操作层面上更多的是一些技术层面的处理了。台本或者叫cue sheet上:当期的执行者,选好某一个话题并将其分成几个层面或者子话题(我看过两期节目,话题的进行方式是基本固定的),提报通过,然后寻找“体验者”(我不清楚体验者是不是“演员”,如果体验者不是特意找来的,可能流程会有变化)。然后开始准备素材和设计一些桥段。再按照几个互相递进的子话题,给每一个子话题列举一个谈话的大纲和设计一些巧妙的桥段。比如:我看的一期叫〈夜猫子〉,喜庆问什么是BAR,曹启泰问一加七等于几。喜庆说是八,虽然有点生硬但还真的是个蛮好的桥段。 在节目包装上:很像年轻人在进行的QQ聊天,在一些精彩的对话的时候,加上一个卡通的头,像QQ表情,特色鲜明、轻松幽默。中间穿插的片断虽然比演播厅的画面要粗糙,但是画龙点睛,成为了节目的又一亮点。 看过《上班那点事》,我想起韩国的〈黄金渔场〉和台湾的〈全民大闷锅〉。〈黄金渔场〉以解决大韩国民的烦恼为由头,在网络上征集和票选一些类似《上班那点事》中的某些话题,一些比较尴尬的、人与人之间的问题,在演播室里嘉宾和主持人公布话题、分配角色。然后开始搞笑的演绎,浙江卫视有在学,今年开了一档节目,叫〈三个女人一台戏〉,曹启泰也有在里面参与,但是这个连剧本都原封不动扒人家的节目,收视表现一塌糊涂。而台湾的〈全民大闷锅〉,一开始叫〈时事开讲〉,也聊一些社会话题,收视率也不行,改成现在的固定演员模仿某些台湾著名人物,以那个著名人物的姿态和口吻来在节目当中去进行讨论,收视率暴增,听说去年底上海也想作一档这样的节目,但是没有作起来。 节目的定位和设置,决定一档节目的成败。唯众传播对于节目有自己的想法、判断和定位,是一个有灵魂的年轻的媒体公司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