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户口成为就业招聘双刃剑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9日 08:21 中国青年报

  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都很受伤

  户口成为就业招聘双刃剑

  实习生 王烨捷 栾明月

  “招聘要求:1、北京市户口(条件不符者免谈)……”不久前,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一场应届生招聘会上,一家参展单位的招聘广告上醒目地写着“北京户口”四个大字。

  同一场招聘会,许多没有在招聘要求中提出户口限制的企业却遭遇了另一种尴尬——一些应聘者不看单位、不看职位,只问能否解决北京户口。一家外贸公司的招聘人员告诉笔者,他一天下来至少遇到过十几个这样的人。

  采访中,笔者发现,能不能“落户”已经成为很多学生选择工作时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有11168人参加的调查中,40.7%的人认为现在户口仍很重要。如果在“好工作”和“解决户口”之间非要选一个的话,有23.0%的人宁愿选择“解决户口”。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毕业生看重户口的原因主要涉及毕业后租房难题、孩子落户教育以及个人权利保障等问题。其中,毕业后是否能够“以合法的身份”租住房屋是决定毕业生们去留的关键。

  暂住证和暂住房,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张萌现在北京一家外企做企业管理工作,今年已经是他毕业后在京工作的第三个年头了,他的户口至今仍在河北老家。一说到户口问题,张萌就皱起了眉头:“刚毕业时,别人给介绍了个房子,见了房东,他首先问,是北京户口吗?”因为不是北京户口,张萌毕业后的第一次租房宣告失败。

  “后来我又试了几家,家家都要看户口或者暂住证。没有居住地,派出所不让办暂住证!没办法,我后来只好到街上办假证、假文凭的地儿办了一个假户口,花了300元,这才骗到个住处。”

  3年前张萌的难处,3年后同样给后来者带来了困惑。

  据北京市公安局公布的《暂住证申领办法》规定:暂住在出租房屋的,由房主携带租赁合同,带领其到暂住地公安派出所申领暂住证。

  另据北京市公安局公布的《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与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承租人是外来暂住人员的,应当带领其到公安派出所申报暂住户口登记,并办理暂住证。

  “房东都不愿意带我去办暂住证,嫌麻烦。”今年毕业的张兰春节过后一直忙着在北京找房子,却因为没有暂住证,房东又不愿帮她办证而不得不住在宾馆客房里,“有个房东说,办证可以,但要每个月多交5%的租金。”

  这多出来的5%,其实是北京市对出租房屋租金收入征收的综合税税率。房东不愿为外来人员办理暂住证,除了“嫌麻烦”外,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逃避执法机关的“备案”。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介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该公司挂牌出租的房屋备案率还不到两成。

  毕业生中,像张兰这样没有暂住房就没有暂住证,没有暂住证又租不到房子的人不在少数。

  一些同学与房东协商之后成了没有暂住证的“黑户”。即使这样,在2006年9月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出台规定称,“外地房客如没办暂住证,需立即退房,房主需交纳月租金5倍以下罚款”。之后,敢容留“黑户”的房东也越来越少了。

  而另一些同学则期望通过应聘转入北京户口,从“本质上”解决暂住证之扰。如此,便出现了文章开篇招聘会上的一幕。

  据悉,尽管《北京市外地来京务工经商人员管理条例》在2005年已经废止,但暂住证管理办法依然得到了保留。

  我国的暂住证管理办法已经延续了20年之久。虽然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地从2000年以来出台了一些化繁为简、便民利民的暂住证管理改革办法,但目前,在办理住房贷款、学车申请驾照、银行挂失等环节,外地来京务工人员仍然需要出示北京户口或暂住证。

  不能让孩子成为“小黑人”

  除了刚开始工作几年的住房问题,未来宝宝的落户和教育问题,也是毕业生集中关注的问题。

  “没有户口,要让孩子上北京的学校,得付不少借读费!”200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张萌没有北京户口。好朋友劝他:“为了将来孩子念书,去搞一张北京户口吧!”

  当时,张萌觉得孩子有没有北京户口无所谓,“只要有钱,什么学校不能去?”

  2005年秋季开学起,北京市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就学全面免收借读费;随后,天津、上海、浙江、陕西等地也制定了对外来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的政策。

  念书是便宜了,但是没有户口,高考怎么办?以上海为例,在上海接受教育的外地孩子,高考时如果还没有办到上海户口,就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参加考试。

  “这一考,可就差100多分呢!”张兰说。

  北京某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蔡老师告诉笔者,与国家干部、高级技术类人才留京相比,应届生投靠有留京指标的用人单位是“最快、最简单”的方法。

  用人单位:户口是把双刃剑

  与应届生迫切的户口需求相比,用人单位拉出户口大旗似乎有些无理取闹。

  早在2001年8月,北京市人事局就取消了登报招聘须明示本地户籍要求的规定。5年过去了,为什么还有单位打户口的主意呢?

  北京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北京人在本地路子广,可以承担一些销售任务”。

  另据了解,同样的情况在上海、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也存在,还有一些生活水平较高的省市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然而,除了上述两项因素以外,还有一些单位限招本地户口的原因则比较特殊:他们是“吃了户口的亏”,不得不做出“自保”决定。

  “我们去年招的应届生,解决户口后,今年全都走了。”本文开篇所述国企的招聘专员气愤地说,“所以今年干脆就不招外地学生,也免得每年费神申请留京指标了。”

  每年三四月,进京指标苦了毕业生。一年之后,无奈的一方轮到了企业,获得户口的新员工开始了一轮跳槽离职的“热潮”。

  一项统计显示,北京某电机厂,近5年接收大中专生300多人,至今已调走200人,占70%;某设计研究所,近年招收的5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已有30多人调走,占60%。

  户口这柄双刃剑在刺痛了毕业生们之后,短短一两年时间,又回过头来狠狠给了用人单位一刀。当初,一些打着“解决户口”的大旗,低薪招聘高材生的用人单位,如今又不得不回到招聘会上。

  本报北京3月28日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