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让外派经历变成一次美好的旅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7日 06:55 《中外管理》
晓庄 子荷 如果外派员工和家属能更主动、更积极地面对外派,这次经历同样可以成为一种享受。 和许多痛苦的外派员工家属不同,从德国总部被派往中国的詹姆斯太太,就将外派变成了享受。 “我身边的许多朋友,都在忙于自己的新事业,有的在学习中文、学习中国文化,有的在院校里担任外籍教师或者翻译类工作,还有的太太热心于公益事业,或者干脆做起了快乐的家庭主妇。如果是有事业心的女人,即使是当了家庭主妇,也是要做最出色的那一个,这并不会致使她们的事业心无处发挥” 。 从事贸易工作的詹姆斯太太有一个“壮举”:“我把在德国贸易公司的业务,开展到了中国。虽然公司开始并不同意,因为他们对中国一无所知,也从未有过这个想法。但是,他们最终支持了我的创意。可能看起来这是很不可思议的事,但是只要你能想得到,会有很多好的解决办法。关键是要学会寻找到自己的快乐”。 多数情况下,外派代表着企业对员工的认可和期望。甚至,将分部员工短期派往总部,在很多公司看来都是一种褒奖。得到企业赏识与重用的外派员工以及家属们,何不把这样的外派当作美好的旅行? 有着外派经历的人士都有自己的经验,不妨与大家分享一二。 经验一:不是不可以讲条件 面对公司的外派,也不是完全不可以讲条件的。 “最初企业给我定的外派时间是两年,可以带家属。但是当时小孩儿才只有3岁,而太太又暂时不可能放弃工作。所以,我坦诚地将自己的苦衷和企业说明,希望可以将时间缩短为一年,哪怕一年半。当时,我的想法是,如果公司同意,我义不容辞;但如果不同意,希望他们可以物色更适合的人。”有过外派经历的王先生说。结果,经过几次与公司的“谈判”,王先生最终接受了外派任务。 当然,这种情况也视企业而定,对于重视人文关怀的企业也许可行,而有些情况下也许不能更改,但起码可以得到理解和更为优厚的补偿。因此,有想法就一定让企业知道,虽然并不一定能达成愿望,但不沟通就根本没有遂愿的可能。 经验二:先给自己一个理由 人生永远处在抉择中。选择之前必须先说服自己。不管自己是否接受外派任务,或者无奈必须接受,都要给自己找一个坚持决定的理由,并且永远不要对这个决定后悔。 无论是“为了丰厚的薪酬,让家庭有更好的生活”,还是“为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还是为了“不辱使命,不辜负企业的信任”,只要你自己觉得值得,足矣。 同时,外派人员的家属也同样要给自己这样一个理由,无论是选择了暂时的分离,还是选择暂时放弃事业(当然也不乏兼得的可能),甚至你的理由可以是:重新找到一次恋爱和思念的感觉。 经验三:别被“经验”打倒 在员工外派前,很多企业都会给员工进行各种适应性训练。于是,你一定会听到或者在网络上看到许多相关的资料,“因为家庭因素导致不成功的几率”或者“因为外派导致家庭破裂”的数据,总会让人心有余悸。对未来的不确定,可能会把这种心理负担呈倍数级地放大。 有着几年外派经历的方先生的经验是:“不要过于担心和害怕,包括你对家庭的信心和对未来的预测。反而是外派的经历,会让家庭变得更为团结,这是我个人的感觉。” “谁又不是在不断地取舍中,寻求心灵的平衡呢?其实,有时给自己负面心理暗示多了,就难免会形成阴影。”方先生说。 经验四:小小“假公济私”一下 事实上,如果冷静下来思考,趁外派期间,自己包括自己的另一半还可以完成不少私事。比如:年轻的妻子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安心享受一下做全职太太的悠闲,生个宝宝,在学业上进一步进修,或者干脆把业余爱好专业化(比如:可以摄影、美食、参加公益活动)。夫妇二人可以趁机彻底改换一下老套的生活方式,在新的城市给自己营造新的居室,甚至塑造新的形象。如果是跨国外派,趁此机会,好好学习并运用一种新的语言,也是国内的人所羡慕和期盼的。还有不少人利用在外地的时间,写写异地见闻,这可是不少媒体热烈欢迎的稿源。 经验五:享受守望的距离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对于一个生命力旺盛的人来说,爱和孤独都是享受。”于是,当你可以把爱和孤独当作享受来品味时,遥远的相思就会是恬淡的浪漫,就像最美的诗句往往出自于别离的日子。 丁兰是位“留守”太太,虽然电话、网络可以随时和爱人近在咫尺,然而她还是喜欢在每天临睡前,用漂亮的日记本记录心情思绪,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这已然成为了一种习惯。“这一定是他收到的独一无二的礼物”。 近来,丁兰报了一个和孩子同时上课的成人舞蹈课程,同时她也准备考研,并且打算重新装饰一下家居,“我希望给他制造一个又一个惊喜……” 总之,利用既定生活被迫终止的机会,重新规划一下新生活,你会发现:世界还是一如既往地美好,甚至,更美好。 (责任编辑:金 珂 九 州)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