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职场 > 正文
 

毕业了 失业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11日 10:07 招商周刊

  又到了高考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

  山东历来都是高考考生大省。2005年,山东省考生数继续居全国之首,为73万人,其中有52.7万走入了大学的校门。2006年,考生数字增加到80万,占全国的十分之一。

  每年报志愿时,从学生到家长,所谓的选择都显得艰难又茫然。各种信息纷繁复杂:
四年前的热门专业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四年前的冷门专业却成了“香饽饽”;大学生就业难,技校生却日益走俏且收入不菲……这种情形下,究竟该怎样作出选择,才能保证四年后不走进“毕业即失业”的痛苦境地?是选好大学的一般专业,还是选一般大学的好专业?

  □ 首席记者 孙玉敏

  一个本科生的求职遭遇

  “这个月我一定要找到一份工作!”走在青岛6月的街头,赵晓倩(化名)一遍又一遍地对自己说。

  从2005年2月开始,赵晓倩就辗转于青岛各个人才招聘会,不停地寻找机会。但长达500天的求职生涯并没有给她带来一份像样的工作,她至今“漂”在青岛。

  赵晓倩家在农村,2001年考入青岛某综合性大学。赶上了高校扩招大潮上了本科,也赶上了大学生就业难而备受找工作之苦。

  “现在的生活只能用一个‘惨’字形容。”尽管同学一直帮忙垫付合住房子的租金,还不时借她点生活费,赵晓倩还是觉得惨到了极点。现在,青岛市人才市场每年360元的档案保管费,对她也成了很大一笔支出。

  据了解,像赵晓倩这样“漂”在社会上的毕业生目前还有很多。从2001年到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始终只有70%左右。2005年,山东省这一数字为74%。按照官方的统计数字,有30%的毕业生是“漂”着的。实际上,真实数字比这还要高出许多。像赵晓倩,在官方的统计数字里,赵晓倩是找到工作的那一类,因为她已经通过人才市场签订了就业协议。为了拿到毕业证,为了户口不被打回原籍,许多学生选择像赵晓倩这样“假就业”,通过人才交流市场与一家企业签订一份假的就业协议,然后由人才市场帮忙落户并代为保管自己的档案。

  本科生实际就业率可能不过半

  “根据我们班和我所知道的其他班级的情况,我觉得真实的就业率不到50%。”赵晓倩这样告诉记者。

  相比官方统计数据,这一数字也许更能真实说明2005年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状况。

  2006年,这种状况更加突出。谈到今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青岛大学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解涛用了“很严峻”三个字。他分析说,2006年全国毕业生数量为413万人,比去年增长了22%,而社会需求总量却减少了20%。这一增一减,使得2006年毕业生就业更难。而青岛的形势更严峻。因为青岛属于山东的经济龙头城市,是毕业生向往的大城市之一。“2006年青岛各大高校的毕业生有60%-70%选择留青工作,加上外地到青岛就业的,保守估计,青岛市的毕业生数量比去年增加了一倍。”解涛说。

  由于毕业生数量的增加,毕业即失业已成为青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得不面对的现实。这也让赵晓倩这样2005年的毕业生处境更加艰难。

  赵晓倩学的是新闻。这是前几年的一个热门专业,找工作也相对容易。但当她毕业时,由于连年的扩招,竞争已十分激烈。据了解,在大规模扩招前,全国开设新闻专业的院校约有300多家,每年毕业生1000—2000人。而目前开设新闻专业的院校已经有670家,翻了1倍多;每年毕业生1.5万人—2万人,翻了10多倍。前段时间,青岛一家媒体要招聘15个人,结果居然有900多人应聘。

  近年来,新闻、国际贸易、金融、计算机、生物工程等都是报考的热门。但就业时,这些专业却几乎成了“冷门”。虽然社会需求和相关岗位仍然比法学、哲学、中文、物理、数学等传统专业多,但竞争者更多,就业似乎更难。

  专业设置不合理是就业难根源

  “客观上,扩招、就业市场需求不足,都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但归根结底,大学专业设置的不合理是根源。”一位专业人士这样分析。他告诉记者,目前山东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盲目追求大而全、专业设置重复、院校特色淡化等现象。他认为,部分专业的确社会需求量较大,一段时间内炙手可热。可各校纷纷开设后,便缩短了这些专业的“热度”周期,使原本的长期需求变成了短期需求。当需求饱和时,所谓“热门”也就成了“冷门”。

  山东省教育厅曾对山东省内104所高校办学情况进行过调研,结果显示:专业设置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趋同、追热的现象。以计算机相关专业为例。在山东省的本科院校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有32个,信息与计算科学26个,相加共58个。高职院校中,计算机应用技术62个,计算机网络技术44个,软件技术30个,计算机信息管理22个,相加有158个。

  另外,专业求全现象也比较严重。在教育部公布的本科11个大专业门类中,山东省许多高校都达到了8至10个。

  为此,4月24日,在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会议上,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尖锐指出,就专业结构而言,热门专业过于密集,特色专业、应对就业市场需求的专业不够协调是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

  与此同时,山东高校专业总数在急速增加。虽然中国大学专业设置越来越强调就业导向,但专业数量激增的背后,是很多高校设置专业时的盲目、随意和跟风。

  翻看山东省高校的招生专业目录可以发现,山东省每年新增的本科专业都有上百个。2004年新增专业147个,2005年新增197个。这些新增的专业正是扩招的“生力军”。由于新增专业在师资、图书、实验设备、实习场地等资源上存在一定差距,毕业生素质变得更加参差不齐,就业形势也就更加严峻。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走高

  然而,在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大背景下,不少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却出奇地“走俏”,就业率往往超过95%,少数甚至达到了100%。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是青岛市独立设置的9所普通高职院校中的一所,1999年开始筹建,在与青岛教育学院合并后,目前在校生达8000余人,近几年其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5%。

  曾经炙手可热的学历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上输给了曾长期“坐冷板凳”的技能型人才,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与青岛市部分中职、高职类院校的接触中,记者了解到,他们的毕业生就业率高,主要得益于其灵活的办学机制和面向市场的就业导向。这类学校大都着眼于为社会培养生产、服务、建设第一线急需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一般来说,其所设置的专业大多为工科类专业,并且都将实训课程作为理论教学以外的第二大部分,其师资力量中的双师型教师(拥有教师资格证和职业技能等级证)通常占很大比重。

  由于根据市场需要定向培养,职业院校毕业生通常具有相对较强的实际操作意识。这正是企业所看重的。2006年,海尔共招收了职业技术类专科生300多名。海尔集团人力资源本部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对于这部分毕业生,海尔更侧重于考核其以动手操作能力为核心的专业技能。

  职业院校的“杀手锏”

  面向市场需求随时调整专业设置,这是高职就业率提高的“杀手锏”。在进行专业设置和调整时,他们都充分考虑了市场变化,新专业和新课程会在第一时间随着市场需求的产生而产生。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招生与从业指导处处长刘建东告诉记者,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每年的招生计划都是根据市场需求调研情况确定的。2006年他们学院增加了一个培养具有良好英语、韩语基础的家政服务人才的专业。刘建东说,这个专业的开设,是职业院校面向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的最好说明。2005年,韩国驻青总领事馆发现青岛缺乏能够为在青生活的韩国人提供家政服务的人员,就向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开设相关专业的建议,并愿意帮助他们向韩资企业推荐毕业生。接到建议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立即动手考察市场,很快就将这一专业列入了2006年的招生计划。暂定招生40人。

  另外,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式”培养,是高职院校的另一“招数”。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根据企业生产岗位的需求,设置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量体裁衣地培养人才。

  刘建东告诉记者,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从建立之初就坚持“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发展产学合作,先后与海尔、澳柯玛、香格里拉大饭店等70多个单位达成联合办学意向。

  2005年,他们与海信集团联合开设了“海信班”。这是海信集团派专人从该院电气自动化、计算机应用、应用电子和计算机通信四个相关专业的大二学生中,经过至少两轮的选拔,选出35人组成的。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除了教学计划上的课程以外,这个班的学生增加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社交礼仪、海信产品原理和工艺质量等课程,而这些课程完全是根据海信集团的需要设置的。大三第二学期,这个班的学生开始进入海信集团的各个分公司实训。实训结束后,根据“海信班”成立之初三方签订的协议,所有学生均进入海信工作,6月10日前已全部签约。据该院信息技术学院院长孙钢介绍,目前进入海信集团(北京)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习的“海信班”学生,实习工资(含加班费)已经达到1700元。据了解,这一工资水平比许多本科毕业生的实习工资还要高出四五百元。

  中国教育有待向能力性教育转化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人们心中一直都被摆在“次等教育”的位置,很多人都觉得这是考不上高中或大学之后的无奈选择,觉得毕业后要低人一等,上升空间不大且要被打上“蓝领”的身份烙印。职业技术类院校的就业率和薪酬水平的持续走高,无疑开始颠覆这种观念。

  同时,它以事实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高等教育价值的真正体现,应该是看能够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赋予学生什么样的能力,而不是看能给学生什么样的文凭。中国必须由以前的学历性教育向能力性教育转化。

  目前,这一转化正在进行中。典型的证明是企业的用人观念更加理性。国内一个知名招聘网站的分析数据显示,目前,用人单位认为学历越高越好的仅占21.3%,更多的企业真正重视的是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以及业绩。

  但尽管如此,这一转化离成功尚有遥远的距离。例证之一是目前技术型人才仍存在巨大缺口。

  “中国目前缺口最大的是中等人才,准确地说,就是缺少拥有中专学历到大专学历的技术型人才。”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建军说。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统计,目前我国高级技工整体缺口达数十万人。现有的高级技工仅占工人总数的5%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比例相差甚远。山东省技能人才同样严重短缺,高级技工和技师更是匮乏。在山东省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技术工人中,高级工仅占12.9%。这已成为制约山东省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的“瓶颈”。

  同时,以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为主的高职教育院校的在校生数量和增长速度远低于普通高校。

  山东省教育厅官方网站数字显示,到2005年年底,山东省共有高职院校57所,在校生29万人;高级技工学校34所,在校生15万人。合计44万人。而普通高校的在校生数远比这一数字庞大得多,为117万人。

  高校面临“大而全”误区

  有专家认为,从高职就业率走高反观我国本科教育,可以发现其技术型专业设置过于死板、与实践严重脱节等问题。

  目前,山东省许多高校都提出了“研究型、综合性、多学科”等目标定位。日前,在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会议上,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分析了这些目标定位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盲目追求“大而全”,都想办成全科类的综合性大学,本科院校朝着综合大学迈进,高职院校也开始往这条路上走。二是拼命“升格”、上层次,高职要升本科,本科想上硕士点,有了硕士点想上博士点。

  定位相似,盲目求大求全,重研究轻应用……这使得山东省的高校越来越趋同,越来越缺乏自己的特色。而同时,这些高校却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尤其是生源竞争。

  据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的数字,从山东的生源市场来看,大约还有5年的充足生源。从2011年开始,整个生源市场将会平稳回落,到2013年会出现一个较大的变化。统计分析表明,2013年,山东省大学适龄人口,即18岁到22岁之间人口的数量,将比2008年下降50%左右。可以预见,2013年后,不断减少的生源将使部分高校被淘汰。

  被淘汰者是谁?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分析说,在过去以学历为标准的时代,首先淘汰的是高职高专,然后才是本科院校。但随着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由学历向能力的转变,被淘汰的将是那些内涵发展不足、不能赋予学生恰当能力的学校,学历高低将不再是关键。

  抛弃“大而全”分类办学?

  为了不在竞争中被淘汰,高校的出路将是打造办学特色,走出“大而全”误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如果不注重内涵发展,将没有生存的余地。

  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学都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专业越全越好。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这所有250多年历史的名校,至今没有自己的法学院、医学院和商学院,但在《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布的2002年美国大学综合排行榜上,普林斯顿大学却超过哈佛和耶鲁,位居第一。并且,其数学、物理专业至今仍保持着世界一流的水平。

  据美国卡内基基金会调查显示,美国现有3800多所高校中,绝大多数是培养专业型、应用型人才的高校,研究型大学仅占3%。

  齐涛认为,山东省高校应该像国外高校那样明确定位,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类型:第一个是以博士学位授予为主的学校,培养高端人才,包括未来的大学教师、专门的科研人员、高层次的管理人员;第二个是除博士授予单位之外的其他本科学校,办普通本科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第三个主要是高职院校,直接面向生产第一线,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分开层次后,各高校应有针对性地提高办学质量,逐渐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

  对此,青岛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尹增刚认为,齐涛实际强调了一个分类办学的概念。一部分高校要办成研究型大学;一部分要办成教学研究型或教学型大学,主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普通劳动者;还有一部分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的劳动者。

  “可以肯定,将来高校面临的将是分类办学的竞争。那些能够找准或科学界定自己办学定位的高校将是竞争中的佼佼者。”尹增刚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