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告急 汽车业无人问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 09:21 中国经济时报 | |||||||||
本报记者 章小星 稀缺、告急、高管跳槽、人才流失……出现在2005年的有关汽车业人才的频率最高的几大词汇。 有媒体在评定2006年的热门行业时,把汽车业人才的火爆程度定位为四颗星。纵观各
1999-2000年每个月汽车人才的招聘量只有几百个,这个数字到了2001年、2002年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达到了几千个。现如今,职位需求更是水涨船高,最多时高达上万个,而且居高不下。 2005年,许多国际知名汽车公司开始在内地设立办事处。尼桑、丰田等品牌不再靠内地的代理商来做,而是自行组建团队。据记者了解,诸如一汽、奇瑞等车企也有扩建军队的打算。这些原因加剧了跨国公司对汽车人才的争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资深汽车人、研发工程师、具有几年汽车销售经验的人才都是各大车企角逐的对象。而随着自主研发的热潮兴起,高素质的本土研发人才日益走俏。欧美发达国家的汽车行业中,汽车研发人才一般都占到30%以上,而我国还不到8%。 为了招募急需的人才,汽车企业用尽各种招数,打破了“门第”局限。企业把校园招聘会从大学扩展到了中专甚至技校,目前国内企业屯田圈地、招贤纳士的绝大部分是应届毕业生。一方面是基于一将难求,另一方面也开始着眼于自己培养队伍,以提高个人对企业的忠实度。但培养一个人才需要漫长的过程,熟手对于成长中的企业必不可少,因此国内企业一边使用猎头挖别人的墙脚,一边从海外招募“外援”,导致的直接结果是:跳槽空前频繁。汽车业高管几易其主已是家常便饭,新兴行业的特点也造就了一批“速成”人才,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在某家大型车企待上几年,摇身一变成精英被猎头盯上的事例更是层出不穷。 “高流动率引发人才危机,直接原因就是人才稀缺,而行业的高增长与人才的高稀缺带来的必然结果是行业的高薪金。”北京外企太和顾问公司高级顾问汪钰告诉本报记者,“汽车行业的薪酬在过去几年的增长速度非常快,近似畸形增长了。” 2006年,中国车市进入一个缓慢的增长态势,而对汽车行业高端人才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北京、上海、广州、沈阳、长春等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是人才需求比较密集的地区。汪钰表示,市场竞争越激烈,本来在中国就非常稀缺的汽车业人才更加炙手可热,所以虽然受到利润下滑的影响,但行业整体薪酬水平不会下降,其背后个人更高的价值回报将进一步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