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抑郁的救赎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15日 21:29 《职场》杂志
你是否觉得自己在过度工作,过度透支? 你是够感觉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容易疲劳或者会总感觉身体哪里不舒服? 你是否有些犹豫不决,记忆力下降,创造力衰退,且因此开始动摇对自己原本良好的认同感? 你是否意识到工作开始不那么受控,之前还未完成的任务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影响到你后续工作的进展,你内心着急、焦虑、沮丧,却不知道怎么做才好? 如果你对上面的提法频频点头,那么你是否意识到,你非常需要仔细阅读本期特别策划! 金 • 凯瑞服用抗抑郁药物已经相当长一段时间了。 晚年的张爱玲在给文学史家夏志清的一封信里说 ,“我这几年是上午忙着搬家 ,下午忙着看病 , 晚上回来常常误了公车。”她总感觉有一种来自南美、小得肉眼几乎看不见但生命力特别顽强的跳蚤充斥在她的左右 , 其实她已患上强迫症。 地球人的催笑弹“憨豆先生”出演《英国间谍约翰尼》后不久被确诊为抑郁症患者 , 在美国亚里桑那州一家心理治疗中心接受心理咨询。 奥 黛 丽 • 赫 本患 有一 定 程 度 的抑 郁 倾向, 她的传记作家写道 ,“她曾经一千零一次地想象那些她曾经失去的东西 , 后来连得到的也忘记了。” 日 本 前 首 相安 倍 晋 三宣布 辞 职 的 第二天 , 就因为身 体 衰 弱 和精 神 焦 虑住进了医院。 相 信 吗?牛 顿其实得过抑郁症。 香港词坛教父林夕,患有严重焦虑症。 还记得吗?鲁迅当年在日本仙台学医时 , 为了把血管画得更美一些而不惜改变血管的实际位置——诗人冯乃超这样评价鲁迅 :“事实上 , 他是‘恭维’及‘害怕’的强迫症病人。不然 , 他不会切齿的骂人‘害怕’,骂人‘恭维’。鲁迅何苦来由 , 胁迫于自己做出来的观念 , 终至缩入绍兴酒翁中 ,‘依旧讲趣味’去呢 ?” 贝克汉姆承认自己有强迫倾向, 坦承自己经 常 重 复 一 些 行 为 ,如反复将家里的东西整齐地排放好、反复做清洁、过度追求完美等等。 成龙在拍摄《宝贝计划》时说 :“可拍可不拍 , 我有心无力 , 无能为力 , 拍戏时还得了忧郁症。每次拍完戏 , 都会把自己关在房间里 ,不跟任何人讲话。” 旁边那两人窃窃私语好半天了,还捂着嘴笑!很可能是在说我什么……没错,一定是在谈论我,办公室就我们三个人他们还能说什么,你看他们为了避嫌还故意不看我。 睡不够,我一天睡12个小时还是觉得睡不够……我中午12点起床还是觉得没精神。 真烦!我老觉着有什么事情要发生,这真让我心烦意乱。 啧,我怎么不确定大门锁了没有,还是再上楼确认一下吧。你说我这猪脑子,又得爬一次5楼…… 总是觉得很疲惫,每天都感觉自己是强打着精神去上班,晚上下班回来,别说做饭,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 周围的人越热闹,心里越寂寞。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晚上一点儿声响我就得醒,醒了就很难再睡着,前几天买了两条鱼,晚上它们在水面吐泡泡的声音都能把我弄醒,真的,我发誓我可一点没夸大其词! 近来是怎么了,完全对“那事儿”提不起兴趣…… “最近免疫力下降,我都带状疱疹了我!”,“不新鲜,我们公司仨儿!一个长在后脖颈,一个在大腿,还有一个最严重,‘缠腰龙’!” 胃疼。没辙,坐办公室的人,有几个胃没毛病。 我告诉自己必须睡着,可闭上眼睛就跟睁着眼睛一模一样。 又又又感冒了,我那些防流感的疫苗算是白打了。 我看问题总是容易想到它不好的一面,我也知道自己这样很消极,可是控制不了。 我也知道压力管理,我也知道要把事情分出个轻重缓急,可事实是眼下的每件事情都非常重要,非常关键!我就像个陀螺一样被这些事情赶着走,从这里奔到那里,简直跟流窜犯一样,人生过成这样还有什么意思。 咦?我刚刚明明听见手机短信响了,怎么什么也没有? 黄牌警告!你已心陷困境 文/王舒婧 欢迎对号入座。 是否觉得上述独白离你一点儿也不遥远?你也许会在看到某一条的时候在心底大呼:呀,这不是说我么!(我在写它们的时候,也被自己符合其中不少情境这件事给吓到了呢)基于以上缘由,我希望我说这句话的表情足够严肃:轻易不要以为上面这些情境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无论是其中表现出来的现象还是生理反应都在指明:你的心理在对你发出警报。 我不想夸大其词,把这件事情说得多么严重和不可救药,也不想装大尾巴狼,自诩过来人那样告诉你,“没事儿!每个人都这样,既然是大多数人的问题,那就不是个问题。”不,当然不是这样,你完全可以有更智慧的选择。因此你有必要知道,以上这些情境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而你要怎么做才能摆脱,或者说不让这样的情境恶化,同时让自己过得更好。 一般应激综合征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二平和他的学生在全国24个省市做了一项调查,通过调查他发现,中国人患有“一般应激综合征”人群的比例非常大,“几乎百分之百,只不过严重程度不同罢了,当然其中也有不同年龄组和地区的差异,一般来说沿海城市比中西部地区患者人数要多,症状也更突出;而25到45岁年龄段的职场人则是其中的典型。” 那么,一般应激综合征到底是个什么鬼东西? 王二平对此做了详细的解答:“基本上,所有和心理健康相关的问题都要从这里讲起,如果人们持续处于一种紧绷状态下,比如几个月甚至几年就容易诱发该症。临床可能表现为睡眠障碍,比如失眠、睡眠质量不佳或者过度嗜睡,以及偏头痛、呼吸道过敏、消化系统疾病、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带状疱疹、容易感冒、伤口不易愈合、容易留疤、性欲减退等等。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人们认为这些纯粹只是生理疾病,其实不然,这些都属于‘心因性疾病’,归根结底是心理问题造成的。心理的病根儿找不到,哪能治得好?” 除生理反应外,它还伴随一些心理活动上的表征性体现,比如人际交往兴趣减退,社会适应困难,亲友、同事或邻里关系不和谐,负面情绪较多,无所适从,总觉得活得太累,工作效率降低,以及抑郁等情绪障碍。 现在你多少应该明白,符合本文开头的那些情境意味着什么了吧,是的,你已经不同程度地患上了一般应激综合征。 “病”非“病” 一般应激综合征值得我们给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敲敲警钟,但还不至于为此紧张万分,在较浅的程度内,它所衍生出的抑郁、焦虑等倾向并不能算作严格意义上的“心理疾病”,而只是“心理问题”,所以大可不必为此兴师动众地去找医生,随着你阅读本期特别策划的进度,将可以有效缓解这些心理问题(但话说回来,如果上述症状已经比较明显地影响了你的正常社会功能,请一定找心理咨询师)。 “中国人在心理层面一直带有讳疾忌医的态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张建新说,“我们迷信‘躯体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总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要去看医生,但诊断的结果又证明自己没病;另一方面总以为不舒服是‘身体虚,要进补’,觉得‘吃’可以弥补一切,这种心态也变相造成了中国补品市场的发达。但本质上是没有意识到,或者说不愿意承认这是心理问题。” 印度首位女总理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在评论该国必须承认孩子个性这个问题时曾说过一句话,我认为这句话对于我们“承认自己存在心理问题”这个话题来说同样受用,她说:“人们意识到,不承认它,不辅以必要的行动,就会产生重大的社会问题。这是我们通过长期的探索与失败才承认的。” 同理,对于这些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心理问题,我们也应该承认并辅于探索的行动,找到引发这些问题的根源并着手解决改进,才能防患于未然。 “压力”,心病之源 “一般应激综合征的主要诱因是压力。”王二平说,“大家常讲的‘压力’,在心理学中被称为‘应激’。职场白领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而这种状态对其损害非常大,它会导致人的内平衡被破坏。”在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风水学上所谓的“峦头”,即引爆点——比如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或者挫折,就会发生所谓的一般适应综合征。伴随而来的还可能有各种情绪障碍,“通常会表现出抑郁、躁狂、焦虑等倾向,严重的就会引发诸如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既然我们感到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情况都越来越坏,大脑好像日益萎缩,身体机能也逐渐走向衰竭,那为何不勒令自己改变?毕竟,把所有希望寄托于某年某月的某一天你可以背包远行,远离颠倒梦想;或者是放弃身前身后名利,跑到尼泊尔去放羊——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我们真正能做的,是从此刻开始,让生活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 压力能够改变一个人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不再疲惫》一书里提道:“寻医问药者中有75%的人是为了与压力有关的疾病而来。” 看来,在进行更深层的心理问题解读之前,我们十分有必要了解一下,当下白领的生存压力报告—— Stress时代,压力生存报告 文/莫海燕 石丹 今天中国的职场中人,正处在一个充斥着各种激烈竞争的“Stress时代”(重压时代),其中许多人为压力所伤。自2003年起,EAP专业公司易普斯咨询连续4年追踪调查中国经理人的压力状况,分析显示,中国经理人的压力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感觉压力较大或极大”的经理人比例数年来均保持在70%以上,其中男性、26~45岁、入职6~15年、婚姻分离、职位高的经理人压力感受最大。 得克萨斯大学阿灵顿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詹姆斯•坎贝尔•奎克告诉记者:“压力在英文中是一个富有创造力且含糊不清的字眼,多少人使用这个字眼就会有多少种解释。在其语言中,压力这一术语的使用也可以引出许多含义,而且在西班牙语中,压力这个词甚至没有一个直接的翻译。即使是研究压力的专家,对它的定义也无法一致。压力对某些人来说,具有消极的含义,仿佛它是应该回避的什么东西。这真是令人遗憾,因为压力在应对常见的紧急情况和取得高峰绩效方面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当人承受压力,大脑会激发生理机能,分泌一种名为氢氧皮质醇(Cortisol)的压力激素,皮质醇本来为我们提供活动能量,可是,皮质醇水平偏高,会导致失眠及精神不集中,逐渐形成抑郁状态。引起抑郁症的因素现在还不是十分明确,目前学界多认为HPA轴的慢性长期兴奋,和抑郁症关系密切。 在一项压力调查中显示,“中国老板全球最累,平均年假仅10.9天,低于全球老板的15.4日及欧盟的21.7日。”“京沪穗鹏四城调查感觉‘压力大’排位为:上海67%,深圳64%,广州46%,北京45%。70%的白领处于亚健康状态。” 而另一项调查则显示,与男性经理人相比,女性经理人更多地感受到来自人际关系(如得不到上司的指导,受无形歧视)、工作负荷(如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家庭冲突(如缺乏家人的支持)和职业发展(如晋升机会少)等方面的压力。 排名前3位的压力 易普斯调查显示,工作负荷(工作量的大小)、职业发展(升职机会)、工作责任(如决策大小与要承担的后果)、日常烦扰(如会议多)、管理角色(如监管下属)、角色冲突(如面临互相矛盾的工作要求)、角色模糊(如职责不清)、工作与家庭冲突、组织气氛(如上司不指导)、人际关系等是职场白领在工作中可能产生压力的十大来源。 你的健康水平在哪个纬度? 压力固然可怕,但更令人担心的是压力利刃近在咫尺,或者已经为其所伤。在过去两三年里,不少企业家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倒下,再也没有起来。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大中电器公司总经理胡凯、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总裁杨迈、网易公司代理CEO孙德棣…… 情绪耗竭、愤世嫉俗、工作效能、身心幸福感指数是白领们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指标。“情绪耗竭、愤世嫉俗、工作效能,是从心理层面描述工作压力状态的三个角度,是职业枯竭(burn-out)递进式的不同层次的表现。”易普斯咨询高级顾问段兆德分析,“身心幸福感包括心理幸福感受和身体幸福感受,反映个人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个人在生活与工作中愉快、开心、舒适的程度。” 试着问问自己近段时间以来,精力是否充沛、是否具备活力和激情吧,要知道,高情绪耗竭的人更多地表现出丧失工作活力的情形。如果你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没有意义,并常常质疑自己的工作价值,那么你可能就在愤世嫉俗的指标上得分很高。而那些很难从工作中找到乐趣、不认同自己有能力、没有信心更好地完成工作的人,往往都是低工作效能的人。所以,职业枯竭水平高的人,很容易身心疲惫、精疲力竭,感到自己快被工作压垮了;对工作失去热情、越来越不感兴趣,对原来胜任的工作越来越不擅长、能力越来越差。 此外,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压力的伤害,女性经理人面临压力时更容易感受到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应付,缺乏应对困难的信心(心理幸福感差),更容易感到体力透支、头晕或呼吸急促(身体幸福感差),更易感到筋疲力尽、要崩溃(情绪耗竭)。这可能与女性特有的心理、生理特点有关。 以前,企业经理人的压力来源前三位分别是个人责任、组织气氛、人际关系;2006年出现新变化——“职业发展”取代了“个人责任”,进入了前三位。而对一般员工来说,职业发展、工作负荷、人际关系则排在压力源的前三位。此外,工作家庭平衡、组织机构调整、考核、管理变革、生活事件等也是职场人重要的压力来源。 组织气氛:主要指工作场所的条件、环境和氛围,主要是指自己带领的团队、部门下属的士气低落、气氛沉闷、公司组织结构存在缺陷以及其他不受自己控制的因素等。比如,某公司销售经理Kevin表示,在刚升任部门经理时,常常因为下属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达到期待的业绩效果苦恼不已,沉重的压力长达半年之久。 个人责任:指的是经理人在工作中所要面对的风险、肩负的责任和需要承担的后果,比如上马新项目、签订新的合同、新产品投放市场、制订了新的销售策略,一旦出问题需要承担重大的后果,再镇定的经理人也会感到压力重重,这会促使他们小心谨慎地应对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另外,需要做重要决策或者处理模棱两可、较为敏感的问题时,经理人一般也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职业发展:可以分为开始职业、发展职业、维持职业、结束职业和转换职业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因素造成人们的压力。职业停滞、没有晋升和发展的机会,是初中层管理者一个重要的压力来源,尤其对25岁以下的职场白领来说,他们的职业发展压力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易普斯调查,2003年,他们在职业发展上的压力得分为2.96分(最高6分),2006年则达到了3.92分。 人际关系:就是职场中的人际环境,包括与上司、同级、下属之间的关系。在与上司沟通、向下属布置工作、与同级进行工作衔接这些过程中,经理人都可能会感受到压力。其中,与上级的关系带来的压力最大。比如,与上司之间缺乏探讨和沟通,工作上得不到上司的指导和支持,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得到重视,取得的成就不能获得上司的反馈和认可等等。 易普斯小贴士 怎样才算良好的压力感受力? 良好的压力感受能力,应该是随时随地都能确认自己感受到的压力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当压力过小或过大时能够及时觉察,并积极主动采取控制式的干预手段或寻求专业的帮助,及时将压力水平调整到不影响个人身心健康、对个人发展发挥积极效果的水平。研究发现,当压力保持在适当水平时,我们可以获得较高的身心幸福感受,并降低职业枯竭水平。 当“减压”、“压力管理”、“压力解决方案”……这些词日渐汇成了职场最流行的话题之一的时候,我们生活在重压下面,该如何应对这些压力? 压力解决方案 文/莫海燕 我们每一个人感受到的压力可以分为三类,其一是可消除且有必要消除的压力,比如,来源不明引起的压力;其二是没有必要消除的压力,它们可以提升个人的成就动机和执行力,比如追求成功带来的压力;其三是不可消除的压力。有些情景不可避免发生,有些事情不可不做,这一类压力是不可消除的,比如工作期限的压力。对此,易普斯咨询高级顾问段兆德的建议是:“对后两类压力的管理重点应该放在降低或消除压力的主观感受上,比如做放松训练可缓解因压力导致的肌肉紧张、心理焦虑,适当的有氧慢跑可补充因工作压力消耗的体能和精力,激发活力。” 找到你的压力源 倘若去向“压力管理”方面的专家求助或者参加“压力管理”的培训课程,你将会发现,在急切处理你的压力问题之前,专家会帮助你先找到压迫你的压力源,“事实上,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这一点。”易普斯咨询首席顾问张西超说。 更常见的情况是:很多人常常感觉自己工作效率降低、情绪低落、倦怠和疲乏,乃至出现身体上的种种不适,如抵抗力下降、失眠、精力难以集中等,深受其困扰,却弄不清问题出在哪里。他们盲目地购买压力管理的书籍、参加培训、寻找窍门和技巧。张西超认为:“弄清压力来源的过程本身就是压力管理的一部分,是缓解压力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在进行压力管理时,先弄清压力来自何处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谓压力源,就是那些导致你身心紧张状态的情境或事件,比如工作量过大、工作时间过长、职业发展前景暗淡、人际关系紧张、家庭变故、情感问题等。 控制它,而非回避它 面对压力,每个人都会做出不同的反应。据调查,经理人最常用的三种压力应对方式是:控制式、支持式、回避式。易普斯咨询建议经理人多用控制式应对,适量使用支持式应对,尽量不用回避式应对方式。 控制式应对方式:指积极主动地以问题为中心,针对不同压力做出反应,是最优的压力应对方式,也就是说,要寻求有用的信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或环境,来改变自己的情绪状态和个人与环境的关系。 支持式应对方式:一般利用个人或社会的资源支持来对压力做出反应,如转移注意力、寻求压力的释放或进行压力的宣泄等,如果能够建立起有效的支持系统,那么该应对方式就会在压力管理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对那些工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的职场人士尤显有效。它的不足之处是过于依赖环境和资源,一旦支持的资源发生匮乏,就会导致压力适应紊乱。 回避式应对方式:是消极地忽略或回避压力,甚至否认压力的存在,当压力慢慢累积超过一定界限后,就会造成个人的突然崩溃。回避式应对是一种以情绪为中心的应对,它并不改变人与环境的客观关系,而是调节由压力引起的情感上的不适。它最基本的策略就是转移注意的焦点,避免思考引起压力的原因。当个体认为自己对所处环境不能做任何事时,情绪为中心的应对将占主要位置。 “比如,当工作量很大时,你学着预先做好计划、选择性地把精力集中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将问题按轻重缓急排列并依次处理;掌握更成熟、理性的处事方式;丰富专业知识……这些都是控制式的压力应对方式。而扩展工作以外的个人兴趣及学会消遣,比如运动、画画、散步、旅行、KTV等;向理解自己的亲人/朋友倾诉;运动……则属于支持式压力应对方式。”段兆德解释道,“而常见的回避式应对行为主要有:不去考虑它;不相信那是真的;把问题先放一段时间再说;认为有些事情并不是那么重要,别太认真;想想有些人状况还不如自己,心里舒服一些;顺其自然,平心静气等。” 调查发现,高职位、高学历、高年龄、高司龄的经理人使用控制式应对方式的比例高于其他经理和普通员工,支持式应对方式的使用普遍出现在普通员工身上。 “我建议每个人建立起至少一两份可以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可以倾诉的友情;培养一种兴趣爱好,比如画画、书法等;坚持一种体育锻炼,比如打球、跑步、游泳等。勇于面对问题、正视现实、积极主动去解决压力;学会并坚持做好时间管理、任务管理……做到这些,我相信每一位职场人士都可以很好地把自己的压力控制在发挥积极作用的水平上,免于压力的危害,并在压力的推动下走向成功。”易普斯咨询高级顾问段兆德这样建议每一位职场人士。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说,即便我知道要找到压力源、要控制压力,可我找到了以后要怎么办呢?别着急,接下来我们提炼了四种职场白领普遍面临的压力情境,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管理压力,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 压力情境一:时间总是不够用,时刻都处于Deadline。 时间管理,改变拖延习惯 文/单宁 为什么事情总到Deadline的时候才开始着手?实践告诉我们,不是时间不够、事情太多,要命的是我们总在拖……拖延是偷窃时间的贼,是时间管理中最主要的罪恶。不知你是不是有这样的体验,越是手边的事情多的时候就越容易走神,比方上网看看新闻,查查邮件,回复邮件。真正该做的事情要么难以进行,要么就不想开始。 “人们的行为模式多半较重视短期或者即将发生的事情。”加拿大Calgary大学商学院Piers Steel教授说。这似乎也说明了这样一种现象:我们对于长期的事情比较没有感觉,因此非得等到接近最后期限了,才感觉有工作的动力。人们在Deadline步步紧逼的过程中抓狂不已,正常的生活倒像偷欢。 拖延的3种类型 人们通常有三种类型的拖延习惯:拖延不愉快的事情、拖延困难的事情、拖延难做决定的事情。“我希望”和“我就是开不了头”成了很多拖延的借口。 “我希望”通常是希望不要做某一件工作或希望某种奇迹发生。从根本上说,就是取消做某件事的责任。当然,也不排除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希望把事情做到最好,因此往往陷入微不足道的细节中,要把每个细节都想清楚才开始采取行动。 而“开不了头”就更使得你的事情不能向你“想象”和“希望”的方向发展,只会增加焦虑的程度。 如何克服拖延习惯? 在一段时间中要注意是哪些任务总是被拖延,然后寻找这些任务的共同特征。应该找出为什么不喜欢某一工作的原因。然后如果可能就让别人来做这个工作,或者把工作切割分成更小的部分,从某些不是那么抵触的地方入手,改变工作使其更易完成。一个简单的规则是,先做不喜欢的事。当不愉快的事情做完后,就会对喜欢的工作更集中精力。否则,放在一边的工作一直挂在心上,使你分心,让你无法有效地做喜欢的工作。 跟自己签订一个合同,按时完成任务就奖励。比方,可以在完成了不喜欢的工作后奖励自己多休息一会儿,或给自己买个许久没有舍得买的东西鼓励一下自己。把你的工作环境设计得可以帮助你开始工作,而不是增加惯性和惰性。工作的信号应该是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促使注意,让分心减到最低程度。有一个温馨的办公室确实不错,但太多的非工作信号只能让你分心,特别是当你要做一件重要的工作时。 逼迫自己面对它十分钟。先不要求多,强迫自己花几分钟做这个不太喜欢的工作。也许一开始了,你会发现事情并不是想象中那么难做或者让人讨厌。也许起了头,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呢。 压力情境二:觉得事情都很重要,不知道应该先着手解决哪一件。 任务管理,划分事件优先性矩阵 文/王舒婧 “每件事情都很重要”是个伪命题。对我们来说,仅仅“奔跑”还不够,重要的是知道自己要跑向哪里。 在我们头脑中应该对“任务”这个概念有以下四种情境区分:“重要且十分紧急”(A类)、“重要但不那么紧急”(B类)、“不那么重要但十分紧急”(C类)、“既不重要也不那么紧急”(D类)。这样区分的结果有助于我们选择对待当下事件的态度。 “优先性矩阵” “时间教皇”罗塔尔•塞韦特用“优先性矩阵”对上述四类任务做了象限划分,A类任务被他称为“麻烦和危机”,涉及的往往是一些紧急或突发状况,比如“重要客户的电话投诉、下班前领导必须带走的计划书、明天要用的提案被电脑意外删除”等等,这些属于真正棘手的问题,必须立即处理。 B类任务则属于“潜在的A类任务”,如果我们不对其拟订一个完成时间计划,在不久的将来它就会变成火烧眉毛的紧急事件,原则上讲,重要的事情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紧急。因此对于B类事件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及时规划”。 C类任务属于“颇费时间但又收效甚微”的事情,对于这类事情,罗塔尔•塞韦特的建议是,“尽量减少和排除,或者委托他人处理,这些一般会占据我们时间预算中绝大部分的事件其实是我们最大的一个时间储备库,如果能合理地分配,我们的效率将会得到极大提升。” D类任务在罗塔尔•塞韦特眼中还有另一个代名词:“垃圾桶”。对于这类任务,完全可以直接忽略掉,“比如拆阅邮箱或是办公室里的广告信”,或是“参加一场可去可不去的发布会”。 当然,上面所有提供的例子和其归类都只是一个“比如”。“拆广告信”并不是对每个人来说都一无是处,人们对同一件事情的重要性理解可以不一样,因为我们赋予任务的任何意义,完全取决于各自的价值体系。 压力情境三:知道多些社交对自己有好处,自己也有社交能力,却总是心生“临场退缩”之意,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回避。 人际管理,不需要技能而需要沉淀关系 文/万蕊 Eric,某著名风险投资公司投资经理,主要负责与风险投资相关的所有事务。早在当初选择被采访者的时候,看到他回传给我的资料里写着有“人际障碍”这项,我就觉得很惊讶。因为Eric在朋友圈里是一个非常外向也非常好相处的人,交际广,人缘好,并且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与人打交道,天天跟创业者接触,然后从与他们的交谈中做出是否值得投资的判断。我怎么也想不到这样的人还会认为自己有“人际障碍”。 大概是由于年轻,Eric总觉得跟很多创业者完全不是一个年代的人。“我觉得我跟他们差了好几个代沟,面对他们有时候会突然产生莫名的厌倦心理,不想再继续交谈下去,不想再继续跟他们接触,但这是我的工作,我不得不忍受这种心理,还得强装笑容继续与他们谈。有时候我也会用年轻人沟通经验不足这一点来自我安慰,责怪自己说话太直接、不够委婉什么的。但我自己心里清楚,影响我、导致我现在这种心理问题的绝不只是沟通经验的问题。” 随着工作时间的增长,Eric越来越发现,自己以前引以为傲的人际交往能力,开始像紧箍咒一样牢牢地把自己限制住,工作也逐渐变得棘手起来。“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当他们坐在我对面,开始跟我滔滔不绝地诉说自己创业理想的时候,我甚至觉得他们很无聊。明明是谈不拢的生意,我还得强迫自己做出很有兴趣的样子,其实我心里都恨不得马上赶他们走。”这种心理状态让Eric越来越惊恐,于是,他开始回避一切扩大自己交际圈的活动:研讨会不去听了,各种party也不去参加了。什么论坛和会议他都能躲就躲。不过如果遇到实在躲不掉的情况,他去了,倒还是能应付得游刃有余。 导致自己这样的原因,Eric就是想破了头也没想明白。如果说是工作压力,在跳槽到这家公司前,Eric在一家投资银行上班,可以说工作压力比这里还要大。直到后来Eric想明白了,“大概是因为做这行工作需要很强的交际能力。每天不断接触新的人,又必须维持表面上那一套客套甚至虚伪的东西,使他们很少需要去巩固旧有的真实关系。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这种不断变化的表面关系中,而不能深入对一个人或事进行了解,最后就可能导致自信心慢慢地缺失。” 压力情境四:不能完整、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不是不想,但就是总觉得表达不到位。 谈吐管理,给速度留点儿思考的余地 文/万蕊 老W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正在四处联系风险投资公司,希望它们能助自己一臂之力。“可问题是,平时我聊天可以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一到谈工作的时候就不对劲了。我倒不会结巴,也不会大脑一片空白,但总是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说到哪里去了。最后说出口的话,我自己都不明白在说什么,也完全不是我想表达的意思,对方当然也是一头雾水,被我弄得云里雾里的。”老W笑着说。 如果在生活中,大度的朋友们最多一笑了之。但在工作中,这种情况往往是致命的。“人家都不明白你在说什么,谁敢把钱投给你呀!”老W止住了笑容,一本正经起来。 这样的情况让老W苦恼不已,一向表达能力出众的他,在美国留学时还参加过辩论赛,怎么会不明不白地就变成了词不达意的人呢?“现在我一见工作伙伴或者投资者就发虚,生怕自己说的话人家听不懂。说完以后又费尽唇舌地解释一番,结果越解释越乱。看见人家茫然的眼神,我都快崩溃了!甚至因为这些,还导致过误会,跟别人吵过架。” 现在的老W,对自己表达能力的自信心严重不足。在谈话的时候,他非常在意对方的眼神、表情和言语提供给他的反馈。只要这个反馈稍微晚了一点或者不那么明显,他就会急不可耐地解释起来。而一解释,原本清晰的脉络反而越来越模糊,让对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打断他的话来帮他理顺思路,每打断一次,他就更心虚一点。到后来,都不大敢去见投资者了。如果第二天有约,那么头一天晚上他就开始紧张,吃不香、睡不着,甚至想临阵退缩。不过好在在一位朋友的建议下,老W已经开始刻意地改进自己说话的方式。在说话前,先想想到底要怎么说、中心思想是什么,然后才开始张嘴,说话时也开始注意语速。“说话太快是参加辩论队时留下的毛病。现在我知道,说话太快就没有给对方留下思考的余地。当对方没有时间思考时,自然就跟不上我了。”他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此外,老W每晚在睡觉前都不断告诉自己,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潜意识给自己一个定论,让自己有平和的心态,还挺有效的。” 面对压力,我们太喜欢“忍”和“扛”,无论别人还是自身都在劝导自己,“就差一哆嗦了,熬一熬就撑过去了。”在特殊紧急情况下,这种心理暗示或许会有些作用。但作为一个“长期处于压力情境下的职场人”来说,过度的隐忍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比如最普遍的“抑郁、焦虑、强迫”问题,它们其实都属于压力的表征性体现。尽管这些问题在我们多数人的身上达不到“病症”的程度,却同样会影响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并应对这些“心理感冒”呢?首先,我们从解读最普遍的抑郁问题开始—— 压力表征性体现之一:抑郁问题 抑郁就像感冒般稀松平常,患者并不稀少,每5位女性中就有一位有不同程度的抑郁问题,尤其在今天这个高速高压时代。当人承受压力时,大脑会激发生理机能,分泌一种名为氢氧皮质醇(Cortisol)的压力激素,皮质醇本来为我们提供活动能量,可是,皮质醇水平偏高,会导致失眠及精神不集中,逐渐形成抑郁状态。但抑郁问题并不等同于“抑郁症”,因此有必要先听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汪冰博士讲讲—— 关于抑郁的几个误区 文/王默 误区一:抑郁同个人能力弱、情商低、心胸狭窄有关系。 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精神疾患。容易患此症的并不是那些走投无路的人,相反,那些工作认真、勤奋、有前途、有潜力的人更容易因工作患上抑郁症,因为他们的投入度更高,对超出自己能力的工作内容感知比较敏感。 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和情商高低并没有直接关系。拿抑郁症做例子:你的情商好比一个盛满水的容器,而压力好比墨水,在一个小水桶里滴一滴墨水,水不会变黑;往一个大池塘里注入上吨的墨水,水反而会黑了。所以是否会得抑郁症取决于你注入了多少压力,而不是你的情商有多大。 误区二:抑郁情绪=抑郁症 “人的情绪是一个钟摆,”亚洲积极心理研究院汪冰博士坐在我面前,随手拿起一个手机袋开始摆动,“往快乐的一边摆得越高,往悲哀的一边摆得同样也会越高,这是自然现象。只让自己停留在欢乐一边,怎么可能呢?控制的力量越大,你越在反人性。当然,你还有一种可能去降低悲伤的感觉,那就是调整摆动幅度,让快乐和悲伤的摆动幅度都降低下来,这样,你对痛苦的感知也不会那么多,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麻木。很多人觉得成熟就是麻木,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 实际上,抑郁情绪和快乐情绪一样稀松平常,我们不必有一段时间不开心就怀疑自己可能有心理问题。只有在抑郁情绪威胁到你的正常生活甚至生命的时候,才需要就医或借助药物力量。而且即便你有抑郁症,也不必为自己的情绪低落而感到恐惧,大约有12%的人在他们的一生中的某个时期都曾经历过相当严重、需要治疗的抑郁症,他们的大部分抑郁症发作不经治疗也能在3~6个月期间结束。 汪冰告诉我,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会受抑郁情绪的打扰,一种是死人,一种是非常严重的精神分裂症病人,我们努力的结果不是使自己成为那两种人,是吧? 误区三:当你觉得抑郁,请控制它。 “现在,你千万不要去想一只粉红色的大象,千万不要想!这只大象还有一对非常大的耳朵。”坐在对面的汪冰博士这样告诫我,当然,我在强调自己不去想的时候,脑海里就一直有一只可爱的粉红大耳大象存在了。 汪冰说,很多人情绪恶化,其实是因为他们太想改变自己抑郁的状况了。当你发现自己被抑郁情绪困扰的时候,千万不要试图去控制它,而应该取而代之以调整的方法。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财务总监魏萍就非常善于使用这个方法。当一件事情令她很苦恼时,她往往会暂时抛开这件事,选择购物,看很多的电视连续剧,跟书一起哭、一起笑等等。魏萍觉得自己比以前成熟的主要原因在于她能够理性分析自己属于什么状态,是痛苦还是迷茫,出了问题能面对还是不能面对。分析之后放纵自己,等心情调整了,她会发现,“当事易时移,情景改变,很多当时天大的事情都不大了。” 再比如笔者的一个朋友曾经有一段时间因为工作而心情烦躁,经常枯坐着玩连连看玩到天亮,她总是和自己说,这是最后一局,可实际上,一局之后,她按捺不住地玩第二局,甚至怀疑自己心理有问题了。可是在汪冰看来,这并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在玩连连看的时候,她的焦虑情绪实际也降低了,连连看等于是她的特效药物,帮助她不想很多事情,而且让她有成就感,所以为什么要强行地逼迫自己改掉呢?等她‘身体’健康了,自然会断药的。” 误区四:不解决造成抑郁的具体原因,就不能治愈抑郁 造成抑郁的原因多种多样,有人事方面的,有业绩方面的,也有日常感情上的,也许一万个问题造成了你的负面情绪,但我们不可能解决全部这一万个问题,这难道意味着我们的负面情绪无法改变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 造成你不开心的一万个问题的原因很可能只有一个——你的解释系统出现了问题,你总是戴着墨镜生活。也许你解释这一万个问题,都是按照一个悲观的方式。“心理学上乐观和悲观有什么区别呢?乐观的人会认为成功是能够持续的,是广泛存在的,是内因努力的结果,悲观的人会认为成功是暂时的,是局限的,是外因造成的。解释系统并没有什么好坏,但是,如果这个解释系统让你觉得很不开心,那就需要改变了。一万个问题我们没有办法一一解决,但是一万个问题背后的思维和解释系统是我们可以干预和改变的。 关于抑郁的一个案例。 在攻读心理学专业研究生的过程中,我们的受访人却“很讽刺”地曾有一年多时间是位抑郁症患者(是抑郁症,不仅仅是我们在谈的抑郁倾向),想知道他是怎么走出阴霾的吗? 接受悲伤,拥抱真相 文/王舒婧 武志红1997年考入了北京大学心理系攻读临床心理学,却在研二的时候因为有件事情受了很大打击而变得郁郁寡欢,“按说在读书期间学习是最重要的,可是那时我上半学期的课程很多都只上了一半,就是觉得特没劲。考试也不想去,甚至有的科目老师说写个论文就能通过我都不写,不写不是说较劲,只是觉得没有意义。” 他说那时自己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发呆,跑到一个适合发呆的地方待着,来回地走路,或者干脆就坐着什么事都不干。时不时地还会有自杀心理产生,“偶尔会出现,仅仅是个念头而已,但是没有强烈的冲动,只是觉得什么都是万念俱灰。”他说。 武志红学的就是临床心理学,他当然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而且是中到重度的。我当时的社会功能已经部分丧失,几乎和外界没有什么交往和接触,原来结交的很多朋友在这个时期都‘流失’掉了,不想和他们交往,一点兴趣都没有。而且完全不会因为自己没有去上课、没有去考试而难受—我肯定地知道, 自己已经陷入了抑郁状态。” 接受自己的悲伤状态 “对我来说,抑郁的最主要原因是丧失。”武志红心知肚明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但他似乎并没有强硬地抵制自己这种抑郁状态,而是随它去,武志红觉得自己就像是村上春树笔下《奇鸟形状录》里的冈田那样,坐在幽暗冰冷的井底,抬头仰望天空,“愿意发呆就发呆,想到哪儿是哪儿。” “悲伤有两种,一种是沉溺性忧伤,而另一种则是自然性忧伤。前者属于把伤害和责任都怪到别人头上,比如‘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为什么老板要辞退我,老天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这种怨天尤人根本于事无补,如果是这种类型的忧伤,越多就越没有意义。而后者只是完整地接受自己悲伤这种状态,然后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答案。我觉得这个过程很重要,好比每个人都是一团乱麻、一片迷雾,你越看不清楚自己真实的想法,心里就越是乱糟糟的,而这种纷乱又会引发出其他各种各样的问题来。所以我想获救,不是要抵制我的悲伤情绪、想方设法让自己快乐,而是要让自己在思考中变得清澈,去理解我自己的人生,我认为这种悲伤是有益处的。”武志红说。 而那段时间的放逐似乎真的让武志红找到了突破口,他觉得后面经历的事件只是童年记忆的回放,“童年受过的苦,长大了要再受一次,无论形式和情节如何变化,归根结底还是少年时期的影响。” 他不愿深谈过去,只是浅浅地说自己是那种天生小气、容易忧伤的类型。“童年有一些根源性的东西,这种天性是从小形成的,但不是说是类似的事件造成的。比如我爸妈都不是那种很积极的人,都比较被动、消极。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小时候听我妈诉苦听得太多,我觉得这是根本性的原因,大人对小孩诉苦你会替她忧伤难过,但是除此之外小孩还能做什么呢?而抑郁其实就是这种无能为力的忧伤。” 这让我想起武汉中德心理医院创办人曾奇峰的一篇专栏,他说:“习惯做失败者,或者一定要做成功者,在某种意义上都是对痛苦成瘾,以此惩罚自己来重复感受那个痛苦体验。” 曾奇峰的观点是:越是幼年时经受的痛苦,越容易在将来的日子里被重复。因为这些痛苦会渗透在一个人的人格层面,在不容易被探测的深度潜藏着,持续而坚韧地寻找着表达的机会。而这,恰恰与武志红“发呆”得到的感悟不谋而合。而或许也正是因为他对忧伤本质的这份“参透”和“不作顽固抵抗”,才使得武志红能穿透阴霾,彼岸花开。 体验真相,改变就会发生 武志红认为:“理性的‘知道’是没有意义的,但是感性的‘知道’就不一样了,‘顿悟’不应是理性上的顿悟,而应该是巨大的情感体验,一旦这种东西产生,你就会有无穷的力量,你的思想就会自动发生改变。” 他意识到这一点是因为一次别人发来的心理求助。武志红有睡前收发邮件的习惯,有一次半夜12点他收到一个朋友的求职信,里面说到这个朋友的弟弟老觉得有个鬼跟着他,白天晚上都这样,“虽然我胆子很大,但是当时看了信之后觉得毛骨悚然,非常恐怖。我想自己如果就这样睡了,肯定会做噩梦,于是花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去想那些快乐的事情,我试图把这种恐惧减少、消灭掉。” “这种方法有用吗?”我问他。“没有,到后来我想我这样究竟是在干什么呢,自己平日总说要拥抱真相,接受现实,可我现在不是正在和真相对抗吗?虽然我这一小时一直试图想一些快乐、高兴的事情,但是恐惧却仍然在不时地袭击我。我发现自己越是想赶走它,它就越不离开。于是我决定接受这种恐惧,我想看看这个恐惧后面到底是什么。” 改变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他发现,其实自己害怕的本质不是“鬼怪”,而是“孤独”。“如果此刻我身边还有一个人,我还会这么害怕吗?当然不会,所以我怕的不是‘有鬼’,而是‘没人’。不管你信不信,我一明白了这个,恐惧就消失了。” 他说:“恐惧是一种希望,甚至我对关系的执著也是一种希望。亲密关系的接触会让我害怕失去这种关系后的生不如死的感觉,但假如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关系,就不会有害怕失去的恐惧。所以说我童年的恐惧其实一直潜伏着,而这种恐惧的根本是害怕被遗弃的孤独。”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不要想得太“过”,思考也许反而离真相远了,有些时候不如体验。让你恐惧或者忧伤的东西浸透生命的每一个细胞,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学会承认它,接受它,只有这样,才能把那些心底因变化而生的不甘统统转化,抓住最真实的向往。 如果你感觉抑郁,你会选择吃抗抑郁药物还是进行心理调节?也许看了下面的文章,你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答案。 感觉抑郁,该求医还是该问药? 文/马新莉 本文采访了两位精神卫生专家: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治医师潘成英,以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苏英,她们出自临床治疗和心理咨询的不同背景,提供了不是绝对对立却各有倚重的两种观点。希望能给你一个全面公正的放大镜,如果面临类似选择,可以尽量让自己更加从容和理性。 潘成英口述:“药物不可怕,有时轻度症状用药效果会更好” 我在门诊上有个病人,这个女孩原来是做记者的,按理说是性格比较外向的人。后来她进了一个外企做汽车品牌的公关,负责筹办一些大的车展和年会。在刚刚去了一个月之后她开始晚上睡不好觉,工作效率很低,心慌得甚至没法坐飞机,这在以前是从来没出现过的。她找到我的时候,公司安排她一个月之后去上海做一个国际性的车展。她说这次任务非常重要,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在这里待下去,无论发展机会还是待遇自己都很满意,如果还是现在的情绪状况,自己肯定去不成了,一切也都完了,对未来非常担心和紧张。 我当时就决定给她开药。在我看来,药物和心理治疗不但不矛盾,而且药物治疗并不可怕,有时候效果反而会更好。。 有一次,我接待来访的美国People to People International代表团。这是一个非常知名的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团体,是由精神科医生、心理学专家、从事精神治疗工作的护士组成的,每年都有成员来中国交流。有一位专家当时问我:你们这儿都给什么样的人做心理治疗?我回答说,一般都给轻度症状的人做,中重度的病人我们都以药物治疗为主。他说,你们的理念跟我们不太一样,在美国,一些轻度的抑郁、焦虑,药物治疗比心理治疗起效要快,效果也不错。反而是中重度的病人,除了用药,恐怕心理治疗是更重要的。为什么这样一个人会反复发作变成一个难治型的抑郁病人呢?恐怕有很深层的心理因素需要去解决。 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恐怕很多人对药物治疗还是有点儿顾忌。现在的抗抑郁药物会在药品说明上把副作用详细地列出来,尽管发生的比率是千分之一或者万分之一甚至极其罕见,都会详细地注明。有的患者看了说明书之后会担心长期依赖吃药成瘾,一停就会复发。我们会给他们进行药物治疗的宣教,我有时会尝试跟病人说,如果你得了高血压,你能接受坚持吃药吗?他说能坚持。那得了抑郁症为什么不能坚持吃药呢?其实还是不了解抑郁症本身的特点,它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带有复发的特点,如果反复发作,会对大脑有一定的损伤。所以坚持吃药和适当停药,应该听取大夫的建议。这样可以减少复发的几率,保证生活的质量。 抗抑郁的药物一般最常引起的是胃肠道的反应,说是常见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发生,而是比较轻微的反应。以前的抗抑郁药物,服用后比较容易困、容易发胖、月经不调和便秘,现在在临床作为主打的药物,比如五羟色胺、百忧解、兰释等等,已经去掉了以前老药物很多的不良反应,而且服用方便。大脑有非常复杂的机制,我们所知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公认的研究结果表明,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抑郁,大脑里五羟色胺的含量都会有所降低,通过服药可以补充含量。 苏英口述:“单纯用药,追求了疗效,但也让个体失去了成长的机会” 求助心理咨询并不是件丢人的事,坦露心扉并不应该比吃药更难为情。如果他自己认识到有情绪的问题,而且愿意付出努力来改善的话,我个人倾向于主要采用心理治疗,而不是用药。 很多临床大夫认为对于中重度的抑郁症患者,用药是首选,我也同意。而对于只是轻微抑郁症状而没有被诊断成抑郁症的人,我一般都不主张药物治疗。如果只是感觉心情不太好,有时候只接受心理咨询就够了。 用药的确可以让情绪好转得快一些,心理治疗的速度绝对赶不上药物,这一点我承认。但是如果用药的话,你可能根本没办法、没机会去深层了解,他为什么会抑郁。将来再出现相同问题的时候,他还会出现同样的症状,那怎么办呢?继续吃药吗?他可能一直无法学会到底应该怎样看待生活、看待事业。单纯用药,追求了疗效,但也让个体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如果他学会用认知改善的手段来解决他的状况,那么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他就会用认知改善来克服,他就不会依赖心理治疗师,更不会去依赖药物。 当然,如果他的情绪已经非常低落,认知就会发生很大障碍,这时候去做心理治疗效果不会好,精神疾病都有分类诊断标准,我会根据那个标准来判断来访者属于哪个程度。 其实有很多手段可以随时缓解心理压力,而不是一直堆积到严重的程度。比如你觉得时间总是不够用,吃药缓解一时的焦虑情绪毕竟治标不治本,如果你注意时间管理,学会给工作排序,学会划清界线,很多问题都会慢慢解决了。 尤其是年轻人,刚刚进入社会工作,希望可以多学东西,所以就试图抓住所有的机会来提高自己,他们又不愿意说“不”,可能因为不愿意拒绝别人,不愿意承认自己没有能力。所以有时候划定一个清楚的界线、将目标分解分步、设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控制自己的不合理思维、给自己休闲娱乐的空间、寻求家庭支持,都是非常有效的心理治疗建议。 心理疗法小常识【一】 森田疗法 森田心理疗法简称森田疗法,是由日本慈惠医科大学森田正马教授于1920年创立的适用于焦虑、恐怖、强迫等神经质症的特殊疗法,具有与精神分析疗法、行为疗法可相提并论的地位。 森田疗法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就是接受和服从事物运行的客观法则,要求求助者正视消极体验,客观地接受各种症状的出现,把心思放在应该去做的事情上。这样,病人心里的动机冲突就排除了,他的痛苦就减轻了。 森田疗法有几个特点:不问过去、只重现在,引导求助者把注意力放在当前;不问症状、重视行动;“像健康人那样行动,就能成为健康人”。生活中指导、生活中改变,主张在实际生活中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的心理治疗方法。它认为,人的意识是导致情绪障碍和非适应行为的根源。在治疗的过程中,通过提问和自我审视的方式,鼓励求助者说出自己的看法,并对此进行细致的体验和反省,得到理智的认识,最终从这种不合理的认知框架中摆脱出来。 很重要的是使求助者学会正确使用严密的逻辑思维工具来代替非逻辑的认知,比如“我是一个毫无价值的人”,实际上就是暗示他在一切方面都是毫无价值的。事实上,我们可以说“我上次做的那件事是没有价值的”,但不能说“我的呼吸”、“我吃饭”等都是没有价值的。帮助求助者学会把主语位置上的“我”换成与“我”有关的更为具体的事件和行为;其次,表语位置上的词必须能够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同时,咨询师可以通过设计特殊的行为模式或情境,帮助求助者产生一些通常为他所忽视的情绪体验,帮助他体验到积极的情绪、成功的行为,也学会如何获得这些体验的方法。 压力表征性体现之二:焦虑问题 作家柯云路说:“在一个相对停滞、沉闷、落后的时代,焦虑不能成为主导的精神现象;而如果社会足够发达,人们相对非常安逸,焦虑也不会是主导的精神现象。偏偏是一个正在急速成长的社会,焦虑会普遍存在。现在是人们焦虑的高峰期,二十年前不是这样,可能再过几十年也不是这样。” 看了这段话,你是不是更焦虑了?别紧张,其实焦虑是一种保护性反应。任何人在一生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所以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体会。看看下面我们为你准备的两个例子,你就会对焦虑及其应对方式有更清醒的认知。现在,让我们来听华尔街英语的创始人、年过70的李文昊先生讲述他与焦虑的故事—— 决胜当下比紧张未来更重要 文/石丹 “我不是天生的商人,但它却是我的命运。” 当年19岁的李文昊(Luigi Peccenini)即便是班里成绩最拔尖的学生,也因为家里经济拮据而没能上成大学。25岁时,他决定自己创业。“选择了创业,你也许就选择了一种不确定的生活。” 创业焦虑 我们知道,创业者往往具备高度的成就动机,但是从心理学角度而言,高度的成就动机意味着更容易出现焦虑,容易患上“创业焦虑”。这种焦虑心理在一般国际通用心理健康标准手册中都很难找到病症,或者说,很难用一般焦虑的特征来描述这群选择了创业的人。事实上,创业比任何一项竞赛更能挑战一个人的心理极限,尤其对于部分自我期望甚高的创业者而言。 在创业之前,许许多多的创业者在自己的行业、职位上都是佼佼者,善于交际,活得非常体面。创业时候的理想也是要创造一个最快乐的工作环境给员工,而且利润滚滚而至。但是到了一个真实的创业情景之中,创业者面临的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源匮乏了,项目的需要使得加班成了必需,员工不开心了……李文昊呢,是否也经历了这样的所谓创业焦虑阶段?“当然。”李文昊说,“因为错误地选择了商业伙伴,只维持了10个月我的投入就损失殆尽,只能又回到原点重新开始打工生活。人生的万样事情,毕竟与自己想象和期待的不一样。” 那么,之前因企业前景的未知、后因创业的失败而焦虑的李文昊是如何走出这种状态的呢?“容易产生焦虑的创业者,是因为容易将期望等同于现实;将潜在等同于存在;将手段等同于目标。并且无数次地想象这些还没有来临的东西,同时因为自己愈想摆脱却愈摆脱不了这些烦躁的担心而更加让自己惶惶然。其实,成功的企业家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但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之中,可以放弃很多东西。因为不怕某些‘失去’,所以反而没有那么担心。” 在生死考验后觉醒 1972年,李文昊拿着100万美元创立了华尔街英语。在公司稳定运行10多年后,李文昊开发了当时最先进的多媒体语言教学程序:英语在线(EOL)。因为缺乏市场,李文昊负债累累。1985年,李文昊在意大利的50家华尔街英语中心全部关闭。这次的打击导致医生说他只有不到60天的命。 这是事业失败的打击,也是常年工作压力超负荷的结果。既然医生解决不了问题,他就离开了医院,他决定自己给自己治病,李文昊找到一本介绍饮食疗法的书,按照书中的方法试用,他身体居然康复了。后来李文昊从中医理论得知:他那时工作压力大,又对未来焦虑不已,全部靠意志在支撑。因此身体会变得非常脆弱,免疫力骤降,神经系统紊乱,元气大伤。 当然,自这次生死考验之后,李文昊开始重视身体和心理健康。“我很喜欢体育运动,你看照片上我在踢足球(指着墙上的宣传海报),后来,我爱上了高尔夫,有时间就去打。它能帮你缓解很多焦虑情绪。另外,我一直比较重视营养的均衡调理,这些都利于形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必须有点儿适度的“焦虑” 著名作家柯云路认为,焦虑不见得都是坏事。焦虑能让人产生动力,为改变环境、处境而努力。这也应验在了李文昊身上。2003年的“非典”让刚落地中国3年的华尔街英语遭受重创。“那年4月一开始,我们就突然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了。看着教室外写字楼的滚梯空转,非常着急。”李文昊说。 “当时一切都处在恐慌和焦虑之中,包括公众、潜在客户、我们的员工,大家都很慌张,我因为有着之前面对焦虑的经验,所以非常明白:无论如何,我们的生活还是要继续的,所以应对当下比紧张未知的明天更重要。” 李文昊用三周时间买了5000台笔记本电脑,把教法教案装在里面让学生拿回家去学习。又花了三周时间让所有的培训讲师习惯这种教学方式,让学习顾问们也习惯在电脑中和客户进行交流访谈,了解他们的需求。这个方法得到了同事和学员的认可。 “我的人生的确经历了太多磨难,也经历了各种复杂的心理变化和问题。但对这些,我都把它当成通向成功之路的敲门砖。《道德经》有一个简单的哲理,即:无为而治,无需作为,诸事皆至。当然这不是意味着就真是什么都别做,我觉得这是一种寻求平衡的哲理,掌握欲望和生活现实之间的平衡。人生的际遇也是如此,应该顺乎自然,随风而动。” 心理疗法小常识【二】 音乐疗法 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作为一种物理能量,会影响人的脑电波、心率、呼吸节奏等。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 另一方面,良性的音乐能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可以改善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感情,振奋人们的精神。同时有助于消除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 暴露疗法 暴露疗法是指让病人暴露在各种不同的刺激性情境之中,使之逐渐耐受并能适应的一类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快速暴露法,又称满灌疗法;另一类是缓慢暴露法,即系统脱敏法。它是治疗恐怖症和强迫症等神经症最常用的行为疗法。 其治疗方式是使用与应激有关的诱发刺激(如商场、公共车辆、会场等),通过有步骤地反复暴露取得适应来消除病人的应激反应。越是害怕什么,就越是接触什么,有广场恐怖症的人越让他接触广场,越担心门没锁好的人,干脆让他不锁门。当然,治疗时,要有循序渐进的过程。 有焦虑倾向的人容易因为“过度的担心”而睡不好觉,如何缓解这种情况?请看—— 学着让自己做个好梦 文/何云翥 星华是我的朋友,在我印象里,他人长得很挺拔,高高大大的,而且还是篮球高手。不过自打工作开始,每次见面都感觉他憔悴一圈,这次放假见面也不例外,人瘦了一大圈,那种当年的活力消失得无影无踪。 “觉得很累,每天睡不好。”星华是德国百时宜信息技术公司(PSI)的软件工程师,“之前在信息研究所,工作很清闲,没太多压力。因为觉得太安逸了,所以选择了跳槽。不过,我的好梦也就随着这个转变消失了。” 自打来到这里,每天快节奏的工作流程让他忙得不可开交。人就像陀螺一样,日夜周转不停。从开始接手这个工作到现在,人瘦了十多斤。“最痛苦的是体力下降。刚开始来这里,经常是头天早上8点,工作到第二天中午,中间不合眼。几个月后,人明显不行了。很容易疲劳,每天早上醒来都处于眩晕状态。”星华说自己原来很喜欢周末,可现在的周末,却让他痛苦。“原来,周末可以舒服地睡懒觉,现在却是到了6点准醒,无论头晚睡得多晚,都是那个时候醒,然后就再也睡不着了。觉得自己都像闹钟一样准时了。” 相信星华的感受在现代的繁忙都市绝不是个案。前段时间,美国一个专项研究机构对上海、北京等各大都市的白领做了睡眠状况调查,发现有近75%的人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如睡眠不足(睡得晚,醒得早)、做噩梦、睡醒了还觉得疲倦、心情抑郁或焦虑等,导致神经内分泌的紊乱、记忆力下降等。这些症状多发在28岁至38岁的工作人群中。 转变睡眠观念 睡眠问题已经从过去单纯的“老人睡眠质量不高”的概念,转向了职场的年轻人。它的严重性引起了全世界的注意。正常人每隔24小时就有一次觉醒和睡眠的节奏性交替。许多人惯性地认为,睡眠障碍就是睡不着,很能睡的不叫睡眠障碍,相反认为多睡有福。其实,睡眠不正常包括睡眠过多和失眠。睡得再多都不够,都觉得困倦,整日“昏昏欲睡”;失眠则是因为外界环境因素的困扰或自身的心理因素引起的,比如,过多的值夜班、周围过多的嘈杂音、室内光线过强等。 职场人通常是因为心理因素,压力过大从而会焦虑、恐惧或者过度兴奋。尤其是熬夜,许多人因为正常时间内无法把工作做完,就整日加班加点。人脑有一个疲惫期,如果每次都拼命把这个疲倦期抵制过去,会引起大脑皮层无端的兴奋,产生的“亢奋”状态,让原本很累的你更无法入睡。 改变生活习惯 过大的心理压力,成堆的工作,让许多人在上床前还想着自己明天需要完成什么;或者有什么工作今天实在做不完,心里总惦记着,把这种担心也带着一同入睡了。梦中难免会被白天思考或遇到的事情打扰,甚至会做“鬼压身”等希奇古怪的梦。 所以我们要学会拒绝的勇气,对自己确实要付出极大精力、给自己过多压力的事情说“不”。更重要的,是懂得寻求支持,如向你的家人、亲密的朋友等。别看你每天可以有许多同事共处,他们或许是很好的合作伙伴,但和你一样,处在相似的环境里,未必真的可以帮你走出困境。家人、朋友,都可以在关键的时刻帮助你度过难关。积极的社会关系会让你增强对压力的抵御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支持。 关于焦虑性失眠你需要知道 缬草根:这种植物在现代医学里相当重要,一向作为有效的镇静药而闻名。可以治疗失眠等与焦虑有关的病症。把它的根晾干粉碎,可以和美黄苓、槲寄生一起使用。除了可以治疗失眠外,还可以治疗头痛和其他疾病,且没有副作用。 卡瓦酒:由于此物的抗焦虑和镇静作用,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治疗神经过敏、失眠、焦虑和烦躁。因为它里面所含成分可以起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作用。 压力表征性体现之三:强迫情绪 据调查,患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数占心理障碍总人数的5.8%,很多人都会出现这种带着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行为,但只要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所有这些行为和心理现象都不能称为强迫症。强迫型人格最主要的特征就是要求严格和完美,容易把冲突理智化,具有强烈的自制心理和自控行为。为什么这些听起来优秀的品质,却成为制约我们更好工作的煎熬? 同恼人的强迫情绪说再见 文/莫海燕 职场中出现强迫现象的人,大部分只能归入被强迫性情绪困扰的类型,往往自己内心痛苦不堪,别人却很难觉察,“他们的内心煎熬在8小时之内不会表现出来,因为工作中表现的都是经过修饰的超我。”探索家商业心理发展(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知识官汪进强说。 在他接触到的许多企业里的高级白领或者高级经理人中,“有人常常担心自己在过马路时被车撞死,于是很忧虑自己死了之后家里人怎么办;有人莫名认为自己是败家子,有一天自己要花掉家里很多钱,如果家里不给就会去偷;还有升职升得太快的企业高管,害怕有人会害他,控制不住地怀疑身边的朋友、同事、妻子……” 工作狂背后的强迫障碍 其实在职场中,最常见的强迫行为就是工作狂,但往往因为他们成为了值得称道的一群而掩盖了事情的实质,“工作狂也有几种分类,因为有很多工作狂并不是高效率工作者或表现突出,相反,他们工作拖拉,要求过于完美;还有一类是焦虑型工作狂,不工作就不舒服。”这两类非高效率工作狂一族的状况,就是强迫型人格障碍在工作中的典型表现,汪进强为企业做商业心理管理时观察到不少人出现这样的情况。 通常,强迫型人格障碍的形成在幼年时期,与家庭教育和生活经历有关。TA人际沟通分析理论认为,人对自己一生应该如何发展的人生脚本在年幼时就已经写好,他们为了生存而形成的固有行为模式在漫长的一生中反复出现,遇到同类事件时,近似的应激行为就被激活。“我们要从他们的外在行为表现去看他们的内在驱力,工作狂的背后是什么。” 汪进强说“每个人身上都有5种驱力:要完美、要努力、要快点、要讨好和要坚强,大部分出现强迫型人格障碍的人要完美的驱力很高。”他认识的一位企业高管是“要讨好”驱力主导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好人。“他非常困惑地找到我,说我已经人性化管理,他们的工作效率为什么总是不高?”汪进强说,“表面上看来他害怕惩罚和严厉批评伤害了下属,实际上是害怕自己受伤,怕自己不讨好,下属就不喜欢他,不好好工作。” 戒断对负面安抚的需求 以TA人际沟通分析理论去分析,汪进强指出了三个主要形成强迫性念头和行为的因素: 一是人生脚本,也就是我们在小时候形成的观念、思维模式,当人生脚本和目前面临的环境之间出现冲突,人们就容易出现强迫性的观念和行为。 二是未了事件的心结。人们对事物都有一个完型的心理趋势,总对未完成事件有着深刻而固执的记忆。当同类事件出现时,记忆被唤起,完成事件成为一种无法控制的行为。 三是心灵为了生存,在主动获取外部安抚的过程未能得到正面安抚、转而寻求负面安抚而形成的习惯性行为。许多强迫现象的产生正源于此。某外贸公司的行政助理Eric发现,在自己能够顺利完成工作的时候,上司很少关注自己,反而犯了错他还会批评几句。不知不觉中,他开始故意犯错,开始只是偶尔发生或者容易解决的小事,后来上司发现,每一个项目他都出现问题,开始质疑起他的能力来。 照看好你的叛逆“小孩” 汪进强曾经给他的朋友Walts治疗过某个“怪癖”行为——Walts无法接受“喜欢运用命令、批评或谴责”这些方式来管理的上司,他会对此异常愤怒,然后故意破坏自己的工作,直到主动辞职或丢掉工作。 “这是一种逆反心理在作怪,每个成年人身上都潜伏着一个儿童,大部分环境和谐时,他是活泼的乖小孩,但在受压抑时就变成愤怒的叛逆者。这个愤怒的儿童一点一点地收集着愤怒情绪,直到最终爆发出来。” 汪进强发现,Walts的父亲是个过于严厉的人,不仅对他严加教导,而且对母亲也非常严厉,不允许任何人有不同意见,不管对错和他人感受都要按照他的意愿行事。小时候的Walts异常愤怒,但内心一直在压抑着。“所以当上司以指挥、命令和指责的方式跟他沟通时,他的情绪记忆被调动起来,尽管他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但内心那个报复的小孩已经苏醒。”汪进强说,但是作为成年人,Walts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愤怒,而是通过逐渐丧失主动创造的工作热情来应付和敷衍了事,“由于从来没有对父亲表达过愤怒,他把对父亲积累的情绪转移到了工作中,只要出现这样的人就令他不爽。这就导致了强迫性情绪障碍和行为。” 汪进强给朋友的帮助就是:“提高他自我愈合的能力和自我觉察能力,从感觉上升到理性层面:我在公司上班,事情做不好被上司批评是应该的;上司用指挥的口吻也只是工作习惯,我把工作做好,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 通常的治疗步骤是:首先把强烈的愤怒情绪宣泄出来,然后要接纳过去父母的行为方式,和过去达成和解,最终相信自己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我让Walts冷静思考,再遇到同样的事情该怎么办,帮他设计一些观念和行为,强化个人的控制能力。”在强化行为的过程中,汪进强还会注意并解决Walts的反复情况,毕竟已经养成的行为模式改变起来是很难的。 四大法则调节强迫 对于不属于强迫症病患的我们来说,更多的只是出现情绪障碍,内耗了自己的精力,还没严重到需要打针吃药、接受专业医师治疗的境地,但是,如果内耗过大,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学习一些自我调节方法还是很必要的。汪进强建议了几个简单易行、合乎本性的做法。 放纵法:顺其自然,别太在意得失,多想想“大不了又怎样”。比如总担心没锁好门东西丢了,不妨想想“丢了就丢了。” 宣泄法:说不出来的秘密最容易成为心理负担,而消耗过多的心灵能量,有了负面情绪不宣泄,正面积极的能量就无法进到我们的内心,可以通过聊天、运动、娱乐来消除。 换轨法:改变生命的时间及方式,打破惯有的生活方式是很好的改变方式,因为我们的很多压力来源于现在的环境,换一种方式,形势也就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天天加班到半夜,偶尔尝试不加班,出去玩到半夜。 深谷疗法:对于那些容易陷入悲观消极情绪的人,不妨让情绪悲伤到极点,跌至谷底,很多人沦落一段时间后会恢复斗志,这是生命的本能。深谷疗法能唤起我们对生命新的认识。 “对那些有强迫念头和行为的人来说,身边亲密的人很重要,通常身边最亲密的人是强迫行为发生的诱因,要学习如何相处。”汪进强说,“不管是放纵、宣泄还是其他方式,家人要理解,给予无条件的持,同时,我们自己也要主动寻求支持。” 明白了强迫性人格障碍后,你还认为“完美”真的那么完美无缺吗?所以我们应该— 趋于优质,但不苛求完美 文/何云翥 有人说,完美是美好的理想,要想做到的人太辛苦了;也有人说,完美主义其实是一种逃避,因为完美,所以害怕破坏现有完整的一切;甚至有人觉得完美主义的人太“矫情”。的确,完美主义者往往责任感很强,用高标准要求自己,追求细节,凡事过于认真。在这个强调注重细节成功的年代,表面看来,这些职场上的完美主义追求没有错,但在现实生活中,却在无形之中给原本压力巨大的“工作族”增添了更多的困扰。 Sharen在一家杂志社工作,作为文字工作者的Sharen,每天都在咀嚼文字的好与坏,为了一个字甚至标点符号,Sharen会花很长去思考,“晚上做梦都会梦到我在电脑前,盯着那个字看,过了一会儿,那个文字就变成了人,指着我说,‘你用我不合适,找别人吧’。白天起来就一身汗,想昨天自己交的稿子是不是又有什么地方写错了,然后就打开电脑,把文章找出来,从头到尾看一遍。”这样的事情时常发生,以至于现在的Sharen每天早晨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情不是吃早饭,而是开电脑。“我很怕自己做错什么,通常,不保险的事情我宁愿不做。” 害怕犯错误是完美主义者的典型征兆。做事情认真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成功的人士往往有不断追求完美的欲望和激情,追求完美和获得成功容易形成一种互动。但是,在完美主义理想的推动下,人拼命地工作,成功便成为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需要,在工作中产生了工作以外的巨大压力。而且因为担心错误的产生,往往做事情会十分保守,没有百分百把握的事情,宁愿放弃。这就容易让自己丧失工作效率,缺乏争取意识。 “吾日三省吾身”是老祖宗常说的道理。人们时常会对自己的行为反思,发现错误,可能会有自责感,努力在工作和生活中避免出现类似的情况。追求完美的人,这种自责感会更强。他们时常因为自己的一个小失误、一个小动作甚至一个别人投来让自己不舒服的眼神而自责。这无形中成了他们的负担——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 其实,适当的自责是人有责任感的表现,比如,在工作中,因为自己的疏忽或者大意,曾经让自己的工作出现纰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自责过度会给自己很大的心理压力。对职场上的人而言,要明白控制自责的限度。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因为对自己要求很高,凡事都要求周密,希望一切事情的进展和变化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如果没能达到自己预先的目标,便把问题归咎于自己,常责备自己没有尽心,或者在做事之前多考虑些就好了。 因为追求完美,在犯错误的时候产生过度自责,从而导致对自身价值的不认可。因此,完美主义者常常缺乏自信,也更加在意别人的看法。只要别人无心说的一句话,他们都会很认真,以至于芝麻大的事情都会忧愁天是不是要塌下来。 因此,学会分析错误原因是完美主义者要掌握的工作技巧。千万不能只要是错误就都给自己,对自己放宽松,告诉自己“事情没办好并不全部是我的责任,我已经尽了全力”。事情总在不断变化,学会接受变化,才能有乐观豁达的心态。 追求完美没有错,在职场中取得成功的人往往因为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对细节的不断追求,但他们同时也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失败。在职场中,保持一颗追求完美的心可以促发自己不断前进,但完美不代表苛求。做事情的时候,如果苛求,再完美的事情,也只会出现更多的缺憾。 也许你连着看了19页关于“如何改变自己容易抑郁的情绪,如何控制自己早已定形的人格特征”这样的文章,你看得都绝望了,难道抑郁倾向、焦虑倾向、强迫倾向就真的那么一无是处? 要知道,《职场》从来都是给人希望的地方,让我来告诉你— 本性难移,如何变缺失为优势? 文/王舒婧 还记得《越狱》里那个帅得让人发疯的男主角迈克尔•斯科菲尔德吗?他就是个抑郁症患者(注意哟,是抑郁症而不是抑郁倾向,他病的程度可比诸位严重多了)。 确凿地说,迈克尔患的是“潜在抑郁症”(Low Latent Inhibition),多伦多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研究专家发现这样的人天生就对环境刺激特别敏感。简单点儿说,一般人看到的自行车就是自行车,而潜在抑郁症患者看到的则是辐条、主动齿轮、曲柄或是其他部件。这让他们比普通人容易在更短时间内接收并处理综合繁复的信息。 如果是一个智商较高的人罹患潜在抑郁症,那他就更容易让自己成长为一个创新性人才,这类人的大脑断层扫描显示,引发抑郁症的区域同掌管创造性的区域相当接近,而前一区域的“茁壮”将带动后一区域的发达。而一项偶然的科学统计也表明,艺术家患有抑郁症的比例远高于常人很多倍。 “拆分并重构信息”是潜在抑郁症患者优于一般人的优势。而迈克尔恰是很好地利用了这种优势,才能将狐狸河监狱的地图以那样鬼斧神工而又隐晦的方式跃然于自己身上。或许他也恰是良好地运用了自己这种“病患”特质,才能将“建筑工程师”这一身份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 抑郁可催生细腻而精准的“读心术” 中日友好医院专职心理医生李子勋说:“意外发现,非但不像很多人想象的是因为心理承受能力差、无能才会患上抑郁症。事实上,我们看到的常常是自律的、聪明的甚至是完美的抑郁者。千万不要过分强化对抑郁的恐惧,抑郁可以控制,甚至可以利用。” 有人是因为太过自制,即使有诸多不满也从不向人倾诉或抱怨而抑郁;有人是因为太过自省,总把问题归咎于自身而抑郁;而有的人则是因为不懂得拒绝别人,一次次倾尽全力去成就别人眼中的完美而抑郁——这些都是我们视为“美好”的特质,只是做过了头,反而“犹不及”。其实换个思考角度,我们应该感谢“抑郁”,如若不是它向身体发出了求救信号,我们只怕消耗至死,也不可能跳脱自己为自己设定的桎梏。 抑郁之人大多细腻而敏感,能察人所不能察,他们的观察力细致入微——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就像懂得“读心术”一般,能从旁人不经意抖落的言谈举止间搜索到其对事物所保有的真实态度。 适度的抑郁还可以消除“傲骨”,打消“狂妄的不可一世”,因为人们会因此而更多地体察到自身的不足,而不是炫耀我有多么优秀。 “适当的抑郁是一种能力。”李子勋说,“只有智商和情商高到一定程度的人,才会通过抑郁释放压力。”因此,不要把抑郁妖魔化,适度的抑郁倾向反而有助于其成长。 人其实不怕抑郁,怕的是因此而来的偏见,以及对抑郁的本能性恐惧。 焦虑能防患于未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这是颠扑不破的哲学真理。因此,适度的焦虑并非一无是处,它可以维持一定的思维兴奋度,间接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这些都是好处。 如果你愿意深究的话,其实焦虑的本质是“未来”。如果我们愿意换个褒义词来表述,那就是“远见”,这是人类多么必备的特质。 也许你不知道,治疗焦虑症的方法是破坏大脑里一个叫“额叶”的组织,这成为在其他方法都宣布无效的情况下,最有效治疗焦虑的常规疗法——虽然切除额叶的病人能在常规的智商测试,比如记忆力和判断力的测试中表现优秀,但是他们在任何一种同“未来”或“计划”有关的测试中都会表现出明显的缺陷。 简言之,他们不再有通盘思考全局的能力,不知道“明天自己要干什么”,更不能回答诸如“下一步有什么打算”这样的问题。他们已经失去了“未来”。 这有点儿像小孩回答大人总喜欢问他们的那个愚蠢问题时的情境,“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来讲,小孩给出的都是错误答案,因为他们根本不懂得“以后”是个什么意思,所以小孩子的回答逻辑是:“我现在想干什么。” 孩子只能思考当下的事情,而大人却能够想到事件将来的发展,在从儿童椅迈向轮椅的进程中,我们了解了什么是“以后”。而“额叶”的被迫破坏,则会让我们一夜之间变成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 发现了吗?“焦虑”和“计划”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都是因“对下一步的思考”而引发的问题,适度的焦虑倾向能让我们不至于停滞在“现状”的泥沼中从而无法想象明天的样子,同时也能因为这种预见性而提前行动,消除未来可能存在的隐患。 强迫让自己成为明日领导者 “ABCD人格类型”是美国旧金山哈佛布鲁恩(HowordBrunn)心血管病研究所的心脏病专家弗里德曼(M.Friedman)提出的,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王二平则明确告诉我们,“其中的A型人格最容易引发强迫倾向。” 那么,且让我们看一看A型人格究竟有那些特质。它被弗里德曼概括为“强烈持久的目标动机、处处追求完美的内在倾向、强烈持久的追求赞誉与进步的欲望、连续卷入多项事务,挑战极限压力、习惯于突击完成工作、经常特意地使自己的心理与身体处于机警状态。总结起来,A型人格集中体现两大心理行为特征:过强的时间意识和过强的竞争意识。” 天哪!难道你不认为这其中包含了很多美好的品质?我在其中读到的潜台词有:旺盛的精力、渴望成功和被肯定,具备较强危机处理能力、能够承担责任、追求高品质的工作质量、不怕投入心力……还需要我举更多的例子吗?这些特质如果运用得当,将是对“领导者”这一概念多么完满的解答。 所以,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认为自己有了抑郁、焦虑或者强迫倾向是多么不可饶恕且见不得光的“罪恶”,只要稍作一点改动,它们都会是你通向美好未来的翅膀。 好啦!到此为止吧。聪明的你看到这里已经不再需要我们多做赘述,好好回味本期特别策划,对照着整理一下自己的心理脉络,快乐地走下去吧!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