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心情故事 > 正文
 

减轻压力的心理较量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 20:25 青年参考

  欲望是压力之源

  现代生活的诸多欲望对我们形成了一种压力,它如影相随,威胁着我们的心理健康。

  人们习惯说压力对懦弱者来说是绊脚石,对勇敢者来说则是垫脚石。但如何面对这对
孪生敌人?书中,姬莉安·巴特勒博士给出了他们的建议:压力既来自外界,也出自内心。外压是人们所承受的期待或担忧,像你的工作、父母对你的期望等;内压则表现出人们对这些事情的反应,包括你的愿望、感觉和态度。比如想把工作做好,想成功,想使他人幸福,这些想法无疑都会让人增加压力。忧虑、愤怒或嫉妒,便因此而生,而这损耗着人的能量和精力。过高的压力显然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也明显不利于身体健康。

  不断有科学研究证明:压力过重会增加心脏病、气喘的发病率,还有可能导致肠道疾病。此外,研究还表明压力会影响人体内分泌水平和免疫系统。

  给压力称重

  巴特勒博士一直在书中提醒人们,应对压力的关键之一,就是及早识别你是否压力过大。他们提供了简便的检验步骤:首先学会识别自己的压力信号。每个人对压力都有不同的反应方式。像有的人变得越来越狂乱和急躁,而有的人则喜欢故意拖延时间,迟迟不作决定。无论是哪一种,无疑都将降低工作效率,所以对付压力,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反应方式。通常我们对反应信号了解得越清楚,就越有能力应付这个问题。巴特勒博士发现,人们最可能在情绪、思想、行为、感觉四个方面感受到张力。此外,这之后我们应该权衡一下负担的“重量”。因为压力是累加存在的,所以给压力“称重”的最好办法就是,将你所感觉到的各个压力因素一一列出来。通过对它们进行分析,从中获得甩掉压力的启发。

  用“替代态度”甩掉压力

  大多数承受压力的人希望能够明智地处理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能及早抓住压力,并用我们自己的一套方法去对付它,那将事半功倍。巴特勒博士指出有两点需谨记在心:第一,保证你解决压力的办法不仅在短期内有效,而且从长远看也是有效的。这才是应对压力的最终目标。其次,应该谨防咖啡因、酒精的麻痹作用。这看来于事无补。

  如果这两个你都做到了,却仍无法甩掉压力,那你不妨试试巴特勒博士的对付策略:首先清点一下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并就这些问题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一个既考虑到压力因素又不逃避压力的目标。

  目标确定后,重要的就是落实了,这就是“转变态度”。可以说,压力绝大部分取决于我们观察世界的方法,也就是态度问题。通常人们喜欢说态度决定一切。其实态度就其本身而言无所谓对错,但它们却能产生致命的影响。任何类型的不良态度都会让你感受到压力,心理负担也就增加了;而良好的态度则能为你减轻压力。因此有必要对你的态度做一次检验,换一种态度考虑一下,事情也许没那么糟,这就是心理学上称的“替代态度”。

  (慕雪 摘)

  《从心造就自己》

  作者:姬莉安·巴特勒博士

  汤尼·霍普博士

  沈阳出版社

  作者在牛津大学从事30多年的心理压力临床研究,从30年来帮助人们度过压力困境的经验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写成了一本书——《从心造就自己》。在这本书的前言里,他们开宗明义地指出这是一本教你如何甩掉压力,享受生命的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