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职工收入应与经济增长同步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 13:54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新华社上海1月31日电(记者潘清 厉正宏)2006年上海全市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了12%,老百姓的“钱袋”有没有跟着鼓起来呢?正在举行的上海“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让市民“同步”分享上海经济的发展成果。

  许多企业中出现的收入“两极分化”问题,获得了代表委员们最多的关注。“2002年至今,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一线职工工资年均增长仅6.5%,远低于经营者23.9%的水平,”上海市人大代表冯丽说,这样的差距“让人惊心”。

  女职工妊娠期、产期和哺乳期的收入水平得不到保障,节假日加班无法享受法律规定的补贴,企业欠薪拿“白条”发工资……职工收入中存在的种种不合理现象都成了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来自工会界的一份政协提案,道出了上海收入分配的“十大问题”:政府设立的最低工资标准成了一些企业员工收入的“最高水平”;职工收入止步不前,劳动力要素被弱化;三分之二的职工收入低于社会平均工资;一线职工收入水平过低,难以维持家庭最低的日常生活需求;廉价使用劳动力问题突出;“模糊工资”凸现分配秩序的不透明;企业经营者收入高端化导致职工心理的不平衡;企业考核只问利润,职工收入增长责任机制处于缺失状态;

垄断行业职工收入稳步增长,传统行业每况愈下;协商谈判工资的机制覆盖面偏低。

  怎样让职工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上海“两会”代表委员们纷纷建言,尽快通过制度保障,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上海市

人大代表李传福认为,立法机关应尽快制定《工资法》,加大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的力度,在加班工资基数、计件工资定额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并建立企业工资支付信用、工资支付报告等一系列制度。

  实际上,让百姓的“钱袋”体现上海经济的增长,已经被提上了上海市政府的工作议程。上海市市长韩正在上海市第十二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上海将加强收入分配调节,通过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提高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形成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切实提高普通职工的收入水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