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经济发展节点期:就业难如何破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6日 09:24 中国经济时报

  ■见习记者 杜悦英

  “我现在只剩下一声叹息了。”在记者面前,张同学满脸的落寞与无奈。张是一名2007年应届大学毕业生。虽然早在一年前就踏上了求职的征程,但至今没有碰到“伯乐”。

  李师傅也愁眉不展。因所在单位被撤消,他被迫下岗。自5月份失业后,李一直在谋求新工作,但至今未果。

  张和李的境遇只是待就业人群的一个缩影。改革开放近30年,我国的开放程度不断加深,经济发展不断进步,经济结构逐步调整,所有制结构和分配体制逐步趋向多元。在经济增长迅速的同时,就业环境和就业模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招聘会人潮“爆棚”,大学生竞争搓澡工,名校毕业生摆地摊……近几年,类似报道不绝于耳。不论是大学生求职,还是下岗工人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普遍面临严峻挑战。

  就业是民生之本。矛盾已然凸显,经济发展的“节点”期,“就业难”又将如何“破题”?

  压力放大

  专家分析称,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是拉动劳动力市场高位运行的根本原因。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到2010年,我国劳动力总量将达到8.3亿人,城镇新增劳动力供给5000万人;而从需求情况看,劳动力就业岗位预计只能新增4000万个,供求缺口1000万左右。可见,在未来几年,我国就业压力将持续增大。

  据介绍,当前就业供求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是,体制转轨时期遗留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尚未得到全部解决,在国有企业重组改制和关闭破产的过程中,分流安置职工的任务繁重,部分困难地区、困难行业和困难群体的就业问题仍然存在。

  数字显示,2005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3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2006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84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其次,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亟待解决。有统计数字显示,近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待业人数每年都在增加,2001年待业大学生34万人;从2002届毕业生开始,国家给大学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的制度取消,当年待业大学生达到37万人;2003年,扩招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毕业,这一数字升至52万人;2004年为69万人;2005年达到79万人;2006年,大学生就业人数同比减少22%。

  今年情况依然严峻,据教育部统计,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95万人,同比增长19.9%,截止到9月1日,已有351万人实现就业,仍有144万人待业。据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今年增加64万人。预计到2010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710万人,“十一五”期间,需要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7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再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和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也开始凸显。有数字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约2亿。据统计,目前全国有7.3亿劳动力,其中4.8亿在农村。在农村劳动力中,有1.6亿在当地从事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产业,3.2亿为农业劳动力。按照目前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水平测算,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全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实际存在1.5亿,且每年新增劳动力也达600多万人。

  从长期看,1960-1970年代的人口生育高峰,形成了当前和未来20年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维持在65%以上的较高水平,劳动力明显充裕,就业岗位供需矛盾仍将长期突出。

  多方调整

  劳动力市场是中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之一。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政府部门做了诸多努力,成效显著。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本月20日透露,今年1至11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5万人,预计全年将超过1200万人,这是“就业再就业工作创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的最好水平。”他指出,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比去年底下降0.1个百分点。明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今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就业促进法》,随后又颁布《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对就业服务与管理、就业援助的相关制度做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保证了实施的可操作性。2008年1月1日,新《劳动合同法》即将实施,对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集体合同,劳务派遣,非全日制用工,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做了详细规定。

  此外,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还颁布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旨在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的同时,大力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

  对待就业人群,政府分门别类,积极采取针对性强的具体措施,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培训和开业指导等服务,着力促进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部日前强调,将会加大就业状况在高校教学评估中的权重,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监管,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推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和队伍建设,对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实施就业援助,加强离校后的就业服务等。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确立的目标是,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实现新增就业45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任务虽艰巨,但只要积极应对,扎实稳健地推进各项政策实施,“就业”难题终将得到破解。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