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就业 > 正文
 

重庆吸引本地民工离土不离乡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2月27日 01:25 第一财经日报

  外地企业年前下“用工订单”,外地政府年后前来挖工

  本报记者 程维 发自重庆

  春节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重庆市垫江县太平镇的农民陈兴并没有像前几年那样去云南找工作,他希望能在重庆找一个合适的工作。当地的很多民工想法跟他相似。

  建筑市场每年提供百万岗位

  春节前,陈兴就给重庆渝中区的几个亲戚打过电话,托他们物色工作岗位。他说,这几年昆明新建的房子并不太多,而重庆却建了很多房子。每年他回重庆时,都会发现重庆市区的面貌有很大变化。他还从电视上了解到,最近几年重庆发展很快。

  陈兴离家在外打工多年,无法照顾父母,每次往返于老家和云南之间,都需要几天时间。如果在重庆打工,老家距重庆主城区只有110公里。走

高速公路,1小时就能从重庆城区回到镇上。算上等车和其他交通时间,一般3小时内就可以到家。

  陈兴说,他那个村外出打工的有30多人,基本上都想在重庆找工作。不过,大部分人还是习惯性地奔广州去了,因为他们已经熟悉了珠三角企业的用工模式,而且知道到那儿在哪儿能找到工作,对重庆则生疏些。

  陈兴对重庆“发展很快”的感性认识并不是错觉。本月16日,重庆市建委副主任但小龙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字显示,重庆住房建筑市场“十五”期间的总投资为790亿元,这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建筑工人的岗位。例如2004年,重庆建筑市场的从业人员为15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为农民工。

  去年重庆也闹“民工荒”

  重庆市是沿海地区的主要民工来源地之一,但去年5月,该市最大的纺织工业聚集地——沙坪坝区回龙坝镇闹了一场规模不小的“民工荒”。

  回龙坝镇目前有530多家纺织企业,总共用工2万人左右。每年春节过后,民工们都扎堆在马路边等招工。但去年,街头的民工却寥寥无几。与此同时,当地公路沿线和工厂门口都贴出了招工启事。

  当时,回龙坝镇副镇长王国兴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全镇企业短缺织布工1500人以上,加上摩配、机械配件等其他企业缺工,整个镇的缺工2000人左右。

  当地的纺织工月薪在800元以上。因为出现“民工荒”,企业纷纷给出高薪,最高的开到了1500元。

  当时,王国兴带了30多个工厂老板参加了两场劳动力就业招聘会,一个织布工都没招到。“有十几个民工来登记愿意打工,最后一个都没来。”王国兴回忆说。

  闹“民工荒”的并不只有回龙坝镇一地。重庆璧山县的皮革、皮鞋企业已发展到近2000家,目前需要工人5万多名。去年,璧山的皮鞋生产企业打起了“民工争夺战”,不少企业使出了提高工钱、增加福利等招数来争夺民工。

  “长三角”方向连热两年

  本月21日,重庆市农村劳务市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下称“劳务办”)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日报》称,重庆市自1998年开始对劳务输出作统计以来,共输出劳动力664.8万人次,其中2004年输出民工41.2万人,2005年增长到43.7万人。但这一数据是在重庆市内、市外打工的所有民工的总数(不包括境外劳务输出),该机构尚未具体统计出每年输出的40多万人中,哪些是在本地打工,哪些是外出打工。

  重庆市劳务办称,春节前,不少沿海的用工企业就已经把“用人订单”传到了重庆市各区县。“订单”显示,今年重庆民工外出务工的热点与2005年一样,依旧是长三角地区。

  除了企业下“订单”外,外省政府也来渝挖工。20日,广东省政府与重庆市政府举行座谈会,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林应武在会上夸重庆民工说,渝籍务工人员聪明能干、吃苦耐劳,两省市的劳务合作源远流长,目前已建立起较紧密的劳务合作机制。他希望在此基础上,改变当前跨省流动就业组织化程度较低的状况,建立两地劳动保障部门经常沟通协商的工作机制,搭建政府间的劳务合作平台。

  去年,重庆外出的民工挣回300多亿元,在粤民工收入100亿元,其中40%汇回了重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