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体验各国绿色生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1日 17:22  《中国商界》杂志

  文/ 樊波

  “绿色生活”是将环境保护与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的生活融为一体的新文明、新风尚的生活。绿色生活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包括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兴建环保住宅,接蓄雨水作为生活用水,利用太阳能发电,循环再生残羹剩饭、污水等生活垃圾??

  现在,绿色生活并不仅仅是一种定义,它已经在各国都市中衍生出一个个族群,成为绿色生活的忠实拥趸——比如乐活一族,比如绿领。他们都是提倡“绿色”生活方式,强调关注环境,关注自己内心,过健康快乐自然的绿色生活。

  澳大利亚:“绿色”住宅

  坎贝尔是一名护士,与丈夫贾森?扬以及两个儿子住在澳大利亚悉尼市郊区。面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坎贝尔一家选择了一种“绿色”生活方式。从大街上看,艾丽西亚?坎贝尔的房子与其他人家没有什么不同。不过,这座貌似普通的住宅有一个独特之处:“绿色”。坎贝尔的房子建于2005年,用水是他们建房时考虑的第一要务。由于当地常受干旱困扰,再加上他们所住地区太过偏僻,在供水系统涵盖范围以外,坎贝尔和贾森决定接蓄雨水,作为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来源。他们在院子里建造了一个大型混凝土储水池,容量为2.5万升。每当下雨时,铺设在屋顶上的管道会把所接雨水导入储水池。

  他们的住宅有雨水蓄水系统、太阳能电板和生活垃圾循环再生系统,也就是说,坎贝尔一家的用水、用电基本可以自理,甚至能够把多余电力输回悉尼市电力系统。

  坎贝尔的“绿色”住宅功能不仅于此。坎贝尔在家中房顶上安装了18块太阳能电板,所发的电不仅可以在白天供自家使用,“节余”的电力还能输入悉尼市电力系统。电脑监控系统的计算结果显示,自从安装以后,坎贝尔家的太阳能电板所发电量共计1.3兆瓦时。如果换成由电力系统烧煤供电,发电过程会排放1.2吨二氧化碳。尽管他们晚上依然靠电力系统供电,坎贝尔估计,这座房子所发的电要多于耗用的电。

  除了用电环保外,坎贝尔一家还自己处理部分生活垃圾。他们在院子里种植水果和蔬菜,养殖小鸡。残羹冷饭可以作为小鸡的食物,小鸡的粪便及其他腐烂的有机物可以作为肥料。

  根据澳大利亚自然保护基金的统计,平均每个家庭每年生产980公斤垃圾,其中40%为易腐食物等。坎贝尔说,自从他们制作有机物肥料后,每个月送往垃圾场的垃圾比过去减少一半。

  坎贝尔家还拥有自己的污水处理系统。经过当地官员批准后,坎贝尔在后院建造了3个5000升的贮水池,净化污水,并通过紫外线滤光器照射以杀死细菌,随后把这些水用在花园里。

  不过,“绿色”住宅所费不菲。坎贝尔说,房屋建造成本为30万美元。发电和储水装置,加上与当地政府就污水处理系统问题沟通所花时间,共花费了大约6.5万美元。

  “我的理论是,每一片屋顶都应该能够蓄水和发电,”坎贝尔说,“尽管就经济上而言,做到这一点花费很大力气,我还是感到非常满意。”尽管还没有确切数字表明悉尼有多少“绿色”住宅,有关专家认为,这一类住宅正日趋增多。

  英国:小镇的集体绿色生活

  未来的房子什么样?在英国设计师鲍勃?汤姆林森看来,那绝对不是钢铁或玻璃的堆积丛林,相反,未来的房子应该由原始材料——木材建造。十几个2层或3层木屋围成一圈,大门相对,中间是共有的果园。

  在英国西部Shropshire镇,房屋设计师鲍勃实践了他设想的这种完全生态型居住区。12个样式各异的房屋围成一个圈,中间是共享的一块绿地。他所实践着的“生态宜居房屋”理念并不局限于太阳能电池板和安装着风车的烟囱,还包括一种理念:房子代表一个家,与邻里们和睦相处才能让家充满温馨,房子则可被世代相传下去。在这样的小镇上,人们祖祖辈辈扎根繁衍。在鲍勃眼里,现代房屋鼓动人们搬来搬去,在英国,人们平均7年就搬一次家,这个过程消耗大量资源,比如新家装修。更深层次来讲,频繁地搬迁让邻里们形同陌路人。

  “我们尝试给人们提供长久的居所,”鲍勃说,“故事书里讲述的和睦小村庄就是我的理想。”鲍勃激情满怀地实践着他的理想,他不仅使用了最先进的绿色高科技,还将房屋设计得与周围景观融为一体。

  环保房屋有大窗户,尽可能利用阳光升高室温,减少照明。水管中留出的是地热水,房屋建造过程中,尽量减少水泥的使用量。房屋内使用木柴取暖,雨水被收集再利用。

  在鲍勃设计的这个“生态宜居房屋群落”里,12个房子各有特色,不仅如此,房子的主人也形形色色,有的是害羞的男主人,有的则热情开朗,他们的经济实力各不相同,但他们共享一个果园和一块林地。果园的存在也是为了减少碳排放量,据统计30%的碳排放是在食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

  在Shropshire镇上,原有的格局负担不了大流量的交通:主干道高高低低,时不时还有急转弯,车辆通行很困难,于是这里的人多步行外出,这增加了人们碰面攀谈的机会。而且镇上居民的住地很集中,人们只有很小的或干脆没有私家花园。但他们可以在一块公共用地租上一亩三分地,种植自己喜爱的蔬菜和水果。

  1993年,鲍勃为了更好的为自己的“理想居所”筹资,曾建立了“宜居村庄基金”,随后他在Shropshire镇买下一个破败的酒吧,将其改造成小型酿酒厂,居民在这里亲手酿造啤酒。

  整个宜居小镇的规模是70多家住户,每10~12个为一个居住圈,鲍勃相信,这个规模的小型居住圈可以自治,不需要成立专门的委员会来管理共有的果园、绿地等公共财产。

  虽然生态小屋受到住户们的欢迎,但是它的存在一直受到质疑,曾贷款给住户建造房屋的投资者一直认为小镇应该采取集中供暖,供暖公司则一直希望给每家每户安装散热片 ;自来水公司一直在设法将自来水管道通往每家每户,他们的理由是“雨水收集净化系统并不总是可靠”;而市议会一直认为应该将小镇的街道拓宽到两辆车能并行为止。在小镇建设初期,鲍勃曾跑了3家建筑公司,但都不能保证将“绿色”小镇的理念变成现实。

  小镇的居民们对那些“热心”的建议并不动心。大卫是这里的住户,他很喜欢自己的房子,“房子围圈坐落,邻里门对门,彼此熟悉,人们攀谈的时间多了,当某个人病了,其他人很快就过来帮忙。”说到为何不安装集中供暖系统,大卫说:“暖气得消耗液化气,这不是我们的理念。再说,天然气的费用要远高于木柴。”

  虽然大卫家的门厅有时会过于幽暗,但大卫并不介意,他说全英国没法找到比这里更“绿色”的房屋了,于是他留下来,并且过得悠然自得。房子的设计师鲍勃说,很多建筑

  设计师们正在发生和他一样的转变:不去建造高耸入云的现代格子楼,他说,一些研究发现,人住得越高,看心理医生的次数就越多。目前,鲍勃正在筹集资金建造更多的生态小城,他说,英国全境正有2000所这样的绿色小屋破土动工。

  德国:屋顶上的绿宝石

  或许你曾经想象过住在绿色覆盖的房子里,想过之后或许你会摇摇头,认为这不过是一种天真的浪漫想法。然而,这种想法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已经实现了,甚至有些地方政府把绿色房子作为一种法令来强制执行。

  就像夏日的微风中携带的一粒种子一样,培植屋顶植物的想法从欧洲传到了北美,接着散播到整个世界。欧洲更是绿色屋顶实验的领导者,许多城市已经有了成形的鼓励机制。比如,德国超过1300万平方米的屋顶拥有绿色屋顶系统,这得力于至少75个地方政府的鼓励与扶持。

  在德国最为普遍的几种绿化系统,它们分别是:开敞型屋顶绿化、半密集型屋顶绿化以及密集型屋顶绿化。开敞型屋顶绿化,效果比较粗放和自然化,让人们有接近自然的感觉,所选用的植物往往也是一些景天科的植物,这类植物具有抗干旱、生命力强的特点,并且颜色丰富鲜艳,绿化效果显著。由于开敞型屋顶绿化具备重量轻、养护粗放的特点,因此比较适合于荷载有限以及后期养护投资有限的屋顶。我们亲切地称它为“生态毯”;半密集型屋顶绿化居于自然野性和人工雕琢之间,很自然,低矮灌木和彩色花朵完美结合,但是由于系统重量的增加,设计师可以加入更多的设计理念,设计更加自由,一些人工造景也可以得到很好地展示;密集型屋顶绿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屋顶花园”,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鲜艳的花朵,植物的选择随心所欲;还可设计休闲场所、运动场地、儿童游乐场、人行道、车行道、池塘喷泉等。

  德国政府对于绿化有着一整套政策支持系统。在一些特定的区域,比如“新建工业区”,主要是指那些新建的大型工业区域,开敞型屋顶绿化往往被视为一种义务,开发商被强制进行屋顶绿化。

  另外一个鼓励开发商绿化屋顶的方法就是为被覆盖表面减免雨水流失费。在德国,开敞型屋顶绿化被看作是半覆盖表面,因此,此项雨水流失费用至少可以节约50%。

  在德国,屋顶花园覆盖整个屋顶区域。屋顶绿化系统同样也安装在人行道、行车道、游乐区域以及池塘之下。地下停车场顶盖绿化也被看作是屋顶绿化,因为所使用的技术是相近的。

  在德国的一些城市以及省份,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了屋顶花园的优势并且开始予以补贴——每平方米15欧元。在德国,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屋顶绿化成本完全可以低于15欧元,其形式往往是特定区域的常绿开敞型屋顶花园。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