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影响未来的人·事·物(2月12日第三批)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09日 01:31  《商界时尚》

  23.Events

  格陵兰国?

  随着冰雪融化,潜在的石油矿产资源变得容易开发,越来越多的格陵兰人正在主张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岛屿从丹麦手中独立出去。

  可能发生的影响:这在此前既非大陆,也非独立国家的广袤世界,将会成就一个浪漫的因纽特独立国家的理想。而它独立的影响力绝不局限于它的海岸线,这个面积是法国4倍,拥有全球十分之一淡水资源的国家,所发生的一切甚至可能关系到地球的命运

  发生时间:未知

  格陵兰岛拥有世界上最长的海湾,最大的国家公园;85%的领土被冰覆盖,储藏的淡水如果融化,全球海平面将上升7米。但总人口只有5.7万。去年11月,岛上的居民们向前迈进了一步,他们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是否从宗主国丹麦脱离出去。

  全民公决的结果使格陵兰岛取得制定政策的权力,司法等其他社会职权仍在丹麦掌控下。宽容的丹麦王国与格陵兰岛达成的协议是,只有当不再需要丹麦经济补贴时,才能承认这个岛屿的完全独立。而现在,丹麦每年拨给格陵兰岛的经济援助达到3.65亿英镑,格陵兰岛的物产并不丰富,想要实现自给自足并不容易。

  格陵兰人想要独立的念头,与其说源自民族情感,勿宁说是出于经济的考虑。几百年来丹麦人给予了格陵兰岛和岛上居民相当的尊重,格陵兰语和丹麦语都是官方语言,18至19世纪,没有一例丹麦人杀害格陵兰岛人的记载;丹麦传教士还帮助创造了书面格陵兰语。然而随着冰雪融化,他们可能发现土地下面埋藏着的石油、钻石、红宝石等,这一切,为什么要和丹麦人分享?

  然而,部分人已经在担忧,如果最终格陵兰岛获得独立,将带来巨大的地理政治影响。美国在格陵兰岛北部设有一个空军基地,但美国公司能否抢占开发该岛资源的先机?俄罗斯人会袖手旁观吗?对于一个人口只有5.7万的国家,独立地位能有多牢固?如果格陵兰岛完全依靠外国资本疯狂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环境。独立的代价实在太高。”

  24.Events

  古巴改革

  古巴在去年实现领导人的历史性轮替之后,推出了一系列的革新政策,这个美洲最坚定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在用实用主义的政策,使其制度“适应当今世界的现实”。

  可能发生的影响:古巴将不再封闭,民众的生活能得到较大改善,物质供应不再匮乏,本国的旅游饭店对本国民众开放,个人能自由出国旅行

  发生时间:正在发生

  劳尔·卡斯特罗上台后,古巴连续推出了经济和社会改革政策:如取消民众购买手机的限制;解除计算机、DVD播放器、摩托车和其它消费品的销售禁令;设立24小时电视频道,播放外国媒体报道;允许公民自由入住涉外豪华宾馆和度假酒店以及租用汽车;颁布了关于住房改革的新条例,使民众能转让房屋的使用权;把国有闲置土地租借给农民以进一步增加粮食产量和个人收入,等等。

  这一轮的改革,以注重民生需要为主,并将进一步推动经济革新,吸纳更多的外国资本,向旅游、矿产和农业等领域投资。劳尔·卡斯特罗多次说,“大豆和大炮一样重要”。这种实用主义的理念,帮助他启动了改革之路。其实,从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起,古巴就数次进行经济改革尝试,目前的改革正是以历史经验为基础,又借鉴了中国的经验,如经济改革先从农村开始,继而放松城市消费产品销售,都与中国改革初期的思路相似。经济上,在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同时,谨慎推进经济改革,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使得近年来古巴经济呈恢复性增长。另外,近年来,拉美地区一大批中左派相继执政,他们领导的政府普遍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采取了很多有利于民的政策,古巴进行社会改革也顺应了拉美地区重视民生的潮流。

  25.Events

  亚洲最长内战或将结束

  可能发生的影响:长达25年、亚洲持续时间最长的内战终结,斯里兰卡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未来。这也预视着,亚洲分裂势力和恐怖主义正在走向一条下坡之路

  发生时间:即将发生

  2月4日,斯里兰卡总统拉贾帕克萨在国家独立日庆典上发表讲话称,斯政府军彻底击溃反政府的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以下简称猛虎组织)只需“数日”。“我确信猛虎组织将在数日内被彻底击败。”他说。

  斯里兰卡军方5日证实,政府军当天攻克了反政府武装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猛虎组织)在北部的最后一个海上武装基地,同时还攻克了穆莱蒂武地区第二大镇维什瓦马杜及其周边约100平方公里的地区,至此,政府军已将猛虎组织围困在斯东北部一片200平方公里左右的丛林地带。

  斯里兰卡的主要民族为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猛虎组织以泰米尔人遭歧视为由与政府军作战,寻求在斯东部和北部地区建立一个独立的泰米尔族国家,多年的战争导致7万多人死亡。

  尽管打垮猛虎组织已成定局,但其宣扬的意识形态仍有存在的基础。斯里兰卡政府要抚平战争带来的裂痕,除了采取经济上的亲民策略,更重要的是落实宪政,弥合族群分裂。

  26.Events

  海洋酸化

  目前全球海洋酸化现象日益严重。由于海水吸收了成千上万亿吨二氧化碳,之后形成稀释的碳酸正不断酸化天然的碱性海水,吞噬着海洋中丰富的碳酸钙——珊瑚和海洋浮游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如果酸度仍然上升,未来70年内珊瑚礁将因为制造钙的能力下降而面临“灭亡”,其它那些外壳或骨骼含钙的生物也都在劫难逃。

  可能发生的影响:未来70年珊瑚礁将死于“酸海”,海洋的生物结构成分改变

  发生时间:正在发生

  2003年,“海洋酸化”作为一个专门术语首次出现在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上。其指出长久以来因为海洋吸收了人类活动排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已经造成日益严重的海洋酸化现象。酸化可能导致海里那些分泌钙质的海洋生物的消亡和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中断,海洋将面临瑚礁灭亡,水母取代鳕鱼的危险。与此同时,会带来一个巨大的连锁反应。假如靠吃浮游生物和有壳水生动物维生的鳕鱼和其他鱼类消失,而充斥海中的水母可能会吃掉其它种类的浮游生物,然后海洋的生物构造成分将被改变。旅游业、捕鱼业,海岸线都将变得脆弱,全球数十亿人的蛋白质来源将会受限。

  2005年,专家詹姆斯•内休斯研究发现,5500万年前因为有大约总量达到4.5亿吨的二氧化碳溶解到海水,海洋曾经出现过一次生物灭绝事件。此后海洋至少过了10万年才又得以恢复正常——他的研究为人类进一步勾勒出“海洋酸化”潜在危险和威胁。

  科学家发现,由工业革命时期开始,海洋已经吸收大约5万亿吨人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这点帮助减缓了全球变暖,假如这些二氧化碳全部保留在大气之中,全球气候变暖会比现在迅速许多。

  但这种“帮助”的代价也很昂贵,由于二氧化碳的溶解生成碳酸造成海水不断酸化,海洋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正在不断下降,日趋消失。如果越来越多的二氧化碳将滞留在空气中,全球变暖又会加剧,大约全球三分之一的物种将会灭绝,粮食作物产量也会大大锐减

  海洋酸化已经和全球变暖一样,成为人类面对的大挑战,解决它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淘汰矿物燃料,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但是一份报告中指出,目前海洋酸度已经达到“数千万年”以来的最高值,即使人类从现在开始停止释放二氧化碳,海洋酸化也将无法有效立刻逆转,它需要至少数万年才能恢复到原样。

  27.Ideas

  零碳运动

  英国“零碳”计划提出后,从2008年起开始对国内所有新住宅根据其能源使用效率评定星级。而自2010到2013年他们将对住宅建设的碳排放实行更严格的标准,预计在2016年达到“零碳”。有专家称“零碳”计划使英国有望在2050年减少700万吨的碳排放。

  可能发生的影响:绿色生态能源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满足人类日常所需,从而全球气候变暖得到控制,地球生态平衡得到维持。

  发生时间:正在发生

  “减少碳排放,防止气候继续变暖”这是英国人的全民共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不得不重视和拟行的环保头号项目和口号。

  英国推行“零碳”计划后,在位于利物浦的约翰列侬机场,科研人员尝试利用最初为减少车辆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态盒”装置来捕获乘客们呼出的二氧化碳,将其再转换成绿色生物燃料,用于机场运输车、供暖和热水系统。这场革命性的科技事件有力的回应了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

  而炎热的第五大石油出口国阿联酋,正雄心致志在兴建全世界第一座“零碳之城”——一个名为“马斯达尔(Masdar)”的小城。该座“零碳之城”不使用一滴石油,城区内外设有大量太阳能光电设备以及风能收集、利用设施,利用充沛的沙漠阳光和海上风能等可再生资源,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以实现能源上的自给自足。而在城市四周将种植一片由棕榈树和红树林组成的环城绿色地带,既改善环境,树木又可作为提供制造生物燃料的原料,从而该座小城做到废物和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如果这座“零碳之城”建设完毕,将成为全球创举,有望成为未来城市设计的参考标准。

  在我国,第一幢“零排放”的节能大楼——浙江宁波诺丁汉大学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中心已经正式投入使用。大楼也是通过阳光、地热和雨水等可再生资源,自行解决用电、用水等问题,并且不产生二氧化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