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负责任的旅行(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19日 18:00 经济观察报

  《CodeGreen》中将“负责任的旅行”描述为层层相递的三个层次,首先是对环境,如何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并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带来积极贡献。第二,旅行者如何去和当地人交流和尊重当地文化。这些交流很可能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和未来。第三,旅行者的消费如何对当地经济产生积极回报。因为有些消费并不是直接回馈当地社区,而是流入跨国公司或其他机构,当地居民并不能从中受益。

  记者冯永锋在一篇关于生态旅游的文章中也写道,旅行者的心态和习惯才是关键。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1996年开始,北京大学教授、大熊猫研究专家吕植开始在四川平武县的王朗保护区力推生态旅游,如果想看到大熊猫必须有特权,否则就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储备从容的户外经验,学习必要的动植物知识。游客们渴望迅速见到“剧烈风景”,但是这很难实现。这可能是这家中国最有名的生态旅游区至今发展得名不符实的核心原因。

  被称为背包客 “圣经”的LonelyPlanet的“鞋带系列”每一本的开篇,都会拿出一页写明,“何为负责任的旅行”。这一系列在欧美市场非常明确的定位于学生族,为的是告诉刚上路的旅行者,应该注意些什么。而对于那些资深的旅行者,这些早已熟谙于心。但“负责任的旅行”这一价值观却渗透在指南的字里行间。比方说澳大利亚的艾尔斯岩,对澳洲土著来说,这是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圣地。岩石下面的洞穴和风口,曾经是澳洲土著的集会所。现在巨岩下仍保留著无穷魅力的土著壁画,壁画内容包含了各种事物的描述和当年的会议纪录,因而攀爬不被鼓励,但是仍然无法阻挡外来游客攀岩的热情。指南中为此注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旅行者,你或许不该这么做,就如同在圣母大教堂朝圣时,有人突然从你面前爬了过去。

  “生态”或者“绿色”,只是变种说法,更本质些讲,就是“负责任的旅行”。承担这一角色的除了旅行者以外,还有旅行这一生态链上的方方面面,大到机场、景点,小到酒店、纪念品商店。国内的很多酒店,虽然挂着“毛巾如无需洗涤请挂起来”之类的提示,但事实上却做着与之相悖的行为,例如提供大量的一次性用品,难免被人质疑有标榜之嫌。不过,不管是真正实践还是打了个幌子,都是好事,毕竟一些时候,商家不做出改变,旅行者也往往无从选择。

  旅行作为一种人类活动,终究会对当地产生影响。完全寄希望于“生态化”旅游区,或者因噎废食的足不出户,都不足以解决任何问题。旅行者所能做的,只是更好的将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予以平衡。正如《CodeGreen》一书中所言,“让自己成为解决办法的一员,而非问题的制造者。”

  旅行中的绿色法则

  1、如果独自旅行,试图将你对

  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包括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对当地礼仪的尊重。

  2、如果是团体旅行,尽可能

  选择那些提倡责任、遵循绿色法则的旅行社和酒店。 3、避免去那些过度拥挤的目的地,或者在淡季时选择出行。

  4、尽量使用本地经营的酒店

  和其他服务,在当地餐馆用餐,多使用公共交通——这不仅意味着减少你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也可以让当地人直接从你的消费中受益。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