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傅佩荣眼中的面包与人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02日 20:46 财经时报

  向军

  失去了价值观,人们就放弃了快乐地活着的原则。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

  “哲学不能烘面包,但是能使面包增加甜味。”

  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在《哲学与人生》一书中开门见山。接着,傅先生解释说:初次念到这句话时,心中领悟了两点:一、人生就是买面包、烘面包、吃面包的过程;二、若要面包好吃,需要调味的蜂蜜,而那蜂蜜应该就是哲学。

  在这位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的眼里,哲学似乎离我们的生活不再遥远。

  傅佩荣在自序中写道:“学生问:”人生有什么意义?‘老师答:“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

  这段真实的对话,显得特别有趣。“你可以不断地询问人生有什么意义?”这大概就是人生用来调味的

蜂蜜吧。

  哲学是给生活这块面包增加甜味的学问,带给市井生活中的人们几许理性之光。哲学,也应该是发现生活中更多美的原理和方法,从而使我们成为可以被欣赏的人。

  泰坦尼克号上的价值观

  《哲学与人生》中引用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当泰坦尼克号开始下沉时,船上共有两千多位乘客,却只有七百多人可以坐上救生艇逃走,这时出现的第一句话是‘妇女与小孩优先’。”

  这是西方文化的价值观。生命很宝贵,求生的欲望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尤为强烈,正是生命的宝贵,才在这个境遇下呈现出人生的价值观和信仰的可贵。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经历过如此之多的人生苦难之后,产生了对生命的敬重感。

  带着紧张的剧情,自然灾难所造成的悲剧之美,会在此刻惊动每一个清醒的心灵。

  失去了价值观,人们就放弃了快乐地活着的原则;人将失去尊严,人生也将失去美感。能使面包增加甜味的哲学,也就不会在这里存在。人生的品位,亦无从谈起了。

  不过,当代生活中隐形的“适者生存”法则,则在更大范围内发挥着作用,因为科学与技术大大地扩大了人类活动的范围,“适者生存”事实上就是“强者生存”,世界上每一个大公司都像一个“经济诸侯”,他们都在最大限度地夺取全球资源,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让我们来看看公司、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后,他们的愿景将给世界带来什么呢?全球变暖、雨林消失、臭氧层空洞扩大等诸多问题,这就是结果。

  哲学与人生,我们理解的哲学,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和未来作对。有了这个前提后,去找到一个参照物、方法和措施来,避免悲剧的发生。

  这也正是需要哲学这个增加“面包甜味”学科存在的理由。增加生活的分量、扩大人生的视野,为社会长久的未来让出一条生路。在这条路上,让生活充满情趣和幸福感,有品位、有境界地生活着,不是一件很意思的事儿吗?

  从哲学看人生

  “博采众家之长,在建构现代人生哲学时对一切思想资源保持开放心态。”周国平如此评价《哲学与人生》一书。

  古希腊戴尔菲神殿举世闻名的原因,是神殿上刻了两行字:“认识你自己”和“凡事勿过度”。 傅佩荣打通中西哲学,他认为能够被刻在神殿上的语句一定很特别的,都是前人经年累积体验得来的智慧。

  然而,“认识你自己”,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一个人即使读了许多书也未必能够认识自己。傅佩荣说:“哲学的用意,在于寻根探源,发现什么是‘真实’;也在于旁通统贯,把宇宙与人生连接为一个整体,由此界定自己的安身立命之道。”

  “认识你自己”是一件异常困难的事儿,哲学正是为身处生活层层重围中的人们,提供一个高于子系统(局部)的母系统(整体)平台,回过头来再去省察身处层层重围中的生活琐事、大事。

  从哲学角度看人生,在于寻找一个更高台阶上的尺度来丈量人生。以母系统去看待子系统中的问题,会比以子系统去看待子系统中的问题要清晰,我们知道一个事物很难以这个事物本身去丈量自身。如果以自身丈量自身,就必然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生理反应,既而形成与此有关的思维方式必然会带来强权,借助他物、更高台阶上的视野,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自由度。

  哲学关注人们的幸福、关注生命的未来、注重人生的“软件”。

  当然停留在关注上,哲学也只是完成了一个个假说。它还要在假定人类的未来会怎样的基础上,找到今天的路线、工具与应有的理性之光。

  我们一再渴望与追求的幸福和快乐,才不至于纸上谈兵。

  “美丽”的理性

  人是可以被欣赏的,人生之美由此而来。

  事实上,没有美,人生所追求的快乐与幸福也失掉了基础。不难想象,如果这个世界上缺少美,不论对于男人还是女人来说,他们的目光将无处“投放”,人的心灵视野也将整体休眠。没有美,黑暗将笼罩着整个人生。

  在《哲学与人生》一书中,傅佩荣先生这样解读古老的智慧——《论语》:真诚出发,完成生命价值。《孟子》:择善固执,蓄养浩然之气。《老子》:体悟智慧,超越苦难。《庄子》:穿透真实,逍遥自在。

  不论是“真诚出发,完成生命价值”、“体悟智慧,超越苦难”,还是“穿透真实,逍遥自在”等。这些都是分享人生快乐的一个过程,实现“逍遥人生”,这是走向“审美人生”的一条道路。古老的智慧里闪烁着理性的光辉。

  人生走向审美,如果我们能够超越苦难,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不应该只停留在以道德的标准评价人生,因为道德并不能给人生带来多少美感,道德给人生带来的往往是虚伪的修饰;当然以真与善的标准来评价人生,也会带来判断,有判断就有对立、有矛盾,就会出现“假”与“恶”,这也是形成某些阶级情感的原因。亦会造成人性的紧张。

  “逍遥自在”的人生,“浩然之气”的人生是审美的人生。

  因为,美接近的不是真理,美接近的是公理。这是审美的人生,与追求真、与善的人生的不同之处。

  审美接近心灵的视域,让人放弃仇与恨;审美将让人远离判断,进而接近理性。也许你会说相对于真与假、善与恶来说,美也有它的对立面丑,是否也可以让众人的情感因丑的这个名词的出现而失衡呢?也许,我只能借助古老的智慧说:“丑也是用来审的,丑并不是用来与美对立的。审美与审丑是对立的吗?或许更趋于平行呢。”

  哲学与人生,我们从中西方古老的智慧中得到更多有益的东西——给人生的面包增加甜味的蜂蜜的话,那么人生很可能会走向审美。审美,将带给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更多一些的理性。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