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北欧古典主义的舞台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30日 05:55 第一财经日报
石可 瑞典奥林匹克运动场作为专为奥运而兴建的第二座运动场,比赛设施相当完善:跑道全长380.33米,已经极为接近今天标准跑道的长度了。这也是自奥运会开办以来,运动员第一次在比较标准的跑道上竞赛。场地内还试验性地安装了电子计时器和终点摄影设备,时间可以精确到十分之一秒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欧洲大陆上建筑思潮风起云涌的黄金时代,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折中主义的重围里解脱出来的建筑师们,已经在“形式还是功能”的哲学思考中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了。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如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等人正在为新建筑应该朝着什么方向发展进行着最本原的思考和最初步的探索。确实,大机器生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同样也影响了人们的心理状态。功能、动力、效率等单词逐渐被人们提到了日常生活的层面时时谈论起。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这是一个让人心潮澎湃的年代。 毫无例外的,所有从历史上延续下来的事件都在时代精神的笼罩下熠熠生辉。从这个角度来说,1912年斯德哥尔摩奥运会可以算是极富效率的典范。当1909年柏林因其奥委会主席突然病逝而宣布放弃主办权的时候,已经连续申办了3次但均遭到拒绝的瑞典欣然承担了这一重任。作为现代体育运动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瑞典把奥运会的承办工作视为事关国家荣辱的大事。瑞典奥林匹克运动场(Stockholms Olympiastadion or Stockholm Stadion)作为专为奥运而兴建的第二座运动场,虽然在规模上比起伦敦白城体育场要小得多,甚至也赶不上路易斯安那体育场,但从比赛设施来说却比前两者要完善得多:跑道全长380.33米,已经极为接近今天标准跑道的长度了。这也是自奥运会开办以来,运动员第一次在比较标准的跑道上竞赛。场地内还试验性地安装了电子计时器和终点摄影设备,时间可以精确到十分之一秒——高科技带来的好处体现在各个方面。 1912年7月6日上午11点,在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Gustaaf V)的宣布下,第五届奥运会在奥林匹克运动场正式开幕。7月6日至15日,田径比赛在这里进行,很多项目如5000米跑、10000米跑、4×100米接力等从这里开始固定下来,成为此后运动会的标准项目。而另外很多项目,如100米跑等也在这里刷新了世界纪录。正像后来大部分评价说的,1912年的瑞典奥运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参加比赛的国家共有28个,来自五个大洲,使其终于名副其实地成为国际性运动会。共有运动员2547名(其中男运动员2490人,女运动员57人)参加了比赛,13个比赛项目在这里决出胜负,445家媒体对此进行了报道。整个比赛从筹备到结束都显得理性十足,井井有条。在此以前奥运会和国际奥委会所经历的种种变故或尴尬似乎都已经过去,成为历史上不会再重复的一页。 回顾奥运会举办前的几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斯德哥尔摩奥运会的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来自瑞典政府的坚定支持。1905年刚刚结束了和挪威联盟的瑞典,正处于国家荣誉感极度膨胀的时候。在上层社会和中产阶级的心里,恐怕没有什么比民族感更重要的了。而他们,正是筹划这次奥运会的中坚。1903年,体育促进中心和瑞典体育运动协会联合起来组成了瑞典运动联盟,它们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了这次成功的运作。而在此之前,瑞典在筹划组织大规模运动会方面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样积极参与到奥运会的筹备工作中的还有瑞典政府,他们通过发行彩票等方式积极筹措资金,为奥运会的相关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 这个时候,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摆在眼前了:奥运会的会场应该如何确定?甚至在国际奥委会对最终承办城市作出决定以前,斯德哥尔摩的市民们就已经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同样位于斯城的奥斯特玛运动中心(Ostermalm Sports Center)几年前刚刚落成,很多人赞成对这个中心进行重新装修,认为这样足矣,何况这样做仅仅耗费23.5万克朗。但是这一建议在1910年被否决。同时,新的想法——即在1896年建成的体育公园处新建一座运动场的建议最终被采纳,虽然这样要耗费38.5万克朗。这个设计最初是全部以木材构成,利用北欧森林资源丰富这一特点,当然也存在建一所临时性体育场的想法。经过多次讨论,最终一座永久性体育场的概念还是占了上风,这时候,预算已经达到了82万克朗之多。规划设计的最初想法是将全部体育设施聚集在一处集中建设,也就是今天“奥运村”这一概念的雏形,只可惜这一理念并未能最终实现。 斯德哥尔摩奥林匹克运动场是由瑞典建筑师托本·格鲁特(Torben Grut,1871~1945)主持设计的。远离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思潮核心的欧洲大陆,不能完全感受到新旧时代矛盾冲突的剧烈和复杂,北欧的建筑师一直以温和平静的心态在有限的建筑项目中对设计理念进行着探索。他们的作品从不会因怪诞另类而引人注目,而往往是跟着主流理念亦步亦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直到今天,北欧设计也是以或亲切体贴或精巧灵动见长,很难见到那种形体怪异、先声夺人的磅礴气势。在当时,也就是20世纪初的时候,一些积极探索的建筑师吸收了新古典主义的表现手段和本土建筑的一些元素,糅合而成与新艺术运动平行的重要流派——北欧古典主义,托本·格鲁特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虽然他本人在世界建筑史上并未能拥有多么重要的地位,甚至大部分建筑领域的专业人士也对此人一无所知,但无论从对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贡献还是就从主流建筑应该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设计理念方面,他的斯德哥尔摩奥林匹克运动场都算是一个杰出的作品。 1912年奥运会后,斯德哥尔摩奥林匹克运动场仍然多次作为体育比赛场地服务于市民。通常可以容纳14500人的体育场,曾经在1946年足球俱乐部相互之间的一次对决中创下了22108名观众的纪录。此外,滚石乐队、罗比·威廉姆斯等人的音乐会也曾先后在这里举办,更是创下了容纳35000人的最高纪录。在这个时候,恐怕早就没有人去质疑当年远远超出预算的建设成本了。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