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关艺术的瞬间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28日 04:44 第一财经日报 | |||||||||
周舒 2006年9月11日的中国美术馆,垂下的条幅上是瑞士巴塞尔艺术博览会(Art Basel)的招牌字体,写着“对话中国”。 这场讨论会请来了中西艺术界炙手可热的人物。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正襟危坐在
我前排坐的是北京某主打革命概念的画廊的老板,他以热爱Prada皮鞋著称,他说:“其实人们都是冲着巴塞尔艺博会的总监来的。”他在今年的《艺术评论》推出的艺术权力100人榜上排第五,他的名字叫Samuel Keller。 讨论会开始之前有漫长的鸡尾酒会,我看见这个光头中等个子的男人所到之处,被周围所有的人簇拥着,好似一个云团在包围着他。总算我也被裹挟进这个云团的时候,他笑着对我说:“今天如果美术馆的屋顶塌下来,中国的艺术界会有巨大的损失。” 他看见我的名片上写着China Business News,朝我眨了眨眼睛,说:“我们爱生意(We love business)!”他的中文名字叫“山可乐”,而他在亚洲区的顾问Jonathan的名字则叫“降落伞”,他们实际上是这个会场上最耀眼的人物。能够进入巴塞尔的展场,对任何一个中国的画廊都不啻至高幸事,不论是从名,还是从利上而言都是如此。而在这样一个布置得富有庄严的仪式感的现场,他们俩坚持要使用这两个在中国人听来有些滑稽的名字,还郑重地印在了专为中国人准备的名片上,则让人有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 当讨论会终于结束的时候,山可乐被无数个和艺术相关的人拦住,尽管他在讨论会的时候始终坐在底下没有发言,却迅速地在讨论会后变得声音嘶哑。无数个像我一样的记者都围在他身边,想约一个专访时间,然后他扑闪着有金色睫毛的眼睛很客气又很遗憾地说,明天一早就飞离北京。一个来自上海的画廊总监带着他漂亮的助手拨开了我们这些记者,用几乎义正词严的外交口吻命令他的助手要将每一句话都准确地翻译给山可乐,我听到他请山可乐考虑下次将自己的画廊纳入名单。在大约一个小时以前,他用同样义愤的腔调在讨论会上直斥艺博会给中国画廊的机会太少。而此时,他听到漂亮助手笑着对山可乐用英语说“下次山可乐再去上海乐意作陪”的时候,他非常紧张地问他的助手:“你跟他说了什么?”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