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当恐怖成为职业 生活失去很多乐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6日 04:43 第一财经日报

  “我把自己的手机号写进小说,让所有人都不敢打这个电话,或,所有人都想打这个电话。”12月23日,恐怖小说作家周德东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其间不时传来电话声与短信声。如今,每天平均有两三百个电话打来,忙于小说《门》的宣传、电影《门2》的拍摄和手机电影剧本写作的周德东,几乎已不再接听电话

  罗敏

  周德东将自己的手机号写进了《门》中。于是,电话一个接一个、短信一条接一条地来了。

  “没想到真有这个电话号码。你够狠!”有人挂断电话后,“回敬”短信。

  “老师你好,我是刚才问你要电话号的女生。希望有机会向你讨教,不必回了。”有人模仿小说中的语气。

  有一天,小说中“死去”的女主人公给周德东发来短信:“老师你好,我是顾盼盼。本来以为这个电话号是书中那个作家的,没想到是你的。以后就向你直接讨教了。”

  ……

  谁都不知道

  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

  《门》的故事包含了两个同名的女大学生“顾盼盼”、一桩由卖淫、敲诈引起的谋杀案。因为有关人的阴暗心理,遂上演了一出出神神道道的惊悚场景。或许,一个夜半出现的身穿白衣、满脸血红的女鬼会让人害怕;或许,一个被证实了的黑色预言使人顿时汗毛竖起,不过,周德东最终揭示:这不过是偷梁换柱,不过是“人吓人,吓死人”的闹剧。

  2004年,导演李少红买下周德东小说《三岔口》的版权,据此改编成的电影名为《门》。从此后,“门”的意象便常常出现在周德东的脑海中。后来,周德东推出惊悚巨作《门》,“当100扇门都关着的时候,我们打开哪扇门,都不知道里边是什么。就像人生,时间在往前走,谁都不知道下一秒钟会发生什么。”周德东说。

  小说中的“作家”被人预言:他的人生只剩下最后199989步。在一个夜里,当他只剩下最后15步时,他作出一个选择:不走向自己的床,而迈向雇主米嘉的房间。“‘作家’对女人、对财富都有变态的追求,最后他变得癫狂。”他推开这扇门,实际上是他自己的选择,“一个人变成了牲畜,一个牲畜变成了人。若推开这扇门,人变成了牲畜;但推开另一扇门,牲畜就会变成人。”

  任何一扇未被推开的门,都像一个未被揭开的谜底。在周德东看来,其中深藏着一种必然:“有时候我们推开一扇门纯属偶然,但你推开这扇门,走进去,再想回到一分钟前已是不可能。因为时间不可逆,时间充满玄机。”

  噩梦正是写恐怖小说所需要的

  “今天半夜,你会听到敲门声,那就是我!”周德东压低声音,绘声绘色地模仿读者“吓”他的话,然后,哈哈大笑,“比较浅薄,不过,这些读者装神弄鬼,也太可爱了!”

  也许,在“中国恐怖小说第一人”面前,任何读者的恐怖段子都显得小儿科。“现在,我的生活失去了很多乐趣。因为太职业了,看恐怖小说、恐怖电影都丝毫不觉得害怕。”不过,6年前初试恐怖小说写作的周德东是个常做噩梦的人。“噩梦的那种恐怖是没有逻辑、天马行空的,这正是写恐怖小说所需要的。”周德东毫不掩饰自己对“噩梦”的喜好,对他而言,来自噩梦的灵感“不花钱、成本很低”。现在胆子大了,噩梦王国便抛弃了他,他还为此失落。

  “黑夜的时候,我有时故意找个黑的地方蹲一会,想找点恐怖灵感。你盼望着出现一个庞然大物,盼望着出现一个没有影子的人,可是,根本不会有!”没有人希望生活在恐怖世界中,周德东却巴望着“生活中所有的恐怖都是故事”,他的失望或许是众人的幸运,“根本不会有!所以说,这个世界非常美好,大家可以坦然生活。”

  在一个洗手间里,他将灯光置于下侧,把自己照得阴森恐怖,并把这张照片放在《门》的扉页介绍中。将这张脸虚化后,照片下的名字变成了“作家,38岁,演讲小说家”,便是《门》中主人公“作家”的名字。“《门》是一部人人可以读的恐怖小说。”周德东颇为自信,因为在他看来,正儿八经的恐怖小说是健康的、向上的、引起人思考的,正是让读者接受抗恐怖心理训练的“心理素质教育读本”。

  生命越黑暗情感越灿烂

  当恐怖小说作家之前,周德东写过30多本风花雪月的散文集,情感在厚厚的书页间泛滥:“我是一个多情的人,我敢打赌,世上少见。”他讲起一个少年时代的故事:那时他才几岁,“爱”上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你嫁给我呗!”年少的他不愿放过机会。“可是我这么大,你那么小,怎么可能呢?”女孩蹲下身子,逗小孩似地说。“那你就别长了,等我几年。”这个调皮的小孩又想出了主意。

  岁月未因纯真的愿望而改变。在《女友》杂志工作时,周德东曾应读者要求,写过几首歌,录过一盘专辑。“多情是一种疼,敏感是一种累……高傲是一种逃,坚强是一种撑……”,周德东一字一句念来,一字一句充满深情。如今的周德东住在《青年文摘》办公室里,每天下午要给员工开演唱会:“报幕者、表演者、吉他伴奏者、伴舞者,都是我一个人。”他会很多歌,几乎不重复。但他也忧郁。“人类的情感像星光一样灿烂,正是由于生命充满了悲剧的黑暗。它越黑暗,就显得星光越加灿烂。”

  然而,披着“中国恐怖小说第一人”等封号,不时抛出惊人之语的周德东,给人最直接的感觉是“狂妄”。18岁第一次到城市,他被城市的冷漠击倒,看着红男绿女高傲地走过,他知道“自己是一个虚荣的男孩”。而当有一天,他在《女友》杂志看到“评当代十大散文作家”中有自己的名字,“一下就觉得自己离出名很近了”,那一天,阳光下的他心情异常美好。

  “我未来的目标太大了:让周德东做一个家喻户晓的小说家,像斯蒂芬·金。”照例,习惯说“永远”、“绝对”等词的周德东毫不谦虚地说,“在中国,只有我周德东触摸到了恐怖的核心。”

  2006年12月,周德东创作《门》续篇《千万不要拨打这个电话号》,“这个号码”就是周德东在《门》中留给读者的真实号码。“你敢拨打这个电话号吗?”在书中他向每个读者发问。

  Profile人物档案

  周德东,1967年生。1993年进入《女友》杂志社,1998年《文友》创办,任主编。1999年至北京曾任《格言》杂志主编。2000年开始恐怖小说创作,著有《三减一等于几》、《我遇见了我》等13部恐怖小说。2006年,在由新浪网、《中国网友报》、天涯社区、《胆小鬼》杂志联合发起的为期4个月的“寻找中国的斯蒂芬·金——中国十大恐怖小说家”评选中名列榜首。2006年10月推出惊悚巨作《门》,并将其改编成电影《门2》,亲自担任导演。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