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消逝的皇家御马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5日 15:19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侯莹 内蒙古报道

  汽车以100公里的时速一路向北飞驰。过了张北县城,转上207国道,豁然开朗的视野带来了一种奇妙的心灵感受。那滋味就像是一只长年蹲在井底的青蛙,随着上涨的井水浮到井口,蓝天忽然放大到无限,当然,还有那满眼看不尽的绿色草原。

  皇家御马场

  熟悉北京的人该知道,在西单附近有一条太仆寺街,它与太仆寺旗难道有同样的渊源?

  太仆寺旗在内蒙古最南端,是锡林郭勒草原的一部分,也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有350公里。历史上太仆寺旗曾经是清朝的皇家御马场,这片草原最多时养育着7万多匹皇家血统的马匹,由从八旗抽调的牧丁专门负责放养。每年朝廷派负责马事的御马官员来到太仆寺挑马,然后集中赶到北京。现在西单的太仆寺街,在清朝时就住着当时掌管马匹的太仆寺官员。

  因为过去是皇家御马场,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太仆就是太后的奴仆,是为西太后牧放畜群的仆人。其实不然,从春秋战国开始就有了“太仆”的称呼,是管理皇帝骑乘马务的大臣,而“太仆寺”是衙门的名字。清朝顺治元年(1644年),内蒙古太仆寺旗承担了皇家御马场的使命,一直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撤销,前后一共262年。

  站在太仆寺旗的贡宝拉格草原上遥想当年万马奔腾的场面是件令人心旷神怡的事。听老人说,太仆寺旗的水草丰美,特别利于牲畜抓膘,牧草中能够用于中蒙医的药材有198种。当年牧草长势好的时候,夏天的早晨骑马出去,草能没过马镫,露水打湿了马靴。清政府不仅选中这里养马,还要当地供应羊肉。牧民们放养的大尾绵羊是不能随便吃的,羊和奶制品都要运到北京去献给王公贵族。这里的草原上生长着野韭菜和沙葱,羊吃了身上的膻味大大减轻(这一点我后来在宝昌镇上有名的嘎师傅手扒肉城里得到印证,羊肉膻味的确不重,似乎还带着一丝草原的清甜味道)。

  蒙古马耐力强,太仆寺旗的察哈尔蒙古人又世代善于驯马,这里自然成了清政府的御马场首选。听太仆寺旗宝昌镇文化局的调研员昝一民介绍说,当年选马的标准是:前胸宽、鼻子大、马蹄的直径不能超过12-13公分。因为腿粗、蹄大的马跑不快,不能作战。为皇家选马,白色、红色和黄色马先选,黑色或者青色的马是断然不能要的,说是颜色不吉利,只能送去打仗。当年的御马场里,专门设有红马场和白马场,把同种颜色的马养在一起防止串色,也省得挑马进贡的时候满草原地找来找去。

  七万匹御马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复返。清朝后期允许垦荒,牧场减少,到光绪末年马群衰落,后来这里又经历了战争。据记载1948年贡宝拉格草原上只剩下了562匹马。一位当地人告诉我,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日本还兴过吃内蒙古的马肉。日本人提供饲料配方给马育肥,马肉出口后日本人蘸料生吃,就像吃生鱼片一样。不过贡宝拉格草原没剩几匹马了,日本人只能到北面的东乌旗去找马。

  五旗敖包

  在草原上探访御马场旧事是件很艰苦的事情,一个世纪的流逝已经慢慢抹去了当年盛景在草原上和人们记忆中的印记。几乎问到的每一个牧民,听了都是一脸迷茫,摇一摇头然后羞涩地一笑。听说当年太仆寺旗左翼牧厂的地址在喀喇尼墩井,也就是今天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乡)的五旗敖包。

  在五旗敖包的村落外面,一位牧民告诉我,村口的两口井是古迹,好像当年御马就是在那里喝水的。走近一看才知道,草原上的井原来不是圆形的。一些大块石头堆在泉眼周围,最上面铺着几块长方形的石头,井口是一个长条形。井旁边还有一个长条石槽,确是用来饮马的样子。走上井口望下去,水面看起来并不深,但黑洞洞的。村里的牧民拉西扎布告诉我,现在村口的井还用来饮牲畜,只是村里的马不多了,40多户牧民只有两家养了些马。水是五旗敖包的特色,其实“五旗”就是汉语“五池”的讹传。据史料记载,从前这里的山周围有5个淖尔(湖泊),所以叫做“五池敖包”,后来就变成了“五旗敖包”;在南坡有两眼清泉,泉眼如同小姑娘水灵灵的黑眼睛,因此得名喀喇尼墩井(汉语就是姑娘的黑眼睛)。尽管问了不少人没有得到确切印证,但是五旗敖包村口的那两口井有可能就是史料中所记载的喀喇尼墩井。

  水是草原的生命,太仆寺旗的地下水很丰富,泉水和深水井非常多,所以当年才能牧养几万匹马和牛羊。据说从前有个叫哈日勒代的老妈妈,她的水井曾饮了千峰骆驼都不干涸,而现在那井的废墟有3米深,凹进的大坑直径达到了七八十米。太仆寺旗左翼牧场的总管府也设在了五旗敖包,但早已不复存在,在从前的旧址上建起了著名蒙古学者杭锦·宫布扎布的纪念馆。

  总管府旧址旁边伫立着两块一人多高的石碑,石碑正面和背面都刻着蒙语。除了阳光风雨的剥蚀,上面还清晰可见用刀铲刮划的痕迹,估计是文革中红小将的“作品”。读了旁边的说明才知道,原来这是两座功德碑,立于清朝康熙乙丑年间,上面刻的是左翼牧群正白旗庙的施主名单和所捐款物。

  庙与喇嘛

  听昝一民说,太仆寺旗的21万人口中,汉民与蒙民的比例是20比1。蒙古族人比例之低有些令人吃惊,当然这与过去闹饥荒、汉人迁入有关,不过清朝实行的“建成一座庙、胜过养兵十万”的宗教政策,使得很多蒙古男儿都当了喇嘛,恪守清规戒律、不能娶妻生子。日久天长,蒙古人口大幅下降,对清政府的威胁当然也就减小了。

  太仆寺旗最古老的庙要属玛拉盖庙(又称咸安寺。玛拉盖为蒙古音译,意思是帽子,传说是康熙皇帝摘下帽子扣在这里,为了压住山中的龙头,防止诞生新的皇帝)。10亩土地上8个大院子,130多间房子里住了500多个喇嘛。当然,这都是停留在纸页上的盛景,今天的玛拉盖庙除了2棵老榆树,几乎什么也没留下,所有的房子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时候都被拆干净了。庙里当年珍藏着整套的《甘珠尔经》、《丹珠尔经》等稀有经书。从1954年起从事机关工作的王孝先告诉我说,经书上的藏文都是用淡红色的字写的。困难时期办公没有纸,就把经书上的纸翻过来印文件,再后来到了文革所有的经书都烧了,庙也拆了。除了玛拉盖庙,太仆寺旗的广法寺、永福寺、乌合尔华庙都在文革的时候毁了。

  庙没了,喇嘛也没了,不过当年人头攒动的风景早已如烟消逝。清朝建庙的时候每座庙发25个证书,每个证书有招20个喇嘛的指标,一座庙就能招来500个喇嘛。在玛拉盖庙的旧址上,一座新的大殿正在兴建,是为了纪念、也是为了旅游的需要,以后会不会有喇嘛住进来很难说。

  在离开太仆寺旗的路上,不时有车从眼前掠过,有的车牌已经从蓝色变成了白色,当地人告诉我那是被风沙打的。掠夺式的开发曾经让太仆寺旗的大片草场风蚀沙化,但近6年的整治已见成效。在绿色的草原上,你不时能看到这样的牌子:“牢记总理重托”、“建设绿色屏障”;“绿色代表着文明”、“绿色意味着希望”。当历史的遗迹已被雨打风吹去,希望永远不变的是太仆寺旗那望不到边际的绿。

  旅行指南:

  交通:从北京、天津、张家口、

呼和浩特、二连浩特和锡林浩特乘客车到太仆寺旗

  住宿:中心镇宝昌镇上有旅游定点宾馆,游客也可夜宿草原旅游点的蒙古包内

  历史文化资源:玛拉盖庙(目前正在重建)、金界壕(土

长城)遗址、天主教堂

  特产:奶制品、莜麦、食用菌、草原酒

  提示:不要惊吓畜群、到牧民家中作客要带适当礼品、接过主人的奶茶要用双手或右手、要接受主人的敬酒、不会喝酒可沾唇示意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