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黄鸣:我追逐的太阳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2日 17:18 华夏时报

  黄鸣:我追逐的“太阳梦”

  本报记者 朱光强 北京报道

  启蒙中国太阳能市场

  《华夏时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您推动了《可再生能源法》等一些影响行业发展大局的法律法规。在事业开创的初期,您就做了大量的行业推广、科普教育工作,这是出于“公益”,还是出于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

  黄鸣:皇明起步时,我们率先创办《太阳能科普报》,每年发放1亿多份,同时在全国建立上百个太阳能科普园,让太阳能迅速走向全国各地。

  近两年,皇明太阳能推广量达到300万平方米,按太阳能集热装置使用寿命为15年计算,皇明生产推广一年的太阳能产品,可以为国家节约一个中原油田的产油量。皇明科普活动,启蒙了中国太阳能市场,催生了一个新兴产业。皇明所从事的太阳能事业,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子孙后代的千秋伟业,本身就是“公益”事业。

  《华夏时报》:回顾您的创业历程,您有哪些难忘的起起落落?您是如何突破事业的瓶颈和困局的?

  黄鸣:1995年,我共背负95万元债务辞职下海。那时,99.9%的人不知道太阳能如何应用,我们带着几千万份《太阳能科普报》,行程万里进行各种路演,并在央视和各地做太阳能的广告。

  从2000年到2003年,公司发展非常迅速,呈几倍、十几倍的增长,但后来增速锐减,原因是公司内部存在好用与好卖的争论。“好用”代表企业的未来,但坚持“好卖”的人都是有经验或元老级的员工。最后,韦尔奇的一句话,使我茅塞顿开:“有一种人不能用,有能力,有经验,有影响力,不认同。”所以我把五千人砍了一千多人。很多人表示了忧虑,我说过几个月再见分晓。这一年结果是增加销售70%以上,利润翻了好几倍。

  《华夏时报》:大众因为熟悉皇明太阳能热水器才知道皇明这个企业,这是否表明皇明在其他太阳能相关产品上没有进行有效拓展,或者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您如何定义皇明的“太阳能行业”战略?皇明是否有过多元化的思考和实践?

  黄鸣:对于太阳能产业来说,科学的多元化显得尤为重要。皇明的多元化遵循的则是“折扇展开”原则,就是以核心竞争力为“轴心”,循序展开每个“扇面”。这种多元化是在产业链条上寻找不同的位置,从而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机会。目前皇明的光热转换制造规模已居世界第一,拥有“三高”、“四高”全玻璃真空集热管和太阳能高温热发电集热钢管等尖端产品和技术,还开发了太阳能锅炉、温屏节能玻璃、太阳能空调、太阳能与建筑结合、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电照明、海水淡化等产品和技术。全力拓展太阳能综合应用的每一个领域,始终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华夏时报》:作为皇明公司的创始人,您为太阳能行业在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太阳王”,您如何看待这些荣誉,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黄鸣:我非常清楚:这些荣誉都是团队给你的,如果离开了皇明,我什么也不是。记得2003年第一次去北京开全国人大会议回来作报告时,我给全体员工深深地鞠了三个躬,光荣属于大家。

  就像前惠普中国区总裁孙振耀讲的:“如果没有团队精神,我是不可能领导一个团队做到全国业内第一这样的业绩的。”要相信一点:一个人无论有多大的能耐,也不能因为自己能而远离团队,或者离开团队就算是能人也将什么都不是。

  “八九点钟的太阳”行业

  《华夏时报》:德州是中国太阳城,而且成功申办了2010年的“世界太阳城大会”,这里面是不是有您的巨大推动作用?皇明在此方面有何作为?

  黄鸣:作用是肯定的。在德州打造太阳城的宏伟战略中,皇明现在主要承担核心工程“中国太阳谷”建设。太阳谷是对太阳能产业簇群的形象概括,形成“硅谷”式的集产、学、研于一体太阳能产业平台,将成为世界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制造中心、研发检测中心、科普教育中心、观光旅游中心、国际会议交流中心。它的建立使皇明在世界太阳能产业的主导地位将更加巩固,德州成为世界可再生能源“洛桑”的梦想将变为现实。

  《华夏时报》:未来的若干年,一个城市是否完全可以依靠可再生能源来运转?

  黄鸣:中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可再生能源正从“替代能源”向“主流能源”转变。2004年我们提出了“G能源替代战略”,现在我们正向着“近期替补,中期为主,远期独有”的梦想迈进。拿我们的太阳能与建筑结合示范项目——零污染排放别墅来讲,该建筑太阳能除提供生活热水外,同时还能隔季蓄存太阳能热量,夏存冬用。蓄热池的容积为300吨,水温可达到80℃,冬天室内温度保持20℃左右;夏季驱动空调制冷,可保持室内温度25℃-28℃,湿度可控制在30%-70%之内。照明、家用电器、系统设备用电,由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提供。别墅楼所有门窗全部采用皇明温屏节能玻璃,温屏玻璃冬季保温,夏季隔热,可节省空调和取暖费用30%左右。我相信总有一天一个城市完全依靠可再生能源来运转的梦想可以实现。

  《华夏时报》:用可再生能源会不会让能源行业失去了机会,您最想对能源行业(如电力、煤炭、石油等)的从事人员说些什么?

  黄鸣:我是学石油的,在石油战线上从事科研工作十多年,和广大的石油、煤炭、电力战线上的领导、老师一样,深知石化能源的珍贵。新能源与传统能源开发者的目标是一致的,相信大家会携起手来,为保障能源安全,为子孙的白天蓝云,为实现绿色能源替代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努力奋斗!

  心态也要阳光

  《华夏时报》:您对《论语》的解读很有特点,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您是如何应用的呢?

  黄鸣:我在经营中,对孔子思想应用体会比较深的是专注。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思无邪”翻译成做事理念,就是没有私心邪念,再延伸意义就是“专注”。专注反映到爱情上是忠诚,专注反映到做事上是执著,专注反映到做人上是可靠。一个专注的人,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和智慧凝聚到所要干的事情上,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抛开社会名目缤纷的非分之想,做事就可以淡定十分、持之以恒。十多年来,我专注做太阳能,得到的一个真理是:大付出必有大回报。

  《华夏时报》:您曾提出了一个经典的“29岁现象”,那么您在29岁时在做什么,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当员工出现“29岁现象”时,您是怎么处理的?

  黄鸣:我当时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装备室技术人员,后提拔晋升为装备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三十还没立业!让我很焦虑,还好,我及时用阿Q疗法把伤疗好了。

  我曾提出“五十而立,三十知天命”,就是让多数年轻人不要有过多压力。这套理论还真救了不少人。我37岁才真正辞职,当时不但是赤贫而且还负债近百万元,42岁时,公司才有了盈余。近50岁企业才有些“立”的迹象。然而管理体系上的“三机制两原则”虽然提出来了,但真正能可持续发展推行、稳定执行尚需时日,如果说一个人立与不立,大概这是一个分水岭吧。我希望年轻人把梦想藏在心底,保持知足常乐、知天乐命又积极进取、相信付出总有回报的心态。

  人物简介

  黄鸣,江苏泰兴人,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提案人。为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探索出了一种可以参照的模式——皇明模式。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