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一页页翻看北京故事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8日 01:13 华夏时报

  周怀宗

  北京不仅在身边

  不管是古老的胡同、四合院、宫殿王府,还是现代化的鸟巢、水立方、高楼广厦,不管是西单王府井还是农贸市场,不管是小老百姓还是达官贵人,不管是出租司机还是外企白领,其实都仅仅是北京的一个侧影,所有的这些组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北京横断面。

  在北京工作了将近五年的美国人戴卫说:“我直到现在仍为这个城市惊讶。美国有比北京更大更加繁华的城市,却没有这样包容了这么多元素的城市,即便在这个城市呆了很久,依旧能随时感到新鲜。这是一个让人第一眼就熟悉,可又永远都感到陌生的城市。”

  英国《金融时报》一位长期在北京工作的记者在他的随笔里写道:“世界上很少有城市像北京这样具有无穷的历史魅力。宽敞的大道、辉煌的门楼牌坊、宏伟的宫殿,一切的一切都像在诉说遥远、漫长的历史故事。任何具有5000年历史的城市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记。但北京以其巨大的广场和古代宫廷建筑比任何城市都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记。”

  当然,要熟悉北京,仅仅去触摸她的横断面是不够的,因为这些印记不仅仅是宫殿的深远和广场的恢弘那么简单,北京的每一个地名,每一条胡同,甚至每一口井,都有它独特的历史和故事,这些历史和故事成就了现在的北京,也承载着现在的北京,它们就是北京的内涵。这些历史和故事生存的地方,在民间的口头流传里,同时也在厚重的书页里。

  书里流传的北京文化

  书页里的北京不仅是北京这个城市的背景,也是它掩藏在宫殿高楼之下的根基,北京过去几百年的沧桑变迁,现在的人间万象,未来的都市前景,无不在书页里展现。

  《这里是北京》有很多北京几百年的传说,北京一花一木的记忆,以及很多北京人的悲欢离合,其实不管现代还是古代,都是城市的根本,也是北京之所以是北京的原因。比如“军粮经纪密符扇”,一把看似普通的扇子,却拥有上百年的历史,并且曾经代表着繁盛的运河漕运的大权,见证了一个时代粮食从遥远的南方源源运进北京的辉煌盛世;再比如“佛手公主坟”,这样一个奇特的地名,原本是乾隆皇帝第四女和嘉公主的坟茔,而这位公主因手脚指间有蹼相连,故称“佛手公主”,一生受尽宠爱,却不料红颜薄命,仅仅活了23岁,死后葬于京东八王坟东边,遂称“佛手公主坟”;而“北海迎春祈福文化节”则是另外一种味道,每到临春,这里都有无数的园林花卉、最新科技、艺术表演等等活动,人们在这里进福门、登福寺、摸福猪、听福音、观福字、赏福花,完全是一副现代的民间风情……

  《这里是北京》出版以后历经几次签售,仍旧被很多人追捧,这本书的编者,北京电视台的节目制片人李欣说,北京现在的状态,并不是一朝一日形成的,她经过许多年的积淀,同时也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随便一个牌坊可能都有一个很动人的故事,不知道这些,就不能算真正地了解北京。当初编这本书也是想把这些人们直观上很难知道的东西告诉大家,让更多人,不仅是北京人,还有全国人,甚至全世界人都能够了解北京历史沉淀的文化。历史悠久的城市并不少,但是只有北京能够成为现在这样一个文化政治中心,这是和她独特的身份分不开的。

  百样人群百样北京

  北京当然不只是历史,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现实的生活更加重要。北京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人群,对于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来说,一口地道的京腔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可能就是他们的标志。在《北京侃爷》中,北京原住民的生活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生活的压力相对较小,同时也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大到天下大势,小到鸡毛蒜皮,都是他们口中的谈资。而对于来北京闯世界的人来说,可能正好相反,紧张的生活节奏,窘迫的经济状况,在《第三只眼透视北京》中,他们表现了另外一种风格的酸甜苦辣、百味交集。

  而对于那些初到北京不久的外国人来说,北京更是一个谜,除了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书籍也同样成为他们了解北京的重要途径。林枫是一家德国公司驻北京的负责人,林枫是他自己取的中文名字,他说他几乎每个月都要买许多关于中国风土人情的书,其中关于北京的尤多,比如北京本土作家刘一达的《故都子民》、《胡同根儿》等等,对于最新出版的《这里是北京》,他更是给予很好的评价,他说:“这本书是我现在最喜欢的,它让我知道,很多我平时熟识的地方,原来还有这么长的渊源和这么美的故事,这让我对这个城市更感兴趣,也更有探索的欲望。”

  书页里的北京并不是静态的,它能够比亲身经历更让一个人知道一座城市真正的意义,书籍给了人们了解北京更快的渠道。毕竟,这个城市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的诱惑实在太大,让人无法安静地去旁观她的发展和变迁,而总是迫不及待想要去了解她、融入她,享受她的每一点熏陶。

  北京印象

  刘索拉(北京著名作家):

  对于出国回来的人或者是外国人,住在城东边觉得日子和国外没有太多变化,不仅可以吃各国饭,而且银行、邮局都方便,但没有住在北京的感觉。住在西城、南城,尤其是二环以内,才是北京人的生活。在林荫道上散步,街坊邻居喜欢打招呼,祖辈喜欢住在一起,家庭是中心,百货商店里东西便宜朴实。

  北京正在“国际化”,别说东西南北城的北京话区别已经不能辨认了,越来越多的人说话掺着外文,更是不讲究语言细节了。一个北京人叫猫,一个上海邻居过来管猫叫“pussy”,北京人虽听着不得劲儿,但又不好用地方主义来和国际主义对抗。实际上北京话的魅力在于那些土话和口音。现在好多中小学校出来的北京学生仍是说好听的北京话——老北京腔加学生腔。

  陈冠中(香港著名

文化人):

  城市本身代表的就是一群人居住在一起的形态。北京是一个过度不紧密的城市,是个适合外来人来此朝拜的城市,坐着车看景观,非常雄伟,但住在城里就会感到很不方便。这里是有很多绿洲的沙漠,每个绿洲都独立起来、隔离了,中间就是沙漠地带。

  北京要成为紧密城市很难,因为有个皇城。城市是围着皇城来转,而不是在旁边造个新城,皇城里不可能修很多路,否则就要拆除很多建筑。但围着它转,路的周径就很长,北京的路网占地面积只有百分之十,而标准现代化都市至少要达到百分之三十。香港共有60万辆汽车,而北京每年便新增30万辆

新车。可以想像北京的交通会承受多么大的压力。

  艾利卡(耶鲁大学学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留学生):

  我经常觉得自己一半是美国人、一半是中国人,加上北京是我最喜欢的城市,所以我特别希望让我的同学看到北京的好地方,他们赞赏中国会让我也感到自豪。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