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抬起头 看着远方三百公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20日 16:16 21世纪经济报道

  个别创新基本上都是随机不可预测,但潜藏在背后的趋势却是可以观察出来的。

  我看WEB2.0系列·之七

  元毓

  接下来两篇,我将总归纳前面所有的文章,理出一个较清楚的结论供大家参考。

  整个Web2.0多数论述只是老调重弹。媒体、网络上诸多报道、分析、评论与鼓吹的人,一来论理基础薄弱,我亦从理论、实务两种角度加以反驳过。二来即便鼓吹者本身就是网络公司或投入Web2.0相关投资公司的经理人,其实往往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在干些什么!

  而现实是什么?现实是大部分宣称自己是Web2.0模式的公司,其实获利都不佳;现实是历史上凡是宣称自己是新经济的公司,最后还是得回到传统实质经济获利角度来评分;现实是不愿面对现实的人,结局不是gone with the wind就是沦为骗子、小丑。

  Google买下YouTube,众论一片盛赞。但认真想想,今天假如没有人买下YouTube,那它又能撑多久?再好的产品,都无法在长期未有获利的情形下支撑太久的;除非,背后有完全不理智的资金愿意当冤大头。在如此的反诘之下,我们究竟是依何种理由,继续坚持它是成功的?

  我很想听听肯定论者的说法,特别是针对此反诘的回答。

  回头看1998年成立的Boo.com,透过虚拟助理Miss Boo贩卖流行服饰,背后金主有Benetton家族、Louis Vuitton总裁、中东

石油商……。花费了1亿多美金后结果宣告破产,但一件衣服也没卖出去。

  或许有人指出,台湾很成功的无名小站,不是已经宣称获利?

  无名小站的财务报表我无法取得,但就他们自己对外宣称:“他(无名小站高层)强调,太多网友抱怨无名小站的频宽不够;无名小站从去年底有获利,但这些获利都用于投资频宽和机器设备,因为这是无名小站目前最大的问题,也是最基础的问题,对于从事服务的网站,网友的满意是最高宗旨,这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至今没有任何盈余分配予股东。”

  就知道这家公司盈余再投资比例相当高,也就是真正经济上(非会计账目上)的盈余其实很少,甚至小于零。更别提他们实质能赚到的自由现金流有多少。因此,在没有更新的商业模式下,无名如何于热潮退后,继续获利?我抱持怀疑。

  当然,如果你相信那些会计账目上的盈余,而不愿意去检验盈余质量和经济实质获利,那这部分就没什么好谈的了。

  随着全球多抱持缓和通货膨胀为目标的经济与货币政策后,未来资金泛滥情况将会越来越严重。换句话说,不良投筹资将比过去更容易。如此看来,我们对于任何一个上市案或并购案,想要沙中淘金的几率将更低。媒体炒作是一回事,但企业的真实价值可要火炼过才知道!

  我以为投资人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必须学会两件事情:

  首先是看清你所处环境的趋势。

  虽然我之前文章提到,个别创新基本上都是随机不可预测。但潜藏在背后的趋势的方向却是可以观察出来的。只是仅可就已经初具规模的发展作推测(是推测,不是预言),真正全然开创新局面的创新我以为仍是无法预测的。

  不过这里我们要谨记Kostolany奉劝经济学家的话:要学好开车,不能眼睛老是在引擎盖上;得抬起头,看着远方三百公尺!

  Web2.0底下许多论述都试图去阐述网络产业的趋势,可惜大部分都围绕在技术面、现象面作观察性的描述。没有人直剖问题核心。

  另外我曾提到创新的几个来源,以及推广创新的14个环境因素,放到网络趋势观察上,同样具有相当高的参考价值。

  举例来说,全世界有30个国家人民平均寿命并不超过50岁,在如此短的预期寿命之下,要在网络上做纯知识性、抽象性创新的可能性就相当低,因此我们在考虑网络创新产业时可以将这些平均寿命太短的国家排除。因此,非洲从1993年到2003年的平均年龄不增反减,便可猜想物质环境出了很大的问题,难以适合网络产业创新。

  再来就是在美洲、大洋洲、亚洲、欧洲这些国家中,网络重复使用者占人口结构里有多少比例?如果还多局限于40岁以下的人口,消费力可能不如40岁以上阶层。也就是说,网络营销面对的族群,假如原本消费力就有限,要在网络上打超高贵精品牌也就不太可能。

  相对地,同样此年龄层里,各国文化、民族性也不一,口称想要外销网络服务的那些人,是否有想过该如何突破这层屏障?

  另一方面,工资与创新的经济关系重要性,更是牵涉到为何企业、政府会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热情拥抱计算机信息。详情请见下一回分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